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與易學》

《中國哲學與易學》

《中國哲學與易學》是由王博 創作的哲學理論書籍,該作品2004年出版。

《中國哲學與易學》《中國哲學與易學》
中國哲學與易學

【作 者】:王博
【叢編項】:無
【裝幀項】:膠版紙 特16開 / 497
【出版項】:北京大學出版社 / 2004年4月
【ISBN號】:9787301071403 / 730107140X
【主題詞】:哲學/宗教-哲學理論

書籍介紹

朱伯崑先生1923年出生於河北寧河,去歲適逢八十壽辰,北京大學哲學系欲於九月舉行祝壽會,奈何先生推辭再三,故以此紀念文集代之。先生自20世紀50年代起追隨馮友蘭先生治中國哲學,終成海內外中國哲學與易學大師。其巨著《易學哲學史》為易學哲學研究領域開山之作,自出版以來,影響及於中外,足以傳之後世。本書的主韙分中國哲學與易學兩部分,每一部分之排列,大體以作者長幼年輩為序。朱伯崑先生1923年出生於河北寧河,去歲適逢八十壽辰,北京大學哲學系欲於九月舉行祝壽會,奈何先生推辭再三,故以此紀念文集代之。先生自20世紀50年代起追隨馮友蘭先生治中國哲學,終成海內外中國哲學與易學大師。其巨著《易學哲學史》為易學哲學研究領域開山之作,自出版以來,影響及於中外,足以傳之後世。本書的主韙分中國哲學與易學兩部分,每一部分之排列,大體以作者長幼年輩為序。

本書目錄

朱伯崐先生學術年譜
論陸九淵的人學倫理學
老子道家的管理思想及其現代價值
楊上善論天道與人道
魏源論《老子》為“救世之書”
儒學與人間佛教
何承天儒學思想探微——兼論南北朝時期的儒佛關係
“天人合一”與中國哲學的實在論
無以人滅天 無以故滅命
虛妄分別辯——歐陽竟無與法尊的爭論
從周魯同時而亡的事件看今古文經學分流之起因
“偽問題”與“舶來語”——中國人為什麼要穿“尺寸不合的衣衫”——讀葛兆光《穿一件尺寸不合的衣衫——關於中國哲學和儒教定義的爭論》有感
《老子》二十三章散論
船山孟子說的功夫論
王夫之《孟子》釋論中的性與形
賀麟的文化體用觀
儒家孝道和中國社會轉變
“範式”、“深度視點”與中國哲學“研究典範”
從孟子到程朱——儒家仁學的詮釋與歷史發展
說《淮南子》的雜
儒商:價值觀與思想方法
湯用彤對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思想脈絡的疏尋
略論中國古代德治思想的現代意義
《太一生水》研究
本體考原
玄學之外的可能:魏晉思想研究中的玄學中的玄學話語?
王弼道家易學詮釋
為歷史和未來闡釋易科思維——賀伯崑先生八十壽辰
“醜老鴨”和先生心血——朱先生首屆碩士論文指導點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