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經濟學家的思想軌跡 內容簡介
世界經濟複雜多變,經濟學面臨諸多"現代性"問題,對經濟學家提出更高的挑戰。《回家的路》表現了作者在人類知識森林中的探索歷程,用作者自己的話說,即是填補"當代經濟學和哲學之間沉默距離"的一種努力,在這一努力過程中,作者試圖使經濟學在更深遠的領域與其他人類知識相接。對現實生活乃至人性的普遍關注,以及作者獨特的"美感敘事"的筆法,使作品別具一種吸引力和感染力。作者孜孜不倦追求的人文關懷,使作品成為一個整體。
尋找精神家園永遠是一處過程,正如作者所言:其實我們無家可歸。
回家的路--經濟學家的思想軌跡 本書前言
遠處一隻白色風帆剛好駛入金紅色的半輪落日裡,被暗藍色的波浪吞吐著,頭頂上是火一般燃燒的雲朵。沙灘上撒滿多少年前死去的灰白色珊瑚骨質,白骨之下露出凝固了的鐵色的火山岩漿。我在海灘上徒勞地尋找著,尋找我想要找的東西。其實我並不知道我想要什麼,我只知道我不想要什麼。
我不斷地想要卸去肩頭那份沉重感,我不想放棄"滾石"酒吧和"感謝上帝又是星期五"餐廳里一杯啤酒的逍遙,我不想放棄任何尚未體驗過的生活,我不想對自己說"我活過了"。因此,我不斷地想要中止我的飄泊,我想回家,我想沉入寧靜的睡鄉,我想再看一眼遙遠的童年。這就是我在過去一年裡想要的和不想要的。於是我稱這本隨筆集為"回家的路",它收集了我在回家的路上想到的東西。
正如我在"回家的路"那篇文章里引述的,我們其實沒有"家",即使在家裡,我們仍然渴望回家,因為人已經永遠地被從家園放逐了,對於這種永遠放逐的感受,便是"哲學"。
這一年我在夏威夷讀書,看海,為國內幾份刊物寫專欄,寫完之後寄給國內辦這些刊物的朋友們。發表或不發或多次發表,我從來不關心,也關心不了。這就是寫"隨筆"的好處,你可以不管它的命運,因為它只是你精神飄流的一片浪花,你把它記錄下來,如同是你生命里的一個瞬間,一張照片,一頁日記,你深知有許多,而且還會有許多這樣的記錄,你絕不會為這一個微小的瞬間不為人知而煩惱。我非常尊重奉持著"一本書主義"信仰的人,他們為這個社會的學術大廈兢兢業業,畢生勞作,集精華於一部專著。可是我深知在這個社會裡如此學問所擔負著的種種煩惱,我沒有勇氣去承擔這些煩惱。
我以前的文集已經獻給了我深愛著的,比我年長和與我同齡的人們。我把這本書獻給比我年輕的人們,獻給那些生活在未來時代,目前活得並不幸福,甚至感到非常苦惱的人們,獻給那些渴望回家的人們。
回家的路--經濟學家的思想軌跡 本書目錄
序言回家的路
無題或"房子"
靜
敘事與"中國之謎"
中國經濟的隱憂
"資本"問題:缺錢還是缺人?
關於"事在人為"
啟蒙與中國市場社會
"三聯精神"的現代意義
哈耶克《通向奴役之路》中譯本序
自由的基礎在於選擇
有關道德的問題
金融深化與貨幣流通
財經與社會
金融危機與融資制度演變
積極貨幣和消極貨幣?
金融危機與轉型期文化傳統
高速增長、"市盈率"及其它
資本市場的"可計算性"與波動
"恩垂"的泡沫與均衡
收益遞增與社會進步
為巴塞爾《產權的經濟分析》中譯本作的序
講給大眾的經濟學
家庭
是理性選擇還是制度演進?
穿越沼澤
貝蒂
經濟學中的理性主義運動及其現代危機
返歸古典?
