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
![《卡米諾》劇照](/img/1/1ed/nBnauM3XyMDM1MTO5gjMyAjM2MTM0gjNyMDNwADMwAzMxAzL4I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來,《卡米諾》講述了一個非同尋常的11歲小女孩的一段情感冒險之旅,在同一時刻她遭遇到了兩種境遇:陷入愛河以及瀕臨死亡。
卡米諾褐色曲發,靈動的大眼睛,在書攤遭遇了王子。懇求父親買下男孩隨手翻過的書,在戲劇社再次見到了他……十一歲美麗的一見鍾情。老師說,如果我們愛上某人,卻不告訴他,那這份愛又有什麼用呢?
可是病魔也來了,狂風暴雨般,不停的禱告也無法拯救。母親誇張的喋喋不休的虔誠,姐姐因為母親而皈依上帝後對妹妹的冷漠,讓我看的厭煩。只有父親讓我感覺了一絲正常般的溫暖。卡米諾那一個接一個的夢境,開始都是甜美的,可夢中的天使、母親卻讓它變成了噩夢……到底上帝寓意著什麼?
身體越來越糟,卡米諾失去了一頭長髮,美麗的大眼睛沒了神采。爸爸帶來了藏秘密的音樂盒,裡面大大的愛心寫著卡米諾、赫素斯。爸爸我不想還沒對赫素斯說我有多愛他前就死。帶我離開這,我要去維也納……當爸爸明白維也納在那時,赫素斯是誰時,上帝帶走了他,和那封沒送到女兒手上的信。
父親一直很努力,可是另一些信,拯救大女兒的那些信。也被以上帝的名義劫了,似乎別人可以為我們決定我們一生奉獻給誰,還是那些人對上帝的子民沒了信心?
卡米諾還是彌留了,胡言亂語。可是夢又來了……她終於穿上大紅裙和王子舞上一曲,擁抱時夢中開滿了鮮花,不標準的吻,還記得要抬起一隻腿,最後父親接走了她。是的,非常幸福,我從來沒有穿的這么漂亮。卡米諾幸福的走了,她努力了,可是努力不一定有結果,可至少最後一個夢是好夢……
獲獎記錄
第23屆戈雅獎(2009) 戈雅獎-最佳影片第23屆戈雅獎(2009) 戈雅獎-最佳女演員 卡門·伊萊亞斯
第23屆戈雅獎(2009) 戈雅獎-最佳新人女演員 內瑞雅·卡馬喬
幕後花絮
西班牙最高電影獎戈雅獎2月1日晚在馬德里揭曉,西班牙導演哈維爾·費塞爾自編自導的《卡米諾》一鳴驚人,獲7項提名的它擊敗了此前獲得15項提名的《盲目的向日葵》,斬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女主角(卡門·伊萊亞斯)、最佳男配角(JordiDauder)和最佳新進女演員(妮莉亞·卡馬喬)共六個獎項。卡馬喬年僅12歲就在第一部主演電影中備受肯定,前途一片光明。
原型略傳
本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原型是亞歷克西婭·岡薩雷斯·巴利奧斯。亞歷克西婭1971年3月7日出生在馬德里,是7個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個。她在馬德里主耶穌大學學了四年。1985年2月,剛滿十四歲的她脖子麻痹,很快被診斷為癌症。在接下來的10個月裡,儘管有專家治療試圖阻止癌症細胞的擴散,但在1985年12月5日,她在納瓦拉大學醫院病逝。亞歷克西婭說過,是虔誠的信仰使她能夠平靜接受疾病、痛苦和死亡。
1993年4月14日,去世8年後她在馬德里被封為聖徒。2000年5月8日,在羅馬出版了11卷超過4600頁的相關關於她的書籍。這些年裡,亞歷克西婭的影響力已經遍及全球,已經出版了9本傳記,被翻譯成11種語言,並且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10萬多封來信。
改編爭議
哈維爾·費塞爾的這部作品在西班牙引發了相當大的爭議,不少人認為導演不尊重事實而在胡編亂造。其中爭議最大的恐怕是片中異常痛苦的父親這一角色以及亞歷克西婭去世時周圍的人鼓掌這一情節。實際上,導演在尊重現實的基礎上略有虛構,以下是對一些問題的澄清:
1.父親
片中,亞歷克西婭的父親弗朗西斯科·岡薩雷斯·巴羅斯是一個謹慎的人,沒有虔誠的信仰,在她的女兒去世前死於一次悲慘的意外事故。
現實中,他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在他的女兒彌留之際陪伴其左右,後來加入主業會,在她的女兒死亡20年後去世。
2.亞歷克西婭
電影中的亞歷克西婭被她母親所操縱,特別在宗教領域,最終並沒有虔誠的信仰。現實中,很多人認為亞歷克西婭有著虔誠的信仰,亞歷克西婭非常接近上帝,是上帝給她信心。她用完全的愛愛上帝.她經常祈禱:“耶穌,我總是做你想要的!”
