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船事件》

《哲學船事件》

《哲學船事件》是別爾嘉耶夫編著的作品,由廣東省出版集團、花城出版社於2009年11月1日出版。該書描述的是1922年夏,蘇俄政府開始對知識分子有計畫、有系統的驅逐行動,此即震驚世界的“哲學船”事件。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廣東省出版集團,花城出版社;第1版(2009年11月1日)
叢書名:花城譯叢
平裝:291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32
ISBN:9787536054578,7536054572
條形碼:9787536054578
商品尺寸:20.6x14.2x2.4cm
商品重量:381g
ASIN:B0032AMRT2

內容簡介

《哲學船事件》內容簡介:1922年夏,蘇俄政府開始對知識分子有計畫、有系統的驅逐行動,此即震驚世界的“哲學船”事件。八十年後,隨著俄羅斯檔案的解密,事件始末終於大白於天下。《哲學船事件》“檔案檔案選譯”部分,系編者在莫斯科訪學期間,自俄羅斯檔案館蒐集相關資料彙編而成。有珍貴的史料價值。“被驅逐者的見證”部分,摘選自流放中的學者、作家的日記和回憶錄。

編輯推薦

《哲學船事件》:花城譯叢

媒體推薦

當那些人對我說要驅逐我的時候,我一陣傷心。我不想移民,而且我排斥移民界,不想跟他們匯合。但同時也有一種感覺,我將去到一個更自由的世界,能夠呼吸到更自由的空氣。
——尼·亞·別爾嘉耶夫
乘船出發的日子到了。我記得,我和媽媽一塊兒坐在馬車上,一個紅軍連隊從我們身邊走過,唱著歌。我不能說,在過去的五年里我們已經喜歡上紅軍歌曲,但此時此刻我們倆突然想起:“上帝啊,這可是俄羅斯士兵!俄羅斯歌曲啊!”一一我們都開始哭了起來。
——薇·亞·列希科娃
第二遍鈴響了。最後的擁抱、親吻、握手。我們進了車廂,走到沒有完全打開的窗子邊。窗玻璃有點髒,窗外濃濃的夜色中只能模糊地看見認識的臉龐,勉強區分他們的輪廓,但不知道為什麼我仍然能猜到他們臉上的表情,甚至聽到,至少在我看來是,告別的話語……
也許,在另一個世界我們將不再用嘴交談,也不再用眼睛彼此相望……
——費·奧·斯捷蓬

作者簡介

作者:(俄羅斯)別爾嘉耶夫等編譯:伍宇
伍宇星,1968年生,四川蓬安人。先後就讀於西南師範大學外語系、吉林大學外國語學院、中山大學哲學系,哲學博士。1994年在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任教至今。曾往保加利亞索非亞大學、莫斯科大學作訪問學者,現從事俄羅斯思想文化翻譯研究。

目錄

哲學船及其乘客(代序)
政權與知識分子——檔案檔案選譯
列寧就驅逐作家和教授問題致函捷爾任斯基
關於知識分子中的反蘇團體
列寧就知識分子問題致函俄共(布)中央委員會
鑑定與自白
哲學船的見證——被驅逐者如是說
時代之流放篇章/米·安·奧索爾金
俄國革命與共產主義世界/尼·亞·別爾嘉耶夫
五年(1917-1922)/謝·尼·布爾加科夫
哲學船上的日記/謝·尼·布爾加科夫
革命年代/尼·奧·洛斯基
往事與未竟之事/費·奧·斯捷蓬
漫長旅途之1919-1922/皮·亞·索羅金
往事——驅逐出境/謝·葉·特魯別茨科伊
告別了還能再見否?/亞·索·伊茲戈耶夫
1922年莫斯科之夏/薇·亞·列希科娃

序言

二十世紀俄羅斯(蘇聯)歷史的內容隨著歷史書寫者身份的變化而被一再改寫,俄羅斯(蘇聯)人的命運也跟著發生戲劇性變化。書寫這一段歷史,“革命”和發動革命的“知識分子”無疑是關鍵字。那些在世紀初曾經期待革命蕩滌一切罪惡、卻被革命火焰燒得片甲不留、缺席蘇聯生活七十年的知識分子,終又在世紀末的不流血革命後,跨越時空、堂皇地回到後蘇聯俄羅斯社會生活中,甚至被推到更顯眼的位置上。今天,藉助新的歷史書寫者的手,我們得以翻閱一件件有著醒目的“機密”或“絕密”字樣的卷宗,追尋那些深陷革命漩渦的舊知識分子的身影。
20世紀90年代之前,那些僑居國外的俄國文學家、哲學家的名字已經零星地出現在蘇聯出版物上,但除了極少數專業研究人員和特別關注那一段歷史的人了解一點情況外,絕大多數蘇聯人都不知道這些舊俄知識分子是如何離鄉背井踏上流亡之路的。蘇聯時期國家政治保衛局和克格勃在密切關注他們的行蹤,少數“裡通外國”的“國內僑民”想方設法也多少了解一些他們的境外同胞的創作,一般人的心目中對他們除了籠統的“反革命知識分子”的概念外,一無所知。有心人或許會對《地下反蘇組織的覆滅》、《十月革命與知識分子》等著作提及的“1922年8-9月,按照國家政治局的決議,從彼得格勒、莫斯科、基輔以及國內其他中心城市用行政手段驅逐了最積極的反革命分子”;“1922年8-9月從彼得格勒、莫斯科和基輔用行政手段驅逐了160名最積極的資產階級思想家,部分到國外,部分到北方各省”起疑:那些“最積極的反革命分子”、“最積極的資產階級思想家”都是誰?但是,在蘇聯條件下,沒有人冒險去深究,直到1990年。

文摘

答:(1)我認為路標轉換派是毫無原則的虛偽的政治冒險家。
(2)薩文科夫和他的朋友們做了什麼,我不清楚。我想,他們的戲應該演完了。
(3)對社會革命黨的審判(我沒有詳細關注這件事),在我看來,社會革命黨受到的打擊將比這個黨在這次審判中得以帶給蘇維埃共產黨政權的打擊大得多。
問:您怎么看教授們以罷課等方式與蘇維埃政權作鬥爭。
答:我認為所謂的“教授罷課”這種鬥爭方式產生於健全的法律意識,但這一法律意識是工人階級的革命戰略暗示並強加的。
問:您對境外俄國僑民的前景的看法。
答:俄國僑民以他們現在這個狀態,也許不能達成精神的復興。他們的狀況很難說不是悲劇性的,我對此不太熟悉。
問:請問您對蘇維埃政權的高校政策及其改革的看法。
答:高校在蘇維埃政權治下經歷了一系列改革,我擔心經過這樣一番折騰高校將只剩下一個空名。蘇維埃政權不是把高等學校看成一個科學實驗室,而是一個政治敵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