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於1945年10月10日由中共吉林特別支部創辦于吉林市,當時報名為《人民日報》,是全國省委機關報中創刊較早的一家報紙。1952年正式用《吉林日報》報名,啟用毛澤東主席題寫的報頭。1954年隨中共吉林省委遷至長春市。作為省委機關報,堅決貫徹黨中央精神,緊密配合、服務於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及時、迅速反映廣大人民民眾的生活和呼聲,是《吉林日報》持之以恆的辦報宗旨。半個多世紀以來,《吉林日報》充分發揮黨的喉舌、橋樑和紐帶作用,出色地完成了不同歷史時期的光榮使命,充分發揮了“吉林第一報”的作用。積50餘年的辦報經驗,形成了報導迅速翔實、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生動活潑,為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的辦報風格。尤其是為適應當前新聞報導改革的要求,確定了“以時 政新聞為主,知識信息為輔”的辦報思路及版面結構,努力做到貼近民眾、貼近基層、貼近生活,從而增強了新聞性和可讀性,形成了新、快、活、深的特點,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也得到廣大讀者的好評。50多年來,《吉林日報》與祖國同命運,與時代共輝煌。1984年,吉林日報社在全國省級黨報中第一個不再享受財政撥款,自負盈虧,自我積累,在市場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1988年,在全國省級報紙中第一批告別鉛與火,採用了雷射照排技術和設備。 在指導思想上始終堅持“一體兩翼”的發展方針,突出辦報,加大發行和創收力度,使 報社的規模不斷擴大,辦報質量不斷提高,經濟實力也不斷增強,各項事業步入了快速發展 的軌道。如今,吉林日報報業集團已經形成了以《吉林日報》為龍頭,以《城市晚報》、《吉林經濟報》、《關東周報》、《東亞經貿新聞》、《婚育周報》、《機關生活報》、《吉林朝鮮文報》、《文摘旬刊》、《東西南北》、中國吉林網9報1刊1網為主體的報業發展體系。《城市晚報》發展勢頭強勁,已由過去的四開8版擴大為今天的四開32版,成為省內發行量最大的晚報。《東亞經貿新聞》在加盟報業集團之後,取得了飛速發展,3次增期擴版, 由每周二刊對開4版改為每日一張對開8版(周三12版),成為以經濟報導為主的綜合性日報,是東北地區第一家加入國際網際網路的報紙。被評為全國“十佳”期刊的《文摘旬刊》、《東西南北》繼續發揮老名牌的積極作用,在競爭中求生存,在穩定中求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相關詞條
-
吉林日報報業集團
吉林日報報業集團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的,以吉林日報為龍頭組建的全民事業法人單位,積50餘年的辦報經驗,形成了報導迅速翔實、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生動活潑,...
簡介 下屬報刊信息 聯繫方式 相關連結 參考資料 -
吉林日報
1945年10月10日,《吉林日報》由中共吉林特別支部創辦于吉林市,當時報名為《人民日報》,是全國省委機關報中創刊較早的一家報紙。1952年正式用《吉林...
報刊信息 組織機構 歷史沿革 -
東西南北[吉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雜誌]
東西南北(EastWestSouthNorth)是由吉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雜誌,郵發代號為12-93。
雜誌介紹 歷史沿革 -
王雲鵬[吉林日報美編]
王雲鵬(1955—)山東人。擅長油畫。吉林日報美術部總編,原吉林日報《東西南北》雜誌美編,一級美術師。
-
郝斌[吉林日報媒體人]
郝斌,男,1968年5月生,漢族,中共黨員,大學學歷。媒體人。
-
張彬彬[中國吉林日報高級記者]
張彬彬是中國吉林日報的高級記者,酷愛旅遊探險,著有《徒步大漠——塔克拉瑪乾沙漠探險記事》、《奔向拉薩》、《羅布泊印象》、《出使南極》等諸多探險文集,在“...
創造紀錄 背景 過程 -
徐曉麗[吉林日報報業集團記者編輯]
中國北方畫院院士徐曉麗 1968年生,安徽廬江人,中國北方畫院 作品《荷》獲巢湖市、首屆中國畫展、精品展·優秀獎。
-
李曉峰[吉林《江城日報》資深新聞工作者]
1956年9月11日出生,1977年恢復高考才從吉林省九台縣的廣闊天地來到城市。1986年到吉林市36中教學,1989年到新中國製糖廠子弟學校,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