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電影製作
由英國、義大利和德國聯合攝製的災難片《卡桑德拉大橋》,製作於1976 年的《卡桑德拉大橋》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便在我國公映,其後也偶爾在電視台播放,所以觀眾對它的故事並不陌生。這部20多年前的老片幾乎沒有今天好萊塢大片慣用的電腦高科技,卻照樣把劇情拍得扣人心弦,而從中傳遞出的那種面對病毒的大無畏和對病人的愛心及人道主義精神更給人以震撼,該片的結構幾乎成了災難片的經典模式,還影響了後來的許多影片。當年《卡》片公映時觀眾可能只熟悉女主角“詹妮弗”的扮演者索菲亞·羅蘭,現在回過頭去翻翻主創名單,發現影片陣容是毫不誇張的“豪華大卡斯”:除了索菲亞·羅蘭這個義大利“國寶”,導演喬治·潘·考斯馬托斯也來自義大利,他的《逃亡雅典娜》、《第一滴血》等作品也是影迷們津津樂道的:男主角“張伯倫大夫”則由英國老牌演員理查·哈里斯擔綱,他最新的銀幕形象是《哈利·波特》前兩集中白鬍子的“鄧不利多校長”,可惜老爺子去年底去世,所以不妨讓我們再從《卡》片中重溫他當年的風采;扮演“麥肯奇少校”的波特·蘭卡斯特同樣不可小覷,他是1960 年奧斯卡和金球獎的雙料影帝,其他演員如艾娃·嘉德娜、馬丁·西恩等也都是歐美影壇的重量級演員;此外別忘了那個演“海利神父”的黑人明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前美國橄欖球巨星O.J.辛普森。
這些大牌演員的高超演技自然無可挑剔,而該片的配音隊伍同樣是如假包換的“全明星陣容”,影片完全體現了上海電影譯製廠黃金時期的水準:畢克的“張伯倫”,丁建華的“詹妮弗”,富潤生的“麥肯奇”,就連配角也都由尚華、趙慎之、施融等擔綱,他們的傳神演繹為影片如虎添翼,比如“張伯倫”和“詹妮弗”這對歡喜冤家在包廂里的幾場鬥嘴的戲,那些妙趣橫生的台詞和尖刻的譏誚簡直令人要為兩位幕後英雄叫好。所以《卡桑德拉大橋》的拷貝儘管已經陳舊、畫面有些磨損,但即使只是閉上眼睛欣賞,你都能體驗到一次完美的“電影之旅”。
幕後花絮
《卡桑德拉大橋》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便在我國公映,作為中國觀眾接觸的西方商業片之一,該片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重新看,雖然本片沒有多少壯觀的視覺場面,但是獨特的創意、扣人心弦的劇情、以及面對病毒不同人的反應所揭示的人性,都依然引人入勝。本片的結構也成為災難片的一種經典模式,影響了後來許多影片,比如1996年的美國影片《恐怖地帶》。本片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上映的時候,當時我國觀眾除了索非亞·羅蘭,對該劇全明星班子的其他成員並不熟悉。裡面的黑人是後來鬧出轟動全美殺妻案的歐·傑·辛普森。情節驚險,特效高超,給當年的觀眾留下難忘的印象。“卡桑德拉”乃古希臘的一個人物,以預告悲劇事件著稱。
中國版《卡桑德拉大橋》:《驚心動魄》
近年來國家電影審查部門一路綠燈放行的唯一一部驚險災難大片《驚心動魄》,下月初將登入重慶院線。號稱是中國版《卡桑德拉大橋》的該片,由八一廠、鐵道部和電影頻道聯合攝製,已於11月初開始在全國上映。昨日,該片主演小涓子通過電話向本報記者透露了該片的內容
———
