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校園的夏我把媽媽去年對我說的話轉告給她:“沒有人可以說你有多渺小,你有多偉大是由你自己決定的。”我不知道那些話是否也帶給她力量,就像它們帶給我力量一樣。但我知道,那些話讓她成為了我的朋友。升入中學後,我們仍然在同一所學校,她不再用硬硬的指關節敲打我的胳膊,也不再說些輕視我的話。相反,每次碰面,她總是微笑著跟我打招呼。
魅力來自對弱者的幫助
謝謝你曾經拒絕我
成長需要那樣的溫暖
痴迷只是一隻螞蟻
正在成長的青橘
總要路過那些荒涼
化敵為友的法寶
撞上百萬分之一的幾率
請告訴我一個秘密
少年的揣度
二、青春的刺
回憶起來,無論遇到怎樣冷漠的傷害,他的確沒有哭過。原來,是這一個個力透紙背的字,讓他的淚水困守在眼眶裡。而我們從未發現,他柔弱的外形背後,是一顆剛強的男人味十足的心。劉肖的位置一直沒有人調過去,那團落寞的空氣像一把刀,狠狠地刺著我們的良心。多年後的同學聚會,無論我們如何邀請,劉肖也不肯來,那些年的陰影和傷害,卻仍讓他難以釋懷。而我們也不知道,年少時的我們,為什麼就不能以一顆包容而溫暖的心,去靜靜等待一個男孩子,緩慢的成長和蛻變呢?
安靜下來的夏天
室內遊戲
我的父親在流汗
愛的證據
伴著疼痛的艱難成長
嫉妒是魔鬼
青春不總是鮮甜多汁
青春里漏掉的一課
凝視昔日的荒唐
三、智慧拾錦
我有這樣一個母親,她會說:“巴蒂,這真是你寫的嗎?我覺得你寫得妙極了。”我有這樣一個父親,他搖頭否定,說一句話就讓我淌眼淚:“我覺得這詩糟糕透了。”那些相互矛盾而又相互補充的聲音,童年時代就一直在我腦海中迴響:“妙極了……槽糕透了……妙極了……糟糕透了……”這就像方向相反的兩股風吹著我,我盡力撥正自己的航船,以免被它們中的任何一股刮翻了船。
如果我不乖,全是你們的錯
魚的記憶只有七秒
只管一頭羊
你究竟想砍哪棵樹
沙發下的螞蟻
我最好的敵人
我那絕妙又糟糕的詩
貪而無獲
特立獨行的魚
一杯水裡喝出三種味道
四、年輕之妄
時光荏苒,很快地告別了懵懂的青蔥歲月,和以前的同學都陸續斷了聯繫,當然也沒人記得王彬。大學畢業後,我終日在職場上摸爬滾打,漸漸學會低調,學會隱忍,學會努力地往前看、向上爬,更學會怎樣保護自己,尊重別人……只是偶爾,在翻看中學時期的日記時,我會想起那個元旦晚會,會想起王彬那複雜的目光。我終於感受到王彬的痛楚,終於明白在試圖觸動別人心靈時要小心翼翼的。
有些愛,我們無權揮霍
第一雙皮鞋
想家
無心的傷害
童年外傳之母雞的悲劇
少年錯
我與父親的八年冷戰
……
五、青春的救贖
六、親恩無言
七、我的創口貼
八、前車之鑑
前言
有這樣一個故事:出生七八天的小男孩星星被父母遺棄在路邊,一個老奶奶把他撿回了家,但是老奶奶家裡的兒子兒媳卻不時地虐待非自己親生的小男孩。不得已,老人帶著男孩離開了家。因為年紀大了,又沒啥技能,沒有廠家願意要她幫工,老奶奶對採訪她的記者說:“我只好帶著孩子拾荒,靠撿垃圾養活自己。”小男孩跟著奶奶,漸漸長大了,開始對文字產生興趣。奶奶說:“拾荒的時候,他撿到有字的紙片就在那裡看。”一天,他忽然對奶奶說:“我想讀書!”奶奶把積攢下的僅有的一點錢,交給一家民辦學校讓小男孩上“學前班”,但錢實在太少,最終小男孩只能繼續跟著老人撿垃圾。
有一次,奶奶看著對著撿來的書本發獃的星星,知道他又想讀書了,便上前拍了拍他的小腦袋,滿臉的疼惜,心裡也下了決心:儘管星星不是我的親孫子,但無論如何,就算是要飯也要讓星星讀書!
