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詞
![《咱當兵的人》](/img/5/193/nBnauM3XzgTO1kjM3AzNyMjNyITM2ATNyQjMwADMwAzMxAzLwc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自從離開家鄉,就難見到爹娘
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都是青春的年華,都是熱血兒郎。
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一樣的足跡,留給山高水長。
咱當兵的人,就是不一樣,頭枕著邊關的冷月,身披著雪雨風霜。
咱當兵的人,就是不一樣,為了國家安寧,我們緊握手中槍。
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都在渴望輝煌,都在贏得榮光。
說不一樣其實也一樣,一樣的風采在共和國,旗幟上飛揚。
咱當兵的人,就是這個樣。
介紹
![《咱當兵的人》](/img/b/6db/nBnauM3X2cDM4ETO4AzNyMjNyITM2ATNyQjMwADMwAzMxAzLwczL1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劉斌告訴記者,2007年的節目單是文工團的創作室定下來的,“主要想把被社會認知、老百姓熟知的老歌”進行集中展示,其中最響亮的是“二馬一賈”演繹過的歌曲。而《咱當兵的人》則是這些年最響亮的歌曲。
從一個歌手的角度,劉斌覺得戰友文工團的歌“有生活,很真誠,一目了然,詞和曲結合得很好”。他舉例說,“《我和班長》中唱‘班長拉琴,我唱歌’,這歌流行一時,因為它就是建立在自然的生活上,不是學院派的技術成熟產品。”劉斌覺得這樣的歌“直接反映了戰士的心聲,而正是這樣看起來很‘土’的作品,成就了馬玉濤、馬國光這樣的大家”。
在演出中,不少歌至今仍在流傳,劉斌告訴記者,“它們本身很自然,不是強加給觀眾的,所以特別能入耳攻心”。而對自己演唱的《咱當兵的人》,劉斌認為它成功的原因很簡單,“以前軍旅歌曲是對著部隊唱部隊,比如《說句心裡話》、《小白楊》,而《咱當兵的人》則是站在部隊前頭面對百姓唱。它把和平時期軍隊對國家的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價值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