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 詹迥
詩詞正文
五雲古色邑,維東有崇山。
群峰幾羅列,一水相迴環。
李侯築崇台,吏隱於其間。
斯人不可見,篆蝕苔文斑。
我來訪遺蹟,臨風髮長嘆。
洗尊挹醽醁,落日猶忘還。
《吏隱山》是宋代詩人詹迥的作品之一。
宋 詹迥
五雲古色邑,維東有崇山。
群峰幾羅列,一水相迴環。
李侯築崇台,吏隱於其間。
斯人不可見,篆蝕苔文斑。
我來訪遺蹟,臨風髮長嘆。
洗尊挹醽醁,落日猶忘還。
隱山,又名龍山、龍王山,歷為湘潭四大名山之一,海拔437米,巍然屹立在湘潭縣西南邊陲之黃荊坪。登隱山極目遠眺祝融峰巍峨壯觀,氣勢磅礴。東北而望又可見悠悠...
名山介紹 名稱來由 隱山文化 主要景點 相關詞條吏隱堂:《龍安府志》載:堂在龍州倅庭,北宋元祐元年(1086)僉判趙眾建,取民安民少、官吏如隱者之意。
名稱註解 引經據典分析吏隱指不以利祿縈心,雖居官而猶如隱者。
《題倅廳吏隱堂》作者趙眾 ,據考證是宋朝的一首詩詞。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作者宋趙眾詩詞正文滿耳江聲滿目山,此身疑不在人寰。 民含古意村村靜,吏束刑書日日閒。 注釋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胡安國字康侯,是福建武夷山下的崇安人。 胡安國的《春秋傳》主要就完成在湘潭隱山的碧泉書堂和衡山的“春秋樓”。 胡安國在湖南共建有兩座書堂,一是湘潭隱山的...
簡介 景致 歷史人物“吏隱”之說,始於誰乎? (1)今以之館賓者也。 (2)蓋古今恬不之怪。
作者 原文 注釋 翻譯 相關高考題隱山景區位於縣境西南46公里處的排頭鄉黃荊坪。隱山海拔437米,是湘潭四大名山之一。又名龍山、龍王山,因唐代高僧隱居於此而得名。
發展歷史 主要景點《和趙子輿龍州吏隱堂》是宋代詩人司馬光所作詩詞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