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本書是《陳丹青音樂筆記》的彩圖增訂版。文集收錄了1992年到1998年間,陳丹青在上海《音樂愛好者》雙月刊陸續發表的十幾篇文章,所談多為作者在紐約的音樂見聞。此番增訂再版,除重配插圖外,另增四篇長文,記述作者在維也納(兩篇)、布拉格、薩爾茨堡的音樂見聞與感想;亦恢復原本構想的書名:《外國音樂在外國》。
作者簡介
陳丹青,著名油畫家。早年作《西藏組畫》,重建中國油畫與歐洲傳統的聯繫,奠定其在當代中國繪畫中的歷史性地位。1982年赴紐約定居,做大型並置系列,擺弄視覺與歷史,為“歷史畫”尋找當代語言。2000年回國,任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07年卸去教職。其間,因辭職事件及公開批評教育現狀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成為輿論一時焦點,更被媒體推崇為影響中國的五十位知識分子之一。除了教育,他對城市、影像、傳媒等文化領域的諸多現象亦有獨到見解和批評,並以其率性和機敏,給予公眾心智與感受力的衝擊,是目前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文化批評者之一。業餘寫作,風格卓然,臧否評議,機智痛快。書籍目錄(節選)
靈堂琴聲告別交響曲
外國音樂在外國(之一)
外國音樂在外國(之二)
外國音樂在外國(之三)
外國音樂在外國(之四)
外國音樂在外國(之五)
音響、唱碟、聽音樂
再談音響、唱碟、聽音樂
三談音響、唱碟、聽音樂
浮光掠影百老匯
赴死的演奏
階級與鋼琴
華格納問題
貝多芬故居
文摘
人一輩子記得自己生長的街市。念及外省尤其異國的名城,怎么辦呢,只得胡亂想像。我們當初看不見歐美的照片,除了翻譯小說:狄更斯的倫敦、巴爾扎克的巴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彼得堡,引我浮想聯翩,然而眼前虛空,徒然折返譯本的漢字;柯羅描繪的羅馬夕陽,莫奈筆下的倫敦濃霧,總算給我“看見”了;畢沙羅的巴黎市景畫得最是真切:屋頂布滿小煙囪,鵝卵石路面跑著敞篷馬車,還有同一大街的陰晴與晨昏八十年代在紐約初看費里尼、特呂弗與戈達爾,終於我躍入銀幕,走在巴黎羅馬大街上,跟蹤主角出門、拐彎、過馬路、穿窄巷,猝然被捕,或竟萬般僥倖地逃逸了。美妙的片刻。後來去到真的巴黎和羅馬,沒有一處合於早先的妄想。那年初訪義大利,回程飛機上驀然傷感:啊,來過了,那個借波提切利和米開朗琪羅而苦心想像的文藝復興國,從此迸散,真的義大利無情覆蓋我的可憐的想像,但那想像是我自己的呀。域外名城的漢譯,總是美文:米蘭、華沙、慕尼黑、亞威農、布達佩斯、斯德哥爾摩凡未經描述的城市,準確地說,凡是描述而未被我親眼一見的地方,便是想像的盲域。偶爾在書頁中撞見了,不過幾個漢字,毫無緣由地排列著,又好看,又耐聽,譬如:維也納。我沒讀過奧地利作家的小說,也不記得看過關於維也納的電影。維也納?想像一片空白。或多或少,我於歐洲諸國的知識僅止繪畫。七十年代末在上海初見維也納分離畫派的克里姆特,瑣屑矯飾,不歡喜;埃貢·席勒的神經質的女體素描,則佩服而厭惡。很多年後起念造訪維也納,只因得知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掛著荷蘭人弗美爾幾件絕美的精製、尼德蘭人勃魯蓋爾的半數重頭作品,還有西班牙人委拉斯開茲盛年描繪的小公主肖像。維也納。唯一引我想像維也納的人,是約翰·施特勞斯:《皇帝圓舞曲》、《藍色多瑙河》,旋轉、旋轉、旋轉,音律漸強“文革”初年在上海屋檐下一遍遍偷聽,老式唱片也那么亮閃閃地旋轉著,嘶嘶作響,內心視象混雜電影中舊俄宮廷的舞蹈場面,開始毫無根據而歷歷在目地想像維也納為什麼是施特勞斯,而不是十九世紀麇集維也納的其他音樂家?
經典摘錄
瞬時,上萬男女老少風吹草動般紛紛起立,照例右掌按在左胸,齊聲跟著唱。我是在場的外國人,不會,也不必唱,只為人境隨俗,入場隨眾,也便起立,垂著手臂,茫然環顧全場,直到曲終落座。——外國音樂在外國音樂不知道自己的命運,不知道誰在聽……音樂並不分分秒秒需要台下的聽眾……可是耳朵永遠醒著。——三談音響、唱碟、聽音樂
是掌燈時分,弄內有女人下班的高跟鞋走過,有姨娘開門倒水呼喚小兒,家家傳出油鍋煎炒與碗盞磕碰的合奏,莫扎特在其間狂奔。——階級與鋼琴
我竟被您這樣地縱容著談論音樂,憑什麼呢?——答<音樂愛好者>編輯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