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白人丹·鄧恩(瑞恩·高斯林飾)是一位年輕的歷史老師,在紐約市布魯克林一家破舊的公立中學教書。他的學生大多是十三歲和十四歲的黑人。往日的理想已經慢慢枯萎,鄧恩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在日復一日的教學過程中,鄧恩運用自己的激情和創造力,不遵循官方教學大綱,相信黑格爾辯證法,認為歷史本質由相反力作用而成。他使得紙頁間枯燥歷史生動鮮活,鼓勵學生思考和分析歷史,及自己周邊世界的運作法則。學生們成為鄧恩存活於社會的最大動力。
鄧恩同時還是這個班的籃球教練。在課堂上,他是一位睿智、有創新能力的老師,受到學生們的愛戴;然而在課堂之外,他成了不可救藥的癮君子,由於他的絕望和幻滅對毒品的依賴越發嚴重,已經遊走在危險的邊緣。他的生活分裂成了上課和吸毒兩個部分,而且一直無人知曉。直到有一天鄧恩在空無一人的女更衣室吸毒而虛脫,被他的黑人女學生德瑞(莎莉卡·艾普斯飾)發現。從這一尷尬的時刻開始,鄧恩和德瑞漸漸形成了一種難以解釋的友情之中,雖然他們的年齡和境遇大不相同,但是他們現在都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們共同保守彼此的陰暗秘密,兩個人的關係越來越特殊,也改變了各自的生活。
影片視點
根據導演自己2004年參加聖丹斯獨立電影節的短片作品《Gowanus, Brooklyn》擴展而成,同樣參加了2006年的聖丹斯電影節。影片名字來源於邁爾·戴維斯的一首歌,反映了一老一少面對生活和現實的無奈掙扎。導演/編劇瑞恩·弗雷克是個長期堅持製作獨立電影,他和他的合作編劇/監製安娜·波頓就很少論述的師生關係進行了深入探討,塑造了兩個具有豐滿性格和強烈衝突的角色,但毫不生硬,非常自然和流暢,在最後一場酒店房間的戲時這種情緒達到頂點,徹底爆發。這種力量最大程度要歸功於男女主角瑞恩·高斯林和莎列克·艾普斯,前者是《戀戀筆記本》的男主角,這次的表演更進一步,獲得了西雅圖電影節的最佳男主角獎。純淨而略帶悲傷的吉他配樂也是這種力量的有力煽動者,由來自加拿大的樂隊“Broken Social Scene”製作。攝影、剪輯也都由一級人馬擔任,讓影片呈現出美麗的畫面。
主演簡介
瑞恩·高斯林 Ryan Gosling
瑞恩·高斯林以歌手身份出道,後來轉行從影。他曾在丹澤爾·華盛頓主演的《衝鋒陷陣》中扮演過小配角,在2001年的獨立製作《信徒》中瑞恩作為主角出演猶太新納粹小組中成員,該片在當年的聖丹斯電影節上榮獲評審會大獎,瑞恩憑此角色獲獨立精神獎提名,在電影《數字殺機》中,他的角色始終穿著紅色的皮夾克,一副偶像造型顯示出他內心的自信與浮華。但瑞恩的雄心並不止於此,他在《利藍的美國》和《戀戀筆記本》中的精彩表演被評論界封為“梅爾·吉布森的接班人”。2006年,他憑藉在《半個尼爾森》中的表演獲得了奧斯卡影帝的提名。
安東尼·麥凱 Anthony Mackie
安東尼·麥凱1979年生在美國紐奧良市,畢業於鼎鼎大名的北卡羅萊納藝術學院的戲劇培訓班和朱麗亞音樂學院,在Suzan-Lori Parks的舞台劇《Topdog/underdog》里當過傑弗里·懷特和唐·錢德爾的替身,02年憑藉Carl Hancock RUX的《TALK》一劇獲得過奧比獎(Obie Award)的肯定。04年,麥凱擔任了黑人導演斯派克·李獨立喜劇片《她恨我》的主角,06年在瑞安·高斯林主演的低成本影片《半個尼爾森》中出演了一位利用未成年人運送毒品的毒販子。
幕後相關
片名《半個尼爾森》因何而來
