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本刊為綜合性理論刊物,宗旨是突出地域特色,推出學術精品,促進學術交流,扶植學術新人,蘩榮科學文化。憑藉得天獨厚的地域人文優勢,努力發掘巴山渠水所蘊藏的歷史文化瑰寶,開闢有“川陝蘇區研究”(全國地方高校學報優秀欄目)、“巴渠文化研究”、“巴山作家群研究”、“陶行知研究”等特色欄目,已發表有關地方文化的學術論文數百篇,引起國內外社科界同仁的關注。其他常設欄目有區域經濟研究、政治與法律研究、文學與文論研究、語言文字研究、歷史學研究、數理科學研究、心理科學研究、計算機科學研究、高教研究、基礎教育研究、圖書館與情報工作等二十餘個欄目。本刊刊發的文章不少被“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等權威刊物轉載,一些文章曾獲全國、省、市級科研獎項。
概述
《四川文理學院學報》於1987年創刊,曾用過《師專教育研究》、《達縣師專學報》、《川東學刊》等刊名,1998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改為《達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在國內外公開發行。2006年2月,學校經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為四川文理學院,學報亦從2006年第6期起更名為《四川文理學院學報》。
本刊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全國期刊索引核心期刊、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收錄期刊、“萬方資料庫—數位化期刊群”入網期刊、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收錄期刊。先後榮獲全國首屆高職高專優秀學報、全國首屆《CAJ-CD規範》執行優秀期刊、全國地方高校優秀學報、全國社科優秀學報等獎項。
目前本刊為雙月刊(單月10日出版),其中一、三、四、六期為社科版;二、五期為自然版。另每年5月出版一期“基礎教育研究專輯”。
本刊辦刊宗旨
本刊自創刊以來,一直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社會主義辦刊方向。認真貫徹“雙百”方針,提倡學術民主,鼓勵學術討論,發揚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學術風尚,突出學術性、師範性、地域性的辦刊特點,對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高師教育及九年制義務教育進行理論探討和實踐研究
讀者對象
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工作者,中國小教師以及廣大愛好者。
刊期
·2008年·2000年 ·2007年·1999年 ·2006年·1998年 ·2005年·1997年 ·2004年·1996年 ·2003年·1995年 ·2002年·1994年 ·2001年
獲得獎項
《四川文理學院學報》榮獲“全國地方高校優秀學報一等獎”,其《川陝蘇區研究》欄目榮獲“全國地方高校學報優秀欄目”獎,該刊常務副主編唐華生教授被評為“全國地方高校學報優秀主編”,何霖、葉懷凡兩位青年編輯被評為“全國地方高校學報優秀編輯”。
國內外影響
據統計,《四川文理學院學報》機構用戶已達2913個,較2006年的1610個增加了1303個,增長80.9%;國際個人讀者分布在22個國家和地區,較2006年的16個國家和地區,增長了37.5%;國內高校用戶由611所增加到621所,黨政機關由158個增加到200個,醫院由5家增加到1126家,科研機構由68所增加到161所,港、澳、台地區和國際用戶基本未變。國內高端用戶如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圖書館等;港、澳、台高端用戶如台灣中央大學、澳門大學、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中心等;國際如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大英圖書館、新加坡國立大學等。
這說明,本刊的學術影響力正不斷提高,國內外閱讀、引用本刊所載文章的讀者正不斷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