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嫁妝法》

《反嫁妝法》

《反嫁妝法》是一部印度法律,由印度政府於1961年制定,但該法從未有效執行。

基本信息

簡介

《反嫁妝法》《反嫁妝法》

1961年,鑒於嫁妝糾紛而引發的嚴重社會問題,印度政府制定了《反嫁妝法》,並在1984、1985和1986年對《反嫁妝法》進行了修訂。

《反嫁妝法》曾被認為是婦女規避公婆和父母的法律武器。但是,由於該法一直沒有得到有效執行,她們的婆婆和她們自己卻成了這部法律犧濫用的犧牲品。20世紀80年代初,因嫁妝不足燒死新娘的事件過於頻繁,平均每天多達5起,民眾憤怒呼籲重新修訂法案。該法重修後此類案件數量一度下降,但有成百上千燒死新娘的事件根本未經報導。

隨著越來越多的的婦女針對這部法律的濫用開始不斷投訴,2008年,印度婦女和兒童發展部(WCD)曾被迫著手審查這部備受爭議的法律。

主要內容

根據《反嫁妝法》,給予和接收嫁妝均為違法行為,判處當事人6個月至2年監禁;婦女因嫁妝受到丈夫的騷擾或虐待,丈夫將被判處3年監禁並處以金;婦女在婚後7年內因嫁妝問題被騷擾或虐待致死,當事人將面臨終身監禁的判罰。

背景

印度自古流行嫁妝制度,姑娘出嫁時必須陪送豐厚的嫁妝,嫁妝糾紛常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重金嫁妝已然成為結婚的條件,男方常在家庭的支持下坐收漁利,將娶妻作為一筆生意。若女方未能滿足男方要求,即使提供了嫁妝,新娘仍然會在婚後遭受非人待遇——挨餓、遭家暴、被迫與娘家人斷絕聯繫甚至被燒死。

結婚時女方若拒絕或未能達到男方的嫁妝要求,婚後丈夫常夥同家人迫使妻子穿上一種易燃的紗麗,浸上石蠟,將其點燃,卻對外宣稱是妻子做飯時不小心燒著了自己。

根據印度國家犯罪統計局(NationalCrimeRecordsBureau)資料,2010年印度發生因嫁妝不足而燒死新娘的事件達8391起,這意味著每90分鐘就有一位新娘被殺。10年前每年這樣的慘劇只有6995起,而到2007年燒死新娘的案件數量卻攀升至8093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