根據導演自己2004年參加聖丹斯獨立電影節的短片作品《Gowanus,Brooklyn》擴展而成,同樣參加了2006年的聖丹斯電影節並且載譽而歸。電影的名字叫《半個尼爾森》(Half Nelson),會令觀眾在走進電影院之前甚至在看過之後走出電影院依舊感到一頭霧水,因為片中即沒有叫尼爾森的人,也沒有交待“半個尼爾森”究竟從何而來。實際上這個話題已被廣泛探討過,而本片編劇安娜·波頓和導演瑞安·弗雷克也是無數次被影迷和採訪者問及此事。
片名最初來源於邁爾·戴維斯(Miles Davis)的一首歌,關於類似的主題,反映了一老一少面對生活和現實的無奈掙扎。“Half Nelson”原意指的是一個摔跤的動作。用導演瑞安·弗雷克自己的話來說:“這是摔跤中的僵持狀態,但你可以逃脫,儘管這需要技巧。只是一個關於掙扎的比喻,比如說吸毒上癮或者不同的社會政治、階層鬥爭等等。影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在掙扎。”編劇安娜·波頓的觀點是:“我們知道我們要拍一部很微妙和引發思考的電影,不想過於直白,所以覺得這個標題符合影片的風格”。十分遺憾的是,由於邁爾·戴維斯的音樂使用著作權過於昂貴,遠遠超出這部小成本獨立製片的預算,因而編導無法讓這首歌出現在影片中。
想改變世界知道從此開始
導演兼編劇瑞安·弗雷克1976年生於加州伯克利,在奧克蘭和灣區長大,1997年去紐約大學電影學院學習。瑞安從事過的職業很多,如推銷后街男孩的唱片,當過自由撰稿人,給別人當編輯、電視導演助理等,業餘時間還會拍攝和剪輯自己製作的短片,他始終長期在堅持製作獨立電影。對瑞安產生影響的導演有斯派克·李,在他的電影《為所應為》中,第一次發現了電影製作的潛在魅力,此外還有多位獨立導演、記錄片導演、作家、音樂家和樂隊等等,都成為影響他作品
的因素。他喜歡關於不同尋常友誼的電影,如《午夜牛郎》,《哈洛與慕德》,《朱爾與吉姆》等。拍電影的理想來自於一種挫敗感:想改變世界而不知從何開始。
與另一部時下大熱的獨立影片《陽光小美女》相似的是,本片的合作編劇兼製片及剪輯安娜·波頓也是瑞安·弗雷克現實生活中的親密伴侶,成為一對夫妻檔的電影人。《半個尼爾森》的劇本是醞釀了四年的結果。三年前他們製作了19分鐘的短片《Gowanus,Brooklyn》,2004年獲得了聖丹斯電影節最佳短片評審團大獎。此後籌集到資金,開始拍攝長片,因而也就有了這部內容相同的《半個尼爾森》。劇本就很少論述的師生關係進行了深入探討,塑造了兩個具有豐滿性格和強烈衝突的角色,但毫不生硬,非常自然和流暢,在最後一場酒店房間的戲時這種情緒達到頂點,徹底爆發。該片雖是瑞安的導演長片處女作,樸素而真誠,獨創而新穎。
男女主角的出位搭配與精彩演繹
影片看起簡單,卻能為觀眾帶來強烈的震撼。這種震撼的力量最大程度上要歸功於男女主角瑞恩·高斯林和莎莉卡·艾普斯的精彩演出。瑞恩·高斯林塑造的人物性格很複雜,作為高中學校的歷史課老師,年紀尚輕的他卻已迷失在理想的灰燼中,成了一個沒有朋友的癮君子。此時可以理解他的,不是同樣吸毒的前女友,也不是關係曖昧的女同事,而是他13歲的黑人女學生德瑞。兩個人超越了種族、階層、性別和年齡上的差異,彼此建立起一種近乎於相依為命的特殊情感。正是這種獨特的師生關係,使得影片具有潛在的懸念和張力。
