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名詞動用的認知研究
作者:王薇
ISBN:9787308071215
定價:25.00元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10-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
詞類活用是從古至今長期存在並發展的語言現象。詞類活用主要發生於名詞、動詞和形容詞之間。對詞類活用的研究也由來已久。認知語言學的興起給此類研究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認知語言學是語言學的功能主義學派的一個分支,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它已經成為相對成熟的語言學分支學科。在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認知語言學迅速發展並逐漸變得頗具影響力。以認知語言學的基本理論觀點、思路和框架等來解釋名詞動用這個語言現象是本書的重要任務。 《名詞動用的認知研究》只討論名詞活用動詞,即名詞動用現象。相關的研究文獻主要以名詞轉換動詞為研究對象,其中把名詞動用作為名轉動詞的部分內容在個別章節中給予說明。從認知角度來看,新創詞的辭彙理解有可能與約定俗成的辭彙的理解呈現不同的特點和規律。了解名詞動用的自然理解過程對於揭示新創詞的辭彙理解過程有重要的啟示作用。認知語言學的發展為專門討論名詞動用背後的具體認知規律和認知特點準備了條件。
本書目錄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對象——從“名詞動用”術語說起
一、術語的選定
二、研究對象與範圍
三、構詞還是修辭?
四、小結
第二節國內外名詞動用研究
一、語法視角下的名詞動用研究
二、語用視角下的名詞動用研究
三、認知視角下的名詞動用研究
四、修辭視角下的名詞動用研究
五、對比視角下的名詞動用研究
六、小結
第三節研究目標、任務與方法
一、名詞動用研究與三個世界理論
二、研究目標
三、研究任務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英漢名詞動用分類對比與異同探因
第一節英漢語名詞動用異同分類對比
一、現代漢語名詞動用的分類
二、英漢語名詞動用的差異表現
三、英漢語名詞動用的共性特徵
第二節英漢語名詞動用異同探因
一、英漢語名詞動用相同點出現的原因
二、英漢語名詞動用不同點出現的原因
第三章名詞動用的原因和條件
第一節名詞動用的原因
一、語言因素
二、語用因素
三、心理因素
四、認知因素
五、小結
第二節名詞動用的條件
一、辭彙語義條件
二、語用條件
三、修辭條件
四、語音條件
五、小結
第四章名詞動用的認知機制
第一節轉喻是名詞動用的基本認知機制之
一、從動詞義和構式義的關係看名詞動用的轉喻機制
二、從心理語言學對詞義與句義關係的解釋看名詞動用的轉喻機制
三、從認知語言學視角看名詞動用的轉喻機制
第二節轉喻與隱喻的相互作用關係在名詞動用時的表現
一、轉喻與隱喻連續體關係的類型
二、轉喻和隱喻的連續體關係在英漢語名詞動用現象中的異同表現
第五章名詞動用的理解和接受
第一節名詞動用的理解過程
一、從語用機制的解釋說起
二、聯結過程
三、整合過程
四、聯結-整合過程與名詞動用的理解
五、來自認知主義符號加工範式的挑戰
六、小結
第二節名詞動用的接受與語言規範化
一、名詞動用的語言規範問題
二、我國的語言規範化
三、名詞動用現象的社會接受狀況調查
四、名詞動用與語言規範化的關係
五、小結
第六章名詞動用表達與理解的實證研究
第一節調查設計
第二節調查結果與討論
一、名詞動用的理解狀況的調查結果與分析
二、名詞動用的表達狀況的調查結果與分析
三、小結
第七章結論
一、本書的觀點和創新
二、本書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三、思考與展望
附錄
附錄1:名詞動用使用情況問卷調研表
附錄2:名詞動用使用情況訪談——基本問題列表
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文摘
詞類活用之所以會持續減少,是因為日常交流要求表達簡單易懂,詞類活用雖然使行文簡潔,但是有時候語義不夠明確,甚至出現歧義。例如:9)君三泣臣矣,敢問誰之罪也。(《左傳》)
10)夫割地包利,五伯之所以覆軍盒將而求也。(《史記》)
“泣”究竟是君泣,還是臣泣?“禽”究竟是擒拿,還是使將成為禽獸?即使熟諳古文的人也要結合上下文並加以推導之後才能明白它們的意思。所以要使語言表達明確,客觀上就要求詞性固定。單音詞複音詞化是使詞性固定的有效途徑之一。“歷代(依據上下文判斷是指自先秦以來,作者按)複音詞都有增加,鴉片戰爭後,複音詞大量增加。現在漢語複音化的趨勢並未停止。”(王力1980.342)據統計,到20世紀80年代,雙音節詞在漢語辭彙中占73.4%(北京語言學院語言教學研究所1985)。不過,只要不妨礙交流,舊有的詞類活用仍然可以使用,像“妻”、“目”、“指”等在今天還能夠繼續作動詞使用;以前沒有的新的活用詞也會間或出現。學者們(如:陳望道1979;於根元1991;桂詩春1995;邢福義1997;陳群1998;馮廣藝2004.;王占馥2006)把名動活用等看做為了營造言簡義豐、形象生動、幽默詼諧等特殊效果而使用的一種積極的修辭手段。
另外,漢語構詞法的概念不同於英語構詞法的概念,這也是名詞動用在漢語不被作為構詞手段進行討論的原因之一。長期以來,漢語構詞法、構形法和造詞法三個概念之間的界限一直比較模糊,對三者區分最為清楚的是葛本儀先生,他在《現代漢語辭彙學》(2001)一書中對之作了具體的闡述(魯小娟2008)。漢語構詞法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詞素構成新詞的規則,是詞的內部結構規律的情況,也就是詞素結合方式方法(葛本儀2001);它只適用於能夠成為結構的合成詞,而不是指一切產生新詞的方法。
漢語的構詞法類型主要是合成法,還有少數類型是派生法和縮略法。合成法主要包括四種:並列式(比如“動靜”)、偏正式(如“秋天”)、陳述式(如“自信”)、支配式(如“脫水”)。派生法即加前後綴組成詞(如“老虎”、“桌子”)。縮略法即縮寫而成的詞語(如“嚴打”、“教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