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和邵堯夫安樂窩中職事吟》
【年代】北宋
【作者】司馬光
【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和邵堯夫安樂窩中職事吟①
靈台無事日休休②,安樂由來不外求。
細雨寒風宜獨坐,暖天佳景即閒遊。
松篁亦足開青眼,桃李何妨插白頭。
我以著書為職業,為君偷暇上高樓。
作品注釋
①邵堯夫:邵雍,字堯夫,自號安樂先生,理學家。
②靈台:心。休休:樂道之心。語出《詩經》:“良士休休”。
作品簡析
司馬光不以詩揚名,而以《資治通鑑》名垂千古,他的詩工穩、平實,頗生活趣味。
首聯道出了“養心”的妙諦,心中無事就是最大的安樂,不必“命里無時卻強求”。這是對邵雍“誠明本是吾家事,自是今人好外求”詩意的概括。這種以無求、無思、無為作為樂天知命的依據,體現了老莊思想,也是詩人在政治上失意後的一種自我安慰。
頷聯和頸聯是安樂窩中職事的具體描述。邵雍有詩云:“重寒盛暑多閉戶,輕暖初涼時出街”,和頷聯的意思相仿。這是“和”詩最常用的一種寫法。頸聯中“青眼”對“白頭”頗為有趣,不但十分工整,且富有諧趣。用阮籍的“青眼”看松竹,表現出詩人對松竹精神的熱愛,也是自己人格的頑強表現。儘管官場失意,而作人的品格卻一點兒也沒丟。把桃花李花插在“白頭”上,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耍老風流,十分風趣,十分幽默。讀者在會心一笑時,應還有其他含義需要挖掘。詩歌中的諧趣往往寓莊於諧,在諧謔中飽含著莊嚴的主題──憤世疾俗。撇開詩人和王安石之間的是非不說,起碼有一點,王安石對韓琦、歐陽修、蘇軾和司馬光等當時賢良之士的排擠、打擊,乃至網羅罪名加以迫害,重用李定、蔡京等奸佞之徒,詩人不能不憤不疾。
尾聯表達了詩人和邵雍之間親密的友情。詩人退居洛陽,安貧樂道,編寫史學鴻篇巨著《資治通鑑》,繁忙之中也會偷閒登樓,虔誠迎接朋友的到來。這也應和了邵雍“花似錦時高閣望,草如茵處小車行”這兩句詩。
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1086)北宋史學家、文學家。字君實,陝州(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晚年自號迂叟。公元1039年(仁宗寶元二年)進士及第。公元1048年(慶曆八年),官大理寺丞。召試,授館閣校勘。累除知制誥,改天章閣待制,知諫院。英宗朝,任龍圖閣直學士,改右諫議大夫。神宗時,擢翰林學士,判西京留司御史台,拜資政殿學士。因竭力反對王安石變法,公元1071年(熙寧四年)離朝退居洛陽,致力編撰《資治通鑑》。哲宗即位次年,任尚書左僕射、門下侍郎,廢除新法。同年卒,封溫國公,諡文正。以文著名,亦能詩詞。著有《司馬文正公集》、《稽古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