關於自由的真知灼見
現代性問題
試說"後現代性"
"雅賦"
"逸名"
"大腳"、"新行星"、"地球城"
"叫賣"
"特利風"與"特利風擬"
"黛邇"奇蹟
天然壟斷與技術進步
"信息"略考及其它
鎖入效應與"英雄史觀"
科學精神與科學主義
"克隆"、網際網路、平面化傾向及其它
面向綜合的時代
探詢"科學之終結"
發展的難題:回答《人與自然》叢書
涉及的十大問題
有關"人"的故事
通向"林中空地"
反省過的人生
再談"啟蒙"
人生圓桌話題
為了瞬間的永恆
性與美感人生
用"腳"投票與"第五次浪潮"
走向"千年之變"
關於研究生制度的討論
關於我們人類的下一個千年
人文與人生
回家的路--經濟學家的思想軌跡 文章節選
講給大眾的經濟學
――評高希均《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
高先生以他1977年的一篇短文的題目做了這本小冊子的標題。據他在另一篇短文里的介紹,這是獲諾貝爾獎經濟學弗里曼對以色列財經委員會主席講過的話。這位主席認為《聖經》的全部內容不妨視為對"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腳註。而弗里德曼回答說,我的經濟理論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其餘的不過是這句話有腳註。
弗里德曼這句話反映了經濟學家的普遍信仰――資源總是稀缺的。因為資源稀缺,所以沒有"白吃的午餐"。不過高先生在這本書里引述與討論這句話的時候,又引申出來其他的許多含義。這些引申出來的含義,在中國社會裡往往更加貼切。例如道德問題,或者我常常強調的"市場經濟的道德基礎"問題,在這裡表現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沒有白吃的午餐,那么誰來支付這筆午餐費用呢?高先生在書中反覆討論了這個問題。在他看來,現代中國人應當克制"貪"的心理。這與丹尼爾・貝爾的論述相一致。後者說過,早期資本主義文化中的兩種互相制衡的因素正在現代社會裡失衡,個人攫取精神(貪慾)在消費主義盛行之世不再受到宗教"苦行精神"的克制。高先生所提倡的,是有規範的自利行為。這"規範"其實就是哈耶克說過的"道德",可是在高先生平易的文字里,不見了哈耶克的晦澀和貝爾的高深。這是一本為大眾寫的經濟學文集。
沒有白吃的午餐,所以一方面有"誰來付費"的問題,另一方面有"資源配置"問題,後者是主流經濟學研究的問題。整部主流經濟學無非是談論怎樣配置稀缺的資源才可以達到有效率的配置。而其他流派的經濟學則談論收入分配與經濟效率之間的聯繫。這樣看來,弗里曼的那句話頗有道理。
高先生除了以平易的語言為大眾講解經濟學,還在書的末尾,收錄了幾篇關於知識與知識分子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的短文。這是必要的,因為現代中國人正在迅速地"市場化"。在這個大市場裡突然冒出來許多"貧困的富翁"――精神上的貧困與物質上的富足。用北京人的語言就是所謂"暴發戶綜合症",原來沒有文化根底的人,委實擔待不起這個"富"字。您沒有注意到大街上有披白色婚紗騎腳踏車的"上班族"女人,或者著燕尾服擠公共汽車的男士?更常見的,也許是黑色唇膏洋紅西服短裙襯著白色短襪和黃色漆皮鞋,總之怎么奇怪就怎么打扮的女人,以及伴著她們的談吐粗魯的男人。品味也許和天分有些關係,但更多地是基於文化素養。所以高先生呼籲大眾多讀幾本書,"抖落一身俗氣","展開多讀書運動",並且"願天下人都是讀書人"。擺在我面前的這本高先生寫的小冊子,1996年12月第一次出版,卻已經有三聯書店幾個月內的第二次印刷了,銷路頗好,說明大眾確實喜歡這本書。"愈少的中國人在白吃午餐,那么,中國社會也就愈容易進步,讓我們拭目以待"。這是威斯康星大學的高先生從台北為小冊子在大陸出版而寫的序言的最後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