劇情
十字軍將領高德弗雷(連姆•尼爾森飾)率部隊返回耶路撒冷途中,巧遇痛失妻兒的法國鐵匠巴里安(奧蘭多•布魯姆飾),意外認出巴里安就是自己素未謀面失散多年的私生子。巴里安此時正飽受著失去親人的痛苦和仇恨,而且還背負著殺人重罪,在幾經波折的無奈之下,他選擇追隨生父返回耶路撒冷加入十字軍,積極練習劍術,讓自己成為一名出色的騎士。
憑著個人才華,巴里安得到了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愛德華•諾頓飾)的青睞及重用,外表俊朗、性格堅毅的他還博得了公主希比拉(愛娃•格林飾)的愛慕,但同時也招致她丈夫的妒忌。
一直頑疾纏身的鮑德溫國王因麻風生命垂危,但他仍惦念著基督教徒和回教徒之間不斷的衝突和戰爭,為了確保雙方能夠和平共處,鮑德溫派遣巴里安前往雙方聚居的邊防駐守。
鮑德溫國王不久病逝,耶路撒冷的王位由希比拉的丈夫繼承,此時耶路撒冷與埃及紛爭正起,好戰的新國王竟然盲目對埃及宣戰,但雙方的實力卻相差懸殊,就在耶路撒冷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已經在戰場上日漸成熟起來的巴里安受命於危難之間,他終於悟出了國家和平與個人感情的真諦,要誓死捍衛耶路撒冷的“天國王朝”……
幕後製作
在這部由編劇威廉•莫納漢和名導雷德利•斯科特攜手完成的鴻篇巨製中,時間背景選擇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前夕,當時耶路撒冷和大半聖地由歐洲騎士統御,政治狂熱正在蔓延,境內各地人種薈萃。故事以一位名叫巴里安的年輕人為中心,他從平民成長為英雄,堅毅面對基督徒盟軍的叛節,率領耶路撒冷的民眾勇敢抵禦撒拉丁大軍。
在公元1095年至1275年的180年間,東西方在宗教的問題上一共發生了八次大戰,歷史上稱為十字軍東征。好萊塢拍過很多關於十字軍東征的電影,但還沒有一部大獲全勝。就十字軍東征內容所占的比例來看, 《天國王朝》倒和塞西爾•戴米爾(Cecil B. DeMille)拍攝於1935年的《十字軍東征》有幾分相似,但是戴米爾顯然更注重宮廷陰謀的描述,對於他的這次危險嘗試,評論界更是毀譽參半。
“我一直想拍一部關於中世紀和騎士的電影,尤其是十字軍故事,”斯科特說。這是他長久以來的期望,這樣的角色深深吸引著他。斯科特心裡勾勒的原型人物是個凡人,卻捲入了大時代,一個人物歷經了辛酸痛苦和悲劇,成為真正的英雄,他能夠承受一切,拒絕被洪流衝散或帶走。斯科特電影中的大部分主角都是這樣的處境。
“從歷史上來看,騎士像牛仔或警察,在特定時空中,位處在某個邊緣位置,”斯科特說,“這些人物給你很多切入的契機,讓他們完成一個英雄應該成就的使命。最珍貴的是在這些人身上,我們看到了正義、信仰和騎士精神等元素。”斯科特對這個題材十分重視,他說自己幾乎等了30年,為了能夠和史實完全吻合,他和編劇閱讀了大量歷史典籍,希望能夠再現當時的盛況,讓這部史詩電影充滿震撼,但同時他也強調《天國王朝》並不是一部紀錄片,而是基於史實而創作的故事,一個關於人性的故事。
編劇威廉•莫納漢建議斯科特將故事聚焦在耶路撒冷,鮑德溫國王和撒拉丁將軍間的戰爭,一名年輕騎士成為帝國的捍衛者。“騎士為了理想而存在,”莫納漢解釋說,“而十字軍東征是那個特定時期的最高夢想。”
對於“Kingdom of Heaven”一詞,奧蘭多•布魯姆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表示這並非大家所期望的地方,更不是關於死後的生活,而是一個你出生的地方、忠於自己的地方。這個帝國充滿著良知、希望及團結,是一個追求世界和平的理想地方。
奧蘭多為了演好巴里安的角色,不但閱讀關於那個時代的歷史書籍,更特別向一名英國鐵匠專家學習如何成為一個鐵匠。除此之外,他還刻苦習武,希望在舉手投足間章顯武士的風采。
1億3000萬美元築就的浩大工程
雷德利再度選取西班牙及摩洛哥作為拍攝地,除了在當地名勝取景外,還搭建了不少大型建築物。負責藝術設計的亞瑟•麥克斯(Arthur Max)及設在羅馬的美術部門在參考相關書籍和實地考察後,勾繪出1000多幅設計圖,主要布景模型也預先製作完成。重建十二世紀的耶路撒冷聖城是本片所有布景中最艱巨的一項,麥克斯說:“這可謂不惜工本,是我所做過的最大工程,也是近年來電影布景界難得的大手筆之一。”
