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與地球》

《基地與地球》

向來,過去才是歷史,昨天才是歷史。阿西莫夫卻與眾不同,他的《基地》系列寫的是“未來的歷史”,是“遙遠未來的歷史”,是“明天的歷史”!

基本信息

《基地與地球》

【編輯推薦】

向來,過去才是歷史,昨天才是歷史。阿西莫夫卻與眾不同,他的《基地》系列寫的是“未來的歷史”,是“遙遠未來的歷史”,是“明天的歷史”!
阿西莫夫這位“未來歷史學家”,這位美國的“太史公”,用“史詩”般的筆觸,用“基地”系列宏大的篇章,向讀者娓娓動聽地講述了來自“銀河帝國”、來自第一基地(通常稱為“基地”)和第二基地以及來自那個“”的跌宕曲折的故事,把“未來的歷史”淋漓盡致地奉獻給讀者。

【作者簡介】

艾西莫夫(Isaac Asimov,192O-1992) 是美籍猶太人,為本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以他的名字為號召的「艾西莫夫科幻雜誌」,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重鎮。 「基地」、「機器人」 等系列是艾西莫夫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這些看似各自獨立的故事,相互貫串起來,竟是一部俯仰兩萬年的長篇史詩!艾西莫夫特意將科幻場景巨幅拉大,在全銀河的背景下架構他獨有的科幻世界、藉由銀河帝國的興亡史來討論人性與政冶、經濟、軍事等文明要素產生的互動影響。這種巨觀視野使他的作品處處閃動著關懷人類未來的筆觸,超越一般科幻作品的局限。 艾西莫夫不僅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化學博士,更是世聞名的全能作家,一生著述多達百七十餘本,內容廣及科學類的數理化、天文、生物、醫學,還旁涉人文類的文學、宗教、史地等。如此淵博的學識使他的筆下世界具備了奇幻的想像與高度的預言性。在他剛開始寫機器人小說時,機器人學未發展出來;等到這門科技發展得相當有成果時,幾乎每一本有關機器人學發展史的書籍都提到他、他的小說與他發明的「機器人三定律」。這定律幾乎成了以後科幻作家創作有關機器人的作品時必須遵循的法則. 艾西莫夫以真確的物質科學及人文現象演繹出他的科幻世界,又雜進偵探與推理的小說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節生動,扣人心弦,讓人不忍釋卷.

【內容提要】

世界科幻大師·阿西莫夫·銀河帝國衰亡史 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都能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奇幻因素,成為後來科幻小說的典範。大師之所以為大師,正因他一出手就能化腐朽為神奇。他的三大系列——機器人,帝國,基地——各有“奇趣”,即使現在我們已經十分熟悉他的作品,仍不能不佩服他當年的創意。
銀河未來的命運決定於某人一念之間,這個就是葛蘭·崔維茲。他必須在第一基地,第二基地與蓋婭之間做出銀河未來由誰主導的決定:由第一基地創建的新帝國將會逞領銀河進入科技昌明的世紀;由第二基地指導的新帝國將能確保人類的永久和平;而以蓋婭為藍圖的蓋婭星系則會是個心靈共同體,所有人類將與萬物融合成一個良善的整體。崔維茲直覺地做出了選擇,但卻無法確定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他懷疑宇宙中還藏有更強大的操縱力量。
崔維茲相信地球是解開所有謎團的關鍵,因為地球是人類的起源母星。奇怪的是,銀河中有關地球的資料全都神秘消失。決心查明真正的崔維茲,再次在險惡的群星間漂流,尋覓,究竟兩萬年前的地球隱藏著什麼秘密,崔維茲會改變他的決定嗎?

【目錄】

上冊
蓋婭
尋找開始
航向康普隆
康普隆
入境站風波
登入康普隆
太空艇爭奪戰
地球的真面目
告別康普隆
奧羅拉
禁忌世界
面對野狗群
索拉利
機器人
地底世界
重見天日
下冊
梅爾波美尼亞
遠離索拉利
死星
苔蘚
阿爾發
外世界中心
新地球
音樂節
地球
放射性之謎
鄰近的世界
尋找結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