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
【名稱】《古風·登高望遠海》【年代】盛唐
【作者】李白
【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
古風登高望遠海,天地和漫漫⑴。
霜被群物秋⑵,風飄大荒寒。
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
白日掩徂輝⑶,浮雲無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鴛鸞。
且復歸去來,劍歌行路難⑷。
作品注釋
⑴漫漫:遠大無際的樣子。⑵“霜被”句:謂各種花草樹木因受霜寒而呈現出一派秋色。
⑶“白日”句:即夕陽西下。徂,往。
⑷“且復”二句:歸去來,陶淵明有《歸去來辭》,用在這裡表達無意仕宦的思想。劍歌,引戰國孟嘗君食客馮驩彈劍而歌“長鋏歸來兮,食無魚”事,也含有倨傲不仕的意思。《行路難》,樂府曲名。二句大意謂世路艱難,個人淡泊名利無意仕宦。
作品簡析
李白《古風》組詩共五十九首,這是其中的第三十九首。此詩寫詩人登高望遠,看到天地廣大無邊,群物被霜而秋,從而想到光陰飛逝,榮華似水,人生短促,身世飄搖,賢愚顛倒,最後發出“行路難”、“歸去來”的悲嘆。登——望——想——嘆,是全詩的脈絡。
作者簡介
李白 (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城(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他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失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李白詩歌以抒情為主。他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存詩千餘首,有《李太白集》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