麥克斯首先面臨的挑戰就是聖城的選址問題,因為斯科特希望讓陽光同耶路撒冷的高大城牆構成鮮明的視覺效果,所以太陽光線的角度至關重要,經過計算機仿真及精密計算後,聖城的位置終於被巧妙的選定。隨後,製作部門雇用了350多名來自不同國家的建築工人開始動工興建,僅城牆面積就達28000平方米,動用了6000噸石膏,而且這種建築工藝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除了興建聖城外,城內的所有景觀和道具也都做得一絲不苟。為數80人的技工隊伍各展才藝,其中包括各種皮具、家具和鐵器等等,甚至一塊在倫敦找到的十一世紀的馬蹄鐵也被派上用場。總之,聖城由外至內的每樣物件都照搬當年原樣,好讓十二世紀的耶路撒冷聖城重現於觀眾眼前。
在片中諸多的戰爭場面中,要數撒拉遜大軍進攻聖城的場面最為壯觀。敵軍推動攻城塔沖往城堡,架起長梯爬牆進軍。為了抵禦敵軍,巴里安的軍隊傾倒熱油,變成火球的敵人從高牆上墜落。為了拍攝這段場景,斯科特動用了將近2000名臨時演員,並得到了摩洛哥軍方的協助。斯科特曾為此深表感激:“如果沒有摩洛哥國王的協助,這部《天國王朝》肯定拍不成。”
拍攝當日,2000名臨時演員清晨五點半就已經準備停當,特技人員架起高塔、巨型長梯和放箭的機器,重複測試,確保一切正常。為了拍攝出震撼的爆炸場面,劇組人員每次都會鋪設長1公里的油管,消耗36000升丙烷。完成整個場面時,總共消耗了12萬升丙烷。
在正式拍攝時,為了捕捉到每個重要鏡頭,有6部攝影機被設定在不同角度,其中一部是用於航拍。為了打造千軍萬馬的效果,劇組除了動用大量臨時演員之外,還巧妙運用電腦特技,2000名士兵轉眼成為20萬的軍團,300英尺長的圍牆也被伸延出數公里,雄偉壯觀的一幕更加氣勢恢弘。這段鏡頭總共拍了三次才令斯科特心滿意足,而如此耗資巨大的場面在影片中只出現了不到1分鐘。
武器專家西蒙•阿瑟頓(Simon Atherton)在片中總共製造了數萬件各式各樣的武器,除了普通的劍、弓箭和盾牌之外,還特製了兩把統帥之劍,其中高德弗雷的劍是由鋁鑄造而成,雖然輕便安全,但造劍足足花了一個星期。
在服裝設計方面,《天國王朝》的服裝設計師珍提•葉提斯(Janty Yates)為設計出十字軍年代的服裝,親自到大英博物館等很多英國博物館和凡爾賽宮找尋珍貴史料。為了在限定時間內趕製出數量驚人的戲服,葉提斯組建了80人的設計隊伍,穿梭於西班牙和摩洛哥的拍攝地,力求讓每個演員都能穿上合適的服裝。葉提斯總共製做了15000多件戲服,甚至特技替身每人都有7件戲服。片中服裝不但選料一絲不苟,而且每套戲服至少由15件服飾組成。愛娃•格林在片中有28套戲服,大部分都由印度絲綢製成,所有的褲子和靴子都在羅馬製造,晚裝更鑲有珍珠,並在印度手工完成。
拍攝
為拍攝本片,奧蘭多•布魯姆增肌20磅。
在影片拍攝期間,奧蘭多•布魯姆不但曾雙手受傷,還曾患感冒長達1個月。
影片劇本長達260頁。
劇組共搭建了3座攻城塔,每座都重達17噸,另外還製作了4台投石器。
全片大概有將近800個特效鏡頭。
愛德華•諾頓用兩周時間便拍完自己的戲份。
片中海難場景是用CG技術完成的。
因為鮑德溫國王戴著面具,所以扮演國王的愛德華•諾頓要求演員表中不要出現自己的名字。
在影片的導演剪輯版完成後,福克斯老闆湯姆•羅斯曼(Tom Rothman)敦促斯科特縮短片長,無奈之下,斯科特只好照做。最終,羅斯曼事與願違,本片的全美票房只有不到5000萬美元,相對於高額成本而言,可謂一敗塗地。
在摩洛哥的拍攝期間,拍攝訊息曾被泄漏,《每日電訊》報隨即發表文章抨擊影片前景,而導演斯科特的隨身保鏢也增至4名。另外,一台投石器的投臂曾意外折斷,索性無人受傷,一座攻城塔也不慎失火。
看點
就影片本質而言,本片將奠定古裝史詩戰爭片經典的標竿。雷德利·斯科特結合實景與電腦特效,帶來電影最真實的臨場感,戲院千軍萬馬奔騰,20萬大軍浴血交戰,500名工人費時5個月用5千公噸石塊搭造有5個足球場大的耶路撒冷古城,壯觀超越《亞歷山大帝》的波斯。別光說《特洛伊》,好萊塢大片廠時代包括《阿拉伯的勞倫斯》《埃及豔后》等,比的就是這個大場面造景,半世紀以來從未休止。片中動用3萬臨時演員創造20萬大軍交戰場面,雷德利·斯科特並用寬銀幕和空中攝影,精準而優美如編舞的戰爭場面調度,加上明亮度及節奏感,成就史上最大戰爭場面。穿幫鏡頭
穆斯林朝向落日祈禱,卻不是朝向麥加的方向。
希比拉說在15歲時嫁給了蓋伊,但實際上她是在20或21歲時同蓋伊結婚。
城牆上喝彩的人群中有人戴著太陽鏡。
評論
如此壯觀的戰鬥,只能出自雷德利•斯科特之手。—— 《芝加哥太陽時報》雖然影片中充滿驚險的奇觀,但演員的表演平庸無奇。—— 《紐約每日新聞》
儘管更具野心,但明顯不如《角鬥士》。—— 《多倫多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