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卡車》包括電影劇本、拍攝說明以及與米歇爾·波爾特的相關談話。本次出版,補全了原作家出版社的中譯本被刪掉的後半部分。由杜拉斯和影星熱拉爾·德帕迪約扮演的兩個角色坐在門窗緊閉的房間裡,杜拉斯講述著一部電影,電影裡的女人搭上一輛卡車,與司機滔滔不絕地聊了一個小時二十分鐘。談話不時切換到卡車繞著巴黎行駛和停下來讓女人搭順風車的鏡頭。德帕迪約就是卡車司機,杜拉斯就是搭車的女人。對一部潛在電影的口頭描述和電影可能形成的圖像兩者並置起來。
《卡車》自始至終,觀眾從銀幕上只能看到一輛行駛的卡車,一輛不斷穿過風景的、藍色帶拖車的卡車。它穿過平原,越過高山,徜徉海邊。它穿過高原,穿過棚戶木屋,穿過樹林。它穿過薄霧,穿過晨昏,穿過冬天。當然,當然不止一輛卡車。電影的情節,卡車裡發生的一切,有關駕駛員,有關搭車女人。他們對話,他們沉默,他們想像,他們相互打量,甚至,他們可能中途下車,中途用餐,他們相互鄙視,他們之間什麼都不發生或者突然發生一點愛情——所有的存在。
評價
《卡車》是杜拉斯的又一次異想天開。是杜拉斯的又一次不顧一切。是杜拉斯的愛的另一種方式。她對電影的愛。她對電影絕望之後生成的新的希望。她的愛、堅持和勇敢促成《卡車》特殊和瘋狂的外觀形式——它的表面邏輯缺失的做法,套用米歇爾·波爾特的說法,比杜拉斯在以往任何一部影片中所做的一切“更接近”她的氣質。
當然是值得慶賀的。當然。《卡車》是一場勝利。是電影和劇本進行較量,然後,難得的一次劇本獲得的勝利。它的直接影響——觀眾獲得解放,想像獲得解放。是的,觀眾接收文字信息,繼而想像,直接參與電影的“再演繹”,這樣的參與,前所未有,而這樣的“再演繹”,使劇情的發展,使劇情的“真實”擁有無限可能。
觀眾想像的參與,是觀眾的自我創造。普通電影,百分之二十的創造空間,杜拉斯的《卡車》,劇本替代影像,文字替代影像,創造空間便達到百分之八十。想像,多么神奇。不看見卡車才把卡車看得更清楚。不看見形象,形象才能顯得更加生動吧。很久以前,真是很久了。一個小孩,一個人,坐在門檻上,坐在午後長長的寂寥里,聽收音機里的小說連播,聽得入迷。沒有影像,從未覺得枯乏,在她內心,自會填充人物的毛髮和肌膚,自會填充語音和神態,自會填充細節。是的,想像往往比影像更豐富。
作者
瑪格麗特·杜拉斯(MargueriteDuras,1914-1996)法國小說家、劇作家、電影導演,本名瑪格麗特·多納迪厄,出生於越南。1932年後回法國定居,進入大學學習政治、法律等,曾在法國政府殖民部工作,參加過抵抗運動。1943年,以杜拉斯為筆名發表第一部小說《無恥之徒》,從此步入文壇。1950年的《抵擋太平洋的堤壩》廣受好評,入圍當年龔古爾文學獎,並被改編成電影。一生創作了大量小說、劇作和電影作品,以電影《廣島之戀》(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贏得國際聲譽,以小說《情人》(1984年)獲得當年龔古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