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劉三姐》

《印象·劉三姐》

《印象·劉三姐》由桂林廣維文華旅遊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我國著名導演張藝謀出任總導演,國家一級編劇梅帥元任總策劃、製作人,以及兩位年輕導演 -- 王潮歌、樊躍的加盟,數易其稿,歷時三年半努力製作而成。它集灕江山水風情、廣西少數民族文化及中國精英藝術家創作之大成,是全世界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實景演出”。演出集唯一性、藝術性、震撼性、民族性、視覺性於一身,是一次演出的革命、一次視覺的革命。

基本信息

緣起

劉三姐,廣西壯族民間傳說中的歌仙。

《印象·劉三姐》電影《劉三姐》
1961年,電影《劉三姐》誕生了,該影片是在桂林拍攝的,影片中美麗的桂林山水、美麗的劉三姐、美麗的山歌迅速風靡里全國及東南亞,從此,前來遊覽桂林山水、尋訪劉三姐和廣西山歌,便成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夢想,劉三姐集團劉三姐香菸劉三姐景觀園……有關劉三姐的企業、產品、項目不斷出現。而以張藝謀、王潮歌、樊躍為總導演,梅帥元為總策劃、製作人的桂林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無疑是劉三姐品牌利用的一道濃墨重彩。

任何一個項目的運作,起初都只是一個概念。“中國·灕江山水劇場”(原“劉三姐歌圩”)的運作是從1997年開始的,當時,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有一個指示,怎樣利用廣西原有的文化蘊涵(劉三姐),做一個把廣西的民族文化同廣西旅遊結合起來的好項目。文化廳把這件事情交給了梅帥元(《印象·劉三姐》總策劃、藝術總監)負責,並為此特別成立了廣西文華藝術有限責任公司。策劃方案出來後,梅總去找中國著名導演張藝謀,“老謀子”對此很感興趣,覺得“是一個事情”,並於1998年底帶了班子前來桂林選點,最終在陽朔選擇了灕江與田家河的交匯處作為劇場,而此處正是當年電影《劉三姐》的主要拍攝之地。

然後是找資金。一開始,該項目對外進行招商引資,把眼光放在海外。曾有兩家香港公司想進來,但都沒有談成。2000年7月28日該項目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後,香港創維介入,但最後還是未成。之後一段時間,人們很少能聽到關於該項目的訊息了。

景點特色

《印象·劉三姐》《印象·劉三姐》
灕江的煙雨,是否藏著歲月錦繡的心事,一段段沉沒在無人所知的山水之後,張藝謀的《印象·劉三姐》鋪陳的或許就是其中的一段,浩大的演出,燈影迷濛的山水實景,盛大的舒事詩、山歌宴,演繹了許多無人所知的灕江春夜的繁華。

《印象·劉三姐》表演舞台為兩公里的灕江水域及十二座背景山峰,構成全世界最大的天然劇場。“山水劇場”坐落在陽朔縣城灕江與田家河交匯處,與聞名遐邇的書童山隔水相望。觀眾席綠色梯田造型構成,設席位2000位,其中普通席位1800個,貴賓席位180個,總統席位20個,180度全景視覺,可觀賞江上兩公里範圍的景物及演出。印象劉三姐啟用了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環境藝術燈光工程及獨特的煙霧效果工程,創造出如詩如夢的視覺效果,劇場音響採用隱蔽式設計,與環境融為一體,並巧妙利用山峰禁止及回聲,形成天然的立體聲效果。

《印象·劉三姐》《印象·劉三姐》
看台上,眼前緩緩展開的視覺盛宴徹底衝擊著眼球,滿江徹底而熱烈的紅,江上拉扯的條條紅稠,翻飛翻飛,在灕江夜色煙雨的背景下卻帶著某種狂放淒切的意味。還有那徹底而魅惑的藍,飛揚的冷色被用到極致,月亮上飛舞鏇轉的腰身似妖似魅,究竟是哪一種誘惑啊,浸入夜色最深沉的眼神和肌膚。只只魚鷹銜來點點竹筏,漫江漁火燦若星辰,而在煙雨中靜默了千年,等候了千年的山水是如此姿卓然,影如蓮,那一位在山水間飄然而至的叫“劉三姐”的女子,在水墨的光陰里,把千年的漁歌唱過,把千年的小舟擺過,把千年的愛戀與嫵媚盪進煙雨與迷濛中,幅幅深情而飽滿,溫柔的漫過你心的堤岸……
《印象·劉三姐》海報

當色彩成為布局,浩瀚、熱烈、靈動、蒼涼,一個人和一場色彩布局的對弈,舉手風雲,都是勝敗榮辱 ,熱血英魂,一個用色彩來張揚故事和激情的人是值得尊敬的。灕江有幸,山水有情,堅守千年,終守到能解讀她的知己……

面對夢幻般的灕江,這,是你從未看過,從未聽過,從未想過,確實從未有過的演出……

演出以“印象劉三姐”為總題,大寫意地將劉三姐留給人們印象中的經典山歌、民族風情、灕江漁火等元素創新組合,不著痕跡地溶入于山水,還原於自然,成功詮釋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創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被稱為“與上帝合作之傑作”。演出把桂林、陽朔舉世聞名的兩大旅遊、文化資源--桂林山水和劉三姐留給人們的印象進

《印象·劉三姐》總導演張藝謀先生
行巧妙地嫁接和有機的溶合,讓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演出立足於桂林,與桂林的音樂資源、自然風光、民俗風情完美地結合,我們看演出的同時,也在看灕江人的生活。