在我們編輯的《天下閱讀》第4輯“成長”、“成功”及“幸福”三個系列總計12個主題的圖書中,有很多類似上文這樣真實感人、給人以啟迪的文章。這些文章中的情節並非是文字功底深厚者的虛構創作,而是作者親歷、親見、親聞並有所得、有所悟的真實故事,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我們編入此類文章是因其內容的“真、純、善、美”,能給人美妙的閱讀感受和心靈的美容。只要認真感悟生活,用心去寫去表達,我們都可以寫出激勵人心、讓讀者感受到世界更多美妙之處的文章。有名人說過,《讀者》影響了中國的幾代人、數千萬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乃至靈魂的塑造——如果天下閱讀系列叢書能在擴展讀者知識面、提升讀者文化素養和塑造讀者朋友陽光理性及成熟的心智方面,起到一點作用,就足以令編者欣慰並為之驕傲!以下是出自《天下閱讀》第4輯12個主題圖書中的提問,答案均可從相關主題圖書中找到。
精彩書摘
如果我不乖,全是你們的錯從表面上來看,我們家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正常家庭。媽媽、爸爸、姐姐、弟弟——爸媽結婚已25年,至今仍然彼此恩愛。弟弟和我都是讀過書、有教養的孩子。爸爸媽媽除了為我們提供生活所需,還給予我們深深的愛和不斷的支持。儘管如此,在某些時刻,爸爸媽媽在教養兒女方面的確犯過致命的錯。十多歲的時候,我把我所有的壞行為都歸咎於他們的毛病。“我可是你生的,”我用手指著爸爸喊道。“還有你。”我又指著媽媽,然後以此結束談話。我要是大喊大叫,那是因為你們常常大喊大叫。我要是發泄情緒,因為你們常常發泄情緒。我要是沒規矩……我的自言自語總是以此結束:“全是你們造成的。”我承認,我是那種他們恨不得一把掐死的“小魔女”,但我的很多性格缺陷都可以從他們的失敗行為中找到根源。舉個例子:我還在蹣跚學步時,住在加拿大的鄉下,我經常被安置在一個高腳嬰兒椅上坐著。我留著蘑菇頭,長著一雙又犬文圓的藍莓般的眼睛。我的媽媽,恰巧看了一部關於嬰兒安撫奶嘴危險性的電視專題片。安撫奶嘴——我稱之為“嘴嘴”——那時大概是普天之下我最愛的一樣東西了,但媽媽卻認定奶嘴有讓我窒息的危險。有些人把孩子喜歡的東西拿開就算了。可媽媽不,她採取了異乎尋常的做法,把安撫奶嘴扔到燒木柴的爐子裡。然後,她把烤化了、燒焦了的變形奶嘴在剛剛兩歲的我眼前晃來晃去。“嘴嘴,沒了!”她大聲吼道。這是我最早的童年記憶。這一創傷的後遺症是我對屬於自己的東西產生了一種病態的依戀。我成了一個討厭分享的孩子,會死抱著玩具不放——我不願意讓別人玩我的東西。媽媽一向認為慷慨與好客是_對孿生的美德,她對養了一個我這樣的孩子深感羞愧,她無法理解我怎么會變成這樣。但我心裡清楚,我告訴她:“全是你造成的。”甚至在長大以後,我還是很難和他人分享物品。我想分享,但心裡卻非常緊張。要是這個東西破了怎么辦?壞了怎么辦?或者更糟的——燒焦了怎么辦?一位朋友對我的評價是:你想分享,但你不知道怎樣分享。讓我們將時間快進幾年,來看看我爸爸的行為。那時我不到十三歲,正坐在餐桌旁做家庭作業。爸爸正在火爐上用煎鍋煎什麼東西。那個煎鍋很舊了,爸媽一直都想換。我已記不清楚當時爸爸在煎什麼,只知道他煎的東西粘到了煎鍋底上。他嘴裡咒罵著,把煎鍋里的東西一股腦倒進垃圾桶里,然後蝴後門走了出去,站在庭院邊上狠命一跺腳,“嗖”的一下就把煎鍋扔了出去。煎鍋穿過後院,落在了一片樹林裡。那可不是爸爸往樹林裡扔的唯一一件東西,被他怒氣沖沖扔掉的還有一罐起士專家乳酪(因為打不開)、一串風鈴(他討厭風鈴),還有烤煳的麵包(他生的是烤箱的氣,受罰的卻是麵包)。所以,有一天,當處於青春期的我怒氣勃發地一腳把弟弟臥室的門從合頁上踢掉時,我知道這種行為該怪誰:“全是你們造成的。”此後一連幾天,我領教了爸爸冰冷的沉默和媽媽無情的怒視。現在我24歲了,青春的荷爾蒙早已沉澱下去,但我仍然喜歡拿自己的東西出氣,特別是在廚房裡。好在我住的是公寓,沒有庭院。很久以來,我只看到自己不幸從父母那裡繼承下來的神經過敏。但最近,我開始思考我從他們為人父母的不當行為中到底學到了什麼。五歲那年,我拿著一幅我塗好顏色的畫給爸爸看,問他是否喜歡。“不喜歡,”他說,“我覺得你可以做得更好。”這也許不是做父親的該說的話,但確實是真話,因為我把顏色全都塗在了線條外面。後來,我在美術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結果,幾年以後,在一家雜貨店舉辦的塗色比賽上,我贏得了一隻巨大的朱古力做的復活節兔子。
爸爸教我要勤奮努力。更重要的是,他讓我明白了誠實的價值——如何對待誠懇,如何誠實待人。
從橫飛的物品和燒焦的奶嘴中我學到了什麼呢?我學會了珍視父母的缺點,以及我自己的缺點。
爸爸雖然在廚房裡缺乏耐心,但不管我在哪裡,不論什麼時候,他都能開車過來接我。即使他在停車場裡等我半小時,也從來不會抱怨一個字。
媽媽對意外事件的擔心造就了我的無畏無懼。雖然她仍然擔心意外的發生,但卻總是鼓勵、支持我的冒險精神。
最後一點,在我十幾歲的時候,即使我像個混世魔王似的把家裡鬧個底朝天,爸爸媽媽也總是讓我明白我是他們的驕傲。所以,我決定不再責怪父母——現在,就算責怪他們,那也是開玩笑、鬧著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