瑞恩·高斯林在2001年的獨立製作《信徒》中作為主角出演猶太新納粹小組中成員,該片在當年的聖丹斯電影節上榮獲評審會大獎,而他也憑此角色獲獨立精神獎提名。2004年出演了《戀戀筆記本》,被《人物雜誌》(People Magazine)評選為年度“50位最受歡迎的單身貴族”之一。在2006年的《半個尼爾森》影片中,這次的表演更進一步,不但獲得了西雅圖電影節的最佳男主角獎,還獲得了第79屆奧斯卡最佳男演員提名,瑞恩·高斯林已經成為同一時代演員中出類拔萃的佼佼者。扮演德瑞的孩莎莉卡·艾普斯也曾主演瑞安·弗雷克的短片《Gowanus,Brooklyn》。這位來自紐約布魯克林的黑人女孩是被編導在William Alexander私立學校發現的。雖然是一名非職業演員,她自我保護的、面無表情的、冷漠的臉孔泰然而充滿表現力,令影評人們大為激賞。如今這位小女孩正考慮當職業演員。
花絮
在歷史課上,鄧恩為學生播放的新聞影片主要是美國歷史上1960年代和1970年代民權和意識形態鬥爭的關鍵時刻,有Harvey Milk被殺;智利民選總統阿連德(Salvador Allende)被暗殺;中央情報局(CIA)支持智利皮諾切特軍事獨裁;1964年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學生、自由演說運動(Free Speech Movement)領導者Mario Savio在史布羅廣場(Sproul Hall)前演講等。
2004年,導演瑞安·弗雷克聯合編劇安娜·波頓製作了一部19分鐘的短片《Gowanus,Brooklyn》,並且在當年的聖丹斯電影節上獲得大獎。《半個尼爾森》則是同樣內容擴展拍攝而來的。
之前所有短片都是導演與編劇瑞安·弗雷克、安娜·波頓兩人一手包辦的,《半個尼爾森》是他們初次面對的最龐大劇組,一共40位人員。影片從2006年7月開拍,23天完成拍攝,比原拍攝計畫還提前了一天。
片名來源於邁爾·戴維斯(Miles Davis)的一首歌,“半個尼爾森”原意指的是一個摔跤的動作:單臂扼頸。由於邁爾·戴維斯的音樂著作權過於昂貴,遠遠超出這部小成本影片的預算,因而這首歌曲沒有出現在電影中。
影片在紐約布魯克林實景拍攝。影片影像既有“直接電影”影響,樸實克制,自然主義,也與鄧恩的精神狀態呼應,碎片式,手提攝影,製造出迷幻感。
導演瑞安·弗雷克說寫部分場景是因音樂得到靈感,他們有時也在拍攝現場放音樂醞釀情緒。
精彩對白
Dan: The sun goes up and then it comes down, but everytime that happens what do you get? You get a new day.
Dan:太陽升起然後又落下,當每一次發生這些的時候你得到了什麼?你獲得了全新的一天。
Dan: Second chances are rare, man. You ought to take better advantage of them.
Dan:再來一次的機會是不太可能的。你必須超越他們。
[last lines](最後一段)
Dan: Knock, knock.
Dan:咚,咚。
drey: Who's there?
Drey:誰在門外?
Dan: The Interrupting Cow.
Dan:母牛。
Drey: The Interrupting Cow, who?
Drey:母牛是哪位?
Dan: [realizing he's blown the joke] ... Moooooo.
Dan:(試圖繼續完成這個笑話)……哞。
Drey: [laughing] That was horrible!
Drey:(笑)想嚇人啊!
Dan: One thing doesn't make a man.
Dan:不能憑一件事情就看穿一個人。
Drey: [softly laughing]
Drey:(微笑)
Dan: What?
Dan:什麼?
Drey: One thing doesn't make a man?
Drey:不能憑一件事情就看穿一個人?