3.母親
在影片中出現的母親拉莫娜·岡薩雷斯是一個宗教狂熱者,有操縱慾,老愛控制自己的孩子。現實中的她卻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婦女,非常和善,讓自己的孩子了解世界,學習語言和作出自己充分了解的決定。她平靜地接受宗教活動與意義,把信仰作為價值觀的一部分。
4.“男朋友”
在影片中,亞歷克西婭喜歡的男孩被稱為“耶穌”。她的母親並不知道這個,因為這一直是個秘密。片中把這個虛構人物的名字和上帝之子耶穌基督混淆,女孩其實是在與這個男孩對話,並為他祈禱。實際上,阿亞歷克西婭喜歡一個叫阿方索的男孩,他們是在1984年夏天遇見的。這是一場柏拉圖式的愛情,因為他們一直沒有挑明。後來,她告訴了母親,後來,她母親建議性地給了她一個寫有“我愛阿方索”的貼紙。
5.姐姐
在影片中,她的姐姐很討厭,她帶著惡意鼓勵母親攔截亞歷克西婭的信。
現實中,她的姐姐瑪麗亞何塞是一個非常聰明,獨立的,有點叛逆思想的,具有強烈個性的女孩。她一直生活在馬德里,現在仍然在那裡住。她曾經在美國大學獲得人類學和醫院兩個學位。
6.死亡
在影片中,當亞歷克西婭去世,四周的醫生、護士、牧師和朋友開始鼓掌。在聖塞巴斯蒂安的電影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導演當時情況是否如此,導演哈維爾·費塞爾回答說是的。現實中,亞歷克西婭的親人聲明:"我妹妹亞歷克西婭死時沒有掌聲。她去世的時候被愛所包圍,她的親人們,父母和兄弟姐妹,還有保持沉默的護士、醫生和病人來到亞歷克西婭的房間。我們默默地吞下我們的眼淚,因為不要忘了,對我們來說,認為不得不承擔這一損失才是一個真正的悲劇。"
7.受封
在影片中,女孩生病住院後,她的母親相信一名主業會牧師可以幫她的女兒冊封成為聖徒。她似乎是自發的。其實,早在病中就有許多人欽佩亞歷克西婭的毅力、力量、成熟和冷靜,這是我們對待痛苦的一個出人意料的態度。作為信念和希望的榜樣,她幫助了許多人。在她逝世以後,敘述她一生的故事開始以不同尋常的速度蔓延開去。在她死後的很短時間裡,她的聲譽廣泛傳播,她成為聖徒,成為很多人的榜樣。此外,亞歷克西婭從沒入主業會。
導演回應
在新聞發布會上,導演哈維爾·費塞爾回應了對他近作的批評,說影片中從來沒有任意編造的東西。他是在閱讀亞歷克西婭的傳記後決定製作這樣的一部電影,實際上該片80%的故事源自三本亞歷克西婭的傳記。但是他也承認電影有一定程度的虛構,某些情節並不屬於安亞歷克西婭家人的回憶。費塞爾說她尊重天主教會機構主業會,以及眾人表達的各種意見。
針對亞歷克西婭的家人向公眾糾正說是費塞爾讓他的妹妹死於掌聲,導演解釋說,未成年人的死亡神聖不可侵犯,獲得掌聲的靈感並不是源自實際情況。他指出,片中眾人熱烈的掌聲不是嘲諷,而是對死者的敬意。導演還說之前劇組嘗試與亞歷克西婭的家人聯繫過多次,並邀請他們前來看影片。
最後,影片肯定了主業會,是主業會讓更多的人知道一個真正值得我們尊重、欽佩和愛戴的亞歷克西婭的真實故事的努力。費塞爾說,因為主業會做了巨大努力宣揚她的一生,讓世界各地的人們有幸分享她的生活,並且啟發了數以百萬計的人們。
無論結果如何,這場爭論實際上對雙方都是有利的。尤其對於導演費塞爾,或許更得感謝這場爭議,因為這很大程度上拯救了該片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