演出的總策劃、製作人梅帥元先生表示:“很高興能邀請到張藝謀先生出任演出的總導演,他舉世公認的非凡才華和獨創精神使這部與上帝合作的作品成為唯一。在他看來,上帝既是綠色,是自然與人的和諧,是一種“美麗心境”。這種大綠色理念將傳統的環保意識提升到精神層面,指導這場山水實景演出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還要感謝另兩位年輕導演--王潮歌、樊躍的加盟,他們的創新激情與實踐能力,使“山水實景演出”由理念變成現實。另外,音樂設計舞美設計燈光設計服裝設計,都是中國和世界一流的大師,我相信,並非製作人選擇了他們,而是上帝選擇了他們。在歷時三年半的創作歷程中,演出方案經過無數次的修改,一步步接近真諦。在這裡,所有參與者的全部努力只是把自己更好地融入山水,成為山水的靈魂。她是綠色的、安撫的,是自然的洗禮,人性的回歸。

成功抉擇

廣維(全名為廣西維尼綸集團有限公司)是廣西河池的一家化工、化纖企業。該公司是廣西最大的化工、化纖企業,也是前幾年公布的全國512家大中型企業之一。

《印象·劉三姐》廣西維尼綸集團有限公司
經過一番周折,由於種種地方人脈關係,這個項目於2001年5月被介紹到廣維。一個文化旅遊項目最後被介紹到一家化工、化纖企業,此事頗有意味,更有意味的是,廣維董事會僅用了一個月時間便做出了投資決定,並於6月下旬就將3000萬資本金打入了該項目帳戶。之後,廣維才派出代表人員前去陽朔具體洽談項目合作事項。

廣維為何如此垂青“中國·灕江山水劇場”這一項目?桂林廣維文華旅遊文化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覃濟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主要講了三個方面的原因:

《印象·劉三姐》《印象·劉三姐》
一、是在貫徹落實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唱響灕江山水、拉動廣西旅遊特別是桂北經濟旅遊區的號召,按照“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的要求從事先進文化工作,而劉三姐的形象正是廣西的先進文化;
二、從企業利益出發,廣維介入旅遊文化這一新的領域,既充分考慮到了這個項目所能產生的巨大社會效益,也相信這個項目能給公司帶來良好的經濟回報,同時,也是在為集團公司從事第三產業探索一條路子;
三、就是廣西企業對立樹立和推廣劉三姐品牌的家鄉情感因素。

在廣維介入後,項目的建設進程大大地加快了。覃濟清說,至今為止,該項目實際投入資金逾一億元人民幣,其中演出部分即大型桂林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的投入就達8000多萬元。

桂林廣維文華旅遊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由廣西維尼綸集團有限公司和廣西文華藝術有限公司共同組建,是廣西文化產業的旗艦企業。在四年的時間裡,公司投資建設了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灕江山水劇場”、“陽朔東街”、“風雨橋”、“鼓樓”、“劉三姐民俗風情”等文化項目。製作了全球第一部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開創了中國山水實景演出的全新形式,被譽為最具創新精神的文化企業。

實景演出實景演出

資本競爭

《印象·劉三姐》《印象·劉三姐》
2003年國慶期間,大型桂林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試演;2004年3月20日,正式公演;2004年7月1日,《印象·劉三姐》百場紀念演出。五年磨一劍,項目建設奠定重要的里程碑。

儘管一些人認為《印象·劉三姐》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足和缺陷,但這種以桂林灕江真山實水為舞台的演出卻是人們從未見過的,加上劉三姐形象在中國和東南亞地區的廣泛影響,中國著名導演張藝謀擔任總導演的名人效應,《印象·劉三姐》成為桂林旅遊的最大亮點。經過一年的正常經營,該品牌和社會效應已經得到了初步顯現,這或許正是該項目的投資商所期待的。

由於“中國·灕江山水”劇場的投資主體是一個股份性質的公司,人們可以預見,在這個地方除上演山水實景演出節目外,還必定會帶來一番資本競爭和品牌的互動。

其實,據記者了解,之前早已有人盯上這一項目,它就是鼎鼎大名的華僑城。由於當時華僑城同廣維文華洽談時候,正碰上國內新希望集團投資陽朔遇龍河風波,俗話說“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華僑城便暫時退了回去。華僑城是否會二進廣西?“劉三姐”還會得到誰的鐘情?廣維文華公司是獨占花魁,還是願意同別的資本合作?人們看到的又將會是一出大戲。

相關信息

《印象·劉三姐》《印象·劉三姐》
世界旅遊組織官員看過演出後如是評價:“這是全世界都看不到的演出,從地球上任何地方買張機票飛來看再飛回去都值得”。該項目成為世界旅遊組織目的地會議、最佳休閒渡假推薦景區。

2004年11月,以桂林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為核心項目的“中國·灕江山水劇場”榮獲國家首批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2005年4月,“國內旅遊交易會”與會代表指定觀賞《印象·劉三姐》演出。

交通:陽朔西街口坐電瓶車可到 (2元/人,旺季搭車比較困難)。
門票:普通票188元,貴賓票320元,總統包廂票680元。
演出時間:平時20:00開始,周末跟黃金周第一場20:00開始,第2場21:40開始。
觀看時間:60分鐘

相關條目

張藝謀陽朔西街
劉三姐壯族山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