我的生活一團糟,不過我寫過東西。是的,我是個老師,但是我應該教他們什麼?明白我的意思嗎?我應該教他們什麼?如果可以改變一個學生,那我就可以改變他們全部。
我努力過,振作起來,這對有些人確實有用。我曾經的女朋友就要嫁人了,所以它確實有效,但是對我卻沒有用。我太專注於我的學生了……
所獲獎項
本片榮獲2006年西雅圖電影節的最佳男主角獎,第79屆奧斯卡最佳男演員提名獎。
影片賞析
一部注定票房不高,只能在美國藝術院線放映,但是影評人喜歡的電影。毒品、迷失、懷舊、種族偏見、幻滅虛無、身份的矛盾等元素攙雜的主題,一直在搖晃的鏡頭,略顯晦暗的色彩,機鋒暗藏的劇情,欲言又止的背景,微妙含蓄的語境,都成就了它小眾的口味,量身定做一般等待著影評人的拍案叫好。
一個在日間用歷史來教會非裔社區的學生獨立思考,課後帶領女孩們打籃球,在學生心中能力超強,和藹友善的白人老師丹尼爾·鄧恩,對教書有著激情和創造力,熱愛學生,不遵循官方教學大綱,篤信黑格爾的辯證法,認為歷史的本質由相反力作用而成,他鼓勵學生思考和分析歷史以及自己周圍世界的運作法則,使紙面枯燥歷史變得生動有趣,學生成了維持他的生活的維生素,在夜間他卻變成了幻滅空虛,頹廢迷茫,不可救藥的癮君子;一個擁有因毒品而支離破碎家庭的早熟且自我保護的非裔女學生德蕾,父親缺席,哥哥因販毒入獄母親因繁重的工作無法照看她,她喜歡打籃球,戴棒球帽,騎腳踏車,吃棒棒糖,她因自我保護而顯得冷漠而泰然,早熟而另類。丹想幫助他,卻沒辦法提出任何有用的建議。一次籃球比賽後,德蕾發現了丹吸毒的秘密,這促使兩個都被毒品折磨的筋疲力盡的人逐漸靠近,結下了一段超越了尋常師生關係的友誼,他們彼此的生活都發生了變化,他們的關係超越社會階層、種族、性別、年齡差異,建立於共同危機的認同感。兩個脆弱的生命,都在尋找著依託,尋找可以相信的東西,是某種意義上的相依為命,處於特殊時空的彼此理解和幫助。偶有曖昧朦朧,卻並非“洛麗塔”,關係獨特而隱藏著懸念和張力。
丹實際上彌補了德蕾缺席的“父親”角色,激發了女孩懵懂的愛意,編導卻扼殺了其的發展可能:德蕾在家對鏡學成人化妝,卻同時交織著丹與女同事在家做愛的鏡頭。而與此對照的,德蕾超越年齡的早熟自若,和丹與年齡不符的情緒化對照,成為了後者的安撫劑。於是“師生關係”出現一種反諷的微妙逆轉,而德蕾成長所需的正面的成人引導,丹無法提供,弗蘭克也是一樣。
弗蘭克是德蕾哥哥的販毒搭檔,自認為有責任照顧她,如給些零用錢,幫她找回失竊的腳踏車,自然,也讓德蕾幫他賣海洛因,這種利用,其實沒有善與惡的是非判斷,只是生存使然。丹和弗蘭克,德蕾的兩個“父親”,清楚彼此的弱點,警惕和敵視彼此對德蕾的影響。直接交鋒,引出了種族話題。
弗蘭克對丹的質問與輕蔑:“白人永遠是正確的,對嗎?”丹作為白人男性的權威,虛偽和優越感頃刻瓦解。同時,他卻需要弗蘭克的毒品,作為毒販的弗蘭克並非洪水猛獸,甚至顯得親切可愛,教師和毒販,看似代表社會的“好”、“壞”兩極,但實無明顯的是非判斷,並非非黑即白,而更多屬於灰色的曖昧。
什麼是“半個納爾遜”?“這是一個摔跤動作,一種僵持狀態,但你可以逃脫,儘管需要技巧。”導演瑞恩·弗里克解釋說,“只是個關於掙扎的隱喻,比如毒癮或社會政治、階級鬥爭或其他。這也是一首邁爾斯·戴維斯的歌,類似的主題。”只可惜這首歌著作權過於昂貴,最終沒有出現在電影中。編劇安娜·波頓更進一部解釋道:“我們要拍一部很微妙和引發思考的電影,不喜歡過於直白,所以覺得這個標題符合影片的風格。”
這種微妙的狀態和對比在影片中得到了從一而終的貫徹,以至於從細微處不經意的流露出來。丹住的公寓破舊空蕩,家具如自街上拾得,書架儘是左派著作(故讓產生一夜情的女同事誤以為他是共產主義者而使他大為不快),廚房和沙發是偶爾招待幽會的異性。白天在學校教書,他是孩子們的天使;晚上在酒吧混跡,他是自己的魔鬼。目光混沌,與酒精和毒品為伍,自我矛盾,人格分裂雙重生活。所謂“為人師表”成為一種諷刺。舊時學生的父親在酒吧為孩子學業成功感謝他,他竟然遲鈍到認不出對方是誰。一個看起來揮霍歲月、遊戲人生的中產階級白人,實際是生活在別處的苦悶靈魂,一個有幻滅感的後理想主義者,沉重的挫敗感使責任心喪失,好似貼在嘴唇處以遮掩傷口的美國國旗碎片。