拍慣了電視劇的小涓子,對首次觸電大型的災難片感覺特別過癮,據她介紹:《驚心動魄》以SARS的疫情為背景。某市一名疑似病人突然失蹤,為防止疫情擴散,省長指示一定要切斷傳染源。女軍醫楊萍(小涓子飾演)臨危受命,登上1120次列車,急赴救援工作。恰巧,那位失蹤的疑似病人就在這班列車中。楊萍在列車長(沈慧芬飾)和乘警長(李幼斌飾)的全力幫助下,終於找到疑似病人並把他送下火車。列車繼續前進,不料發燒病人迅速增多,乘客深陷恐慌,強烈要求下車。為防止疫情向農村和山區擴散,省委和鐵道部決定途中不再停車。為拯救整車乘客的生命,楊萍的昔日戀人、呼吸科專家梁文勇(劉之冰飾)冒著生命危險,乘直升飛機空降到時速150公里的列車上,與楊萍並肩戰鬥……
場面驚心動魄
《驚心動魄》只拍了31天,周期之短,在八一電影製片廠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但裡面的大場面比起《驚濤駭浪》來有過之而無不及。為此,國家鐵道部特意提供專列用於拍攝。因此該片70%%以上的內景戲都在這輛專列上拍攝完成的,此外還動用了直升飛機在北京西站、密雲白河鐵路大橋等地方航拍,共使用了民眾演員600餘人,警車、救護車多達30餘輛。
《驚心動魄》的導演王伽和沈東之前都拍過許多戰爭片和英雄片,著意是把該片打造成中國版的《卡桑德拉大橋》———封閉移動的疫情環境、未知的尋找、緊急救助等要素,令人驚心動魄。不斷交並的鐵軌,不時出現的火車轟鳴,讓人無法喘息。高頻率的鏡頭切換,簡潔的敘述方式,伴隨著鐵軌聲,加速了影片節奏。從上車到下車,讓觀眾擁有“驚心動魄”般的完全體驗。
影評
看《卡桑德拉大橋》這樣的老片,就要結合那個時代來看,只有牢記冷戰時期對核武器的恐懼,才會明白這部電影的偉大。我想冷戰中的美國和蘇聯,除了誤解和自以為是以外,他們之間還有一種微妙的嫉妒情緒,嫉妒的結果,就是相互畏懼。這就象電影中那列滿載病毒的火車是招致嫉妒的,因為車下的人害怕它那生殺予奪的權力。那些車下的人也是招致嫉妒的,因為病毒羨慕他們隨意行走的自由。
儘管有人在努力尋找抵抗病毒的方法,但這些勞動卻被忽視了,車上與車下展開了激烈的戰鬥。這場戰鬥無所謂對錯,可以肯定的是,那些戰死者如果可以選擇,他們都不會再次投入到這樣的戰鬥中來。
影片中有多處火車通過大橋的鏡頭。橋是兩岸的連線體,是溝通的象徵。在互不理解的人身上如果能搭起一座橋,嫉妒就一定能夠消除。卡桑德拉大橋就是這樣的橋樑,橋的一頭是屬於西方的法國,另一頭是屬於東方的波蘭,它是通往解除之道的唯一途徑。可惜這座橋年久失修,破敗不堪,坍塌是必然的結果。這正如在當時的環境下,溝通是不可能的結果一樣。大橋坍塌之後,殘餘的病毒終於達成了它們在空氣中自由傳播的目的。
就有那么巧,在我那張DVD影碟中,質量很好的中文字幕卻總在兩個字上出了錯,把極度顯示成嫉妒。
碟片信息
碟片基本信息:發行:廣東國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重慶電子音像出版社。
碟片:單碟,D5,4.33GB,P225。
畫面:不可變,可視部分為1.85:1。畫質整體還可以,片頭部分有明顯的躁點。
音軌:英文,中文。(格式包裝沒有註明,我也沒有設備,希望有碟又有設備的朋友補充一下)
這碟最具價值的一點就是這條上譯的經典配音了,很不錯。只有兩處因為當年公映時刪減而沒有配音,非常短,加起來也不到半分鐘。(這倆處有字幕說明,但沒有相應的中文翻譯)
字幕:中文繁體字幕,可消。對應國配。字幕存在個別缺失現象,但很細微。
片長:約2小時7分鐘,片尾字幕時有刪減。(戛然而止)
選單:部分動態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