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劫難備忘錄》

《國寶劫難備忘錄》

《國寶劫難備忘錄》是張健編著的作品,由文物出版社在2000年12月1日出版。該書分為古代篇、近代篇、當代篇三個部分,記述了自古及今中國文物珍寶遭受的種種劫難,並分析了不同時期造成文物劫難的原因和特點。作者是國家文物局秘書處處長張健。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封面封面
關於中國文物珍寶遭受破壞及其流失的問題,向來為國人所關注。畢竟,文物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實物見證,是聯繫歷史與現實的血脈,對研究中國古代歷史和文化有著無以替代的作用。
本書分為古代篇、近代篇、當代篇三個部分,記述了自古及今中國文物珍寶遭受的種種劫難,並分析了不同時期造成文物劫難的原因和特點。特別是書中所述當代文物流失和遭受破壞的狀況,旨在喚起人們加強保護文物、愛護文物的意識,對我們的國寶給予更多的關愛。書中引證的資料十分豐富,其中有相當部分為首次披露。

作者簡介

張健,男,1963年10月生於膠東。1985年6月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博物館學專業,獲歷史學學士學位,1985年7月起,先後在國家文物局流散文物處、中國革命博物館黨委辦公室任職。1998年2月至今,任國家文物局秘書處處長,著有《張健談古代珠寶首飾》,與他人共同撰寫了《掌中珍玩鼻煙壺》《佛教文物精品鑑賞》《中國歷代陶瓷題記》等,參與主編了《中華文物精品鑑賞叢書》,承擔了《文化市場管理指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十萬個為什麼》、《文化市場實務全書》等書中“文物”部分的編寫,曾任《中國革命勝跡》大型畫冊編委。另在《中國博物館》《中國博物館通訊》《文物天地》《中國文物報》及港台地區的《故宮文物月刊》、《紫玉金砂》《文匯報》等報刊上發表關於文物和博物館方面的文章四十餘篇。

圖書目錄


古代篇
一從文物及古代文物珍寶的收藏和流失說起
(一)什麼是文物
(二)古代的文物發現、收藏與著述
(三)古代文物珍寶散佚舉要
二古代青銅器和古刻的劫難
(一)古代青銅器的發現和收藏
(二)古代青銅器的損毀
(三)古代石刻的厄運
三古代書畫的沉浮
(一)早期書畫及名家作品
(二)古代書畫的主要劫難
四古代陵墓及建築的劫難
(一)厚葬必然導致古墓被盜
(二)古代盜墓風盛
(三)古代宮廷建築的焚毀
五古代典籍頻遭禁毀
(一)古代的早期典籍
(二)古代典籍的發展、整理與收藏
(三)典籍散佚毀舉要
近代篇
一走進西方的博物館
(一)美國的七大收藏中國文物中心
(二)歐洲的中國文物收藏
(三)中國文物變成東瀛國寶
(四)強盜的邏輯
二瘋狂的魔鬼與圓明園的焚毀
(一)園林史上的奇蹟
(二)瘋狂的魔鬼
(三)為什麼選擇圓明園
(四)圓明園的再次遭劫及遺蹤尋覓
三西北陰霾
(一)令盜賊涎的絲綢古道
(二)斯坦因對絲路文物的劫掠
(三)絲綢古道上的其他盜賊
四王朝末日與清宮珍寶的散佚
(一)庚子之變中的文物掠奪
(二)末代皇帝是國寶大盜
(三)故宮文物的痛苦別離
五動盪年代
(一)民國時期洛陽文物的劫難
(二)珍匪肆虐清代陵寢
(三)在日寇的鐵蹄下
六古玩業的風風雨雨
(一)中華珍寶從這裡流失
(二)古玩業風雲人物
(三)活躍在中國的外國古玩商
當代篇
一從解放初到十年動亂
二肆虐華夏的盜挖古墓和盜竊古遺址狂潮
三魔爪伸向博物館
四瘋狂的文物走私
五無序的文物市場
六艱難的文物索還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