丹何以至於此?影片提供了隱晦的暗示。在歷史課上他為學生播放的新聞資料片,主題是美國六十到七十年代民權和意識鬥爭的關鍵時刻。著名同性戀政治活
動家哈維·米克被殺;智利民選總統阿連德被暗殺,中情局扶持皮諾切特軍事獨裁,並大量屠殺反對派與民眾(值得注意的是,政變發生時間是1973年9月11日,不錯,就是那個讓美國心痛的同月同日);1964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生,自由演說運動領導者瑪麗奧·薩維奧在伯克利大學斯普勞爾大廳演講:“當國家機器運轉得如此醜陋。讓你從心裡感到厭惡,身心飽受摧殘,你們不能袖手旁觀了,覺醒吧,你們已經被擱在了它的齒尖上,躺在了它的輪子下,粘在了它的槓桿上,扔進了它的肉體內……你們要讓它停下來,給人民看看,誰能讓它停下來,誰能真正擁有它,要獲得自由,只有讓這台機器完全停止運轉……。”丹與孩子們討論何謂“國家機器”,而他作為公立學校系統的一部分和白人統治階級的一分子,男性,也無法避免被學生歸入他厭惡的“國家機器”體系。
而更深層的,丹對於已逝激進年代的迷戀及幻滅引發的智力疲倦,相當一部分來自家庭的影響。發表演講的薩維奧應與丹的父母是同齡人,同是嘻皮橫行的戰後“垮掉”的一代。從影片中家庭晚餐一場戲可知,丹父母曾是60年代的激進學生,如今卻被幻滅感催化衍生成了酒鬼。母親對丹說:“當我和你父親年輕的時候以為我們能改變整個世界。”丹道:“至少你們停止了一場戰爭(越戰)。”母親笑答:“那還算不錯。”而丹卻只能感嘆:“可是一個人,什麼也不是。”
從此,改變社會的理想,變為自毀的願望;想挽救世界,卻連自己也救不了。他終於明白正義的不可能性,也尋不到歸屬感——不真正屬於任何地方,任何族群。他脫離現實,處於危險的虛空。一個挫敗的自由主義的語言,一段1960年代激進熱情的輓歌,留下理想化的孩子迷惑在自由的廢墟。
影片最後的結局並沒有落如大眾化的“救贖”的俗套,因為困境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全部解決,現代生活含混感太複雜而不易被表達和理解。結尾留下的理解多於無所憑藉的希望,兩杯清水暗示了活著的姿態。不隨意評價人物,克制卻直接,推動觀眾可接受的友誼界限。當越來越多的美國電影遠離生活經驗,變成神與鬼的故事,獨獨沒有人的時候,這部電影充滿了日常生活的真實質感,顯得清冽而冷靜,值得一品再品。
評論
不太容易令人感興趣的故事主題(指《半個尼爾森》),必須藉助媒體的強勢好評和大力宣傳才能打開市場。 ——《綜藝雜誌》
有的時候你會認同高斯林扮演的角色,被他恬淡自然和智慧、幽默的風格所打動;更多的時候你只是從中感受到絕望。但是你的眼神似乎永遠都無法從他身上移開,奧斯卡的評審們應該注意到高斯林深厚的演繹功力。 ——《今日美國》
在一個甚至關於“911”的影片都在宣稱自己非關政治的年代,《半個尼爾森》堅持政治意識作為道德責任,使其成為與眾不同的非凡的美國電影。 ——《紐約時報》
《半個尼爾森》也許會被有些觀眾看作無病呻吟或虛張聲勢;生動友誼之外,其他故事比較粗略;也有影評人認為,影片高潮廉價旅館中面對的場景,有點做作;另有人認為故事不夠充實豐富,可刪減一點避免重複。 ——黃小邪
也許有人會對癮君子有可能成為優秀的教師而提出質疑,但是他(指《半個尼爾森》丹·鄧恩)卻是本年度我看過的所有美國電影中最可信的一個人物。 ——《芝加哥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