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法庭上,對一個被指控殺害父親的十八歲男孩的宣判正在進行,而最後的審判還需要考慮此次由十二個人組成的陪審團的意見。
這十二個人各有自己的職業與生活,他們當中有巧舌如簧的廣告商、仗義執言的工程師、毫無見地的富家子、歧視平民的新貴族、性情暴躁的老警察、精明冷靜的銀行家、只趕時間的推銷員。每個人都有自己思考和說話的方式,但是除了亨利·方達扮演的工程師之外,其餘的人都對這個案子不屑一顧,在還未進行討論之前就早早認定男孩就是殺人兇手。
一切的證據都顯示男孩是有罪的,大家覺得似乎毫無討論的必要。但第一次的表決結果是11對1認為男孩有罪,按照法律程式,必須是一致的意見、也就是12對0的表決結果才會被法庭所採納。
首先站出來贊成無罪的是戴維,由於戴維的堅持,也隨著對三個關鍵證據的科學推測,贊成無罪的氛圍開始在其他十一個陪審員之間擴散。對男孩是否有罪的表決也開始出現戲劇性的改變:11對1、9對3、8對4、6對6、3對9、1對11。
最後,通過了各種不同人生觀的衝突,各種思維方式的較量,所有的陪審團員都負責任地投出了自己神聖的一票。終於,12個陪審員都達成了一致意見:無罪!
劇情介紹
十二個普普通通的人,他們以前素不相識,以後可能也沒有什麼打交道的機會。為了一樁殺人案件,他們坐在了一起。就是這十二個人,被這個司法制度挑選了出來,組成了這個案件的陪審團,要開始決定另外一個人的命運,決定他是有罪還是無罪,是活著還是死亡。他們本來不懂法律,似乎也沒必要懂得法律,因為他們不過是在法律強加的義務之下而被迫來到法庭的。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和生活背景,從事不同的職業,有自身更關心的利益,有不同的人生經驗,有自己的偏好和性格。
在經過六天冗長枯燥的聽審之後,法官終於對陪審團發布裁決指示了。被告是一名年僅18歲的男子,被控在午夜殺害了自己的父親。法庭上提供的證據也極具說服力:居住在對面的婦女透過臥室及飛駛的火車窗戶,看到被告舉刀殺人;樓下的老人聽到被告高喊“我要殺了你”及身體倒地聲音,並發現被告跑下樓梯;刺進父親胸膛的刀子和被告曾經購買的彈簧刀一模一樣。而被告聲稱從午夜11點到凌晨3點之間在看電影的證詞極不可信,因為他連剛看過的電影名字也說不出來。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
Juror#8/Mr. Davis | 亨利·方達 Henry Fonda | ---- |
Juror#3 | 李·科布 Lee J. Cobb | ---- |
Juror#1 | 馬丁·鮑爾薩姆 Martin Balsam | ---- |
Juror#7 | 傑克·瓦爾登 Jack Warden | ---- |
Juror#10 | 埃德·貝格利 Ed Begley | ---- |
Juror#2 | 約翰·菲爾德 John Fiedler | ---- |
Juror#4 | E.G. Marshall | ---- |
Juror#5 | Jack Klugman | ---- |
Juror#6 (as Edward Binns) | 艾德·賓斯 Ed Binns | ---- |
. Juror#9/Mr. McCardle | Joseph Sweeney | ---- |
Juror#11 | George Voskovec | ---- |
Juror#12 | Robert Webber | ---- |
Judge(uncredited) | Rudy Bond | ---- |
Guard(uncredited) | James Kelly | ---- |
Court Clerk(uncredited) | Bill Nelson | ---- |
The Accused(uncredited) | John Savoca | ---- |
職員表
製作人 | 亨利·方達Henry Fonda、亨利·方達 Henry Fonda、George Justin、瑞吉諾·羅斯Reginald Rose |
導演 | 西德尼·呂美特Sidney Lumet |
副導演(助理) | Don Kranze |
編劇 | 瑞吉諾·羅斯Reginald Rose |
攝影 | 鮑里斯·考夫曼Boris Kaufman |
配樂 | Kenyon Hopkins |
剪輯 | Carl Lerner |
美術設計 | Robert Markel |
角色介紹
1號陪審員,一所高中的球隊教練,會議的主持人,負責主持會議並維持秩序。在整個討論過程中幾乎沒有發表任何個人觀點,因而也看不出他的想法。但他對整個討論過程的貢獻是功不可沒的;正如影片的標題一樣,“12 angry men”,討論展開後幾乎所有人都處於一種憤怒或焦躁不安的狀態,在幾次討論可能出現僵局的情況下都是他力排眾議,按照會議的流程完成了整個討論。
2號陪審員,戴著眼鏡,小小個子,有些害羞的中年人。第一次參加這種陪審,是個善良的老好人,在討論進行時還熱心的給大家發喉糖吃。在主角(8號陪審員)開始對證據進行質疑時,他應該是有所懷疑的,但並沒有馬上追隨主角對抗其他人的勇氣。在討論中途贊成被告無罪,促成了6比6平局的轉折點。
3號陪審員,在影片中大多時候給人留下的印象是一個憤怒的中年人,總是咆哮著要判處被告有罪,是最後一個還堅持被告有罪的人。在他眼中此案證據確鑿,恨不得親手送被告上電椅,不理解其他人為什麼會有質疑。實際上他的結論並不牢固,在討論中只是不斷的擺立場,認為證人證物證言都在明顯不過。其實他自己的兒子未成年時就和他打了一架離家出走,這點影片很早就交代了,但直到最後才點明了這一點正是他如此堅持被告有罪的原因。正是有著這樣痛苦的過去,和不願承擔自己錯誤責任的心理,才讓他對兒子產生了深深的恨並投射到了被告身上吧,心理學上這似乎是被稱為“移情”的現象。儘管如此,他仍然一直將兒子的照片帶在身上。當他最後在其他11人的逼視下,咆哮著對照片中的兒子大喊是你毀掉了你自己的一生時,他應該已經認識到這一點了吧,所以才啜泣著說出了“無罪”,給了這場漫長的辯論一個了局,也給了自己對兒子愛恨交織的感情一個了結。
4號陪審員,戴著眼鏡,頭髮稀疏的中年人,做股票分析的工作。自始至終都極為理性與冷靜,並自信於自己的智商。比起3號,他才是認為被告有罪的一方中最難以說服的。他始終試圖用理性與邏輯證明被告有罪,但在最後9號陪審員指出他(包括眾人)都忽略了的一個關鍵細節後,他被說服了,同意被告無罪。他相信自己的智商和理性,在與主角等人的辯論中也始終冷靜克制,以理服人,但卻沒想到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還是忽略了關鍵的細節。另外在最後10號陪審員發表階級偏見言論時,其他人都紛紛離席背對以示抗議,只有他坐著聽到了最後,並對10號說“閉嘴,然後再也不要說話了。”忍耐力非凡。
5號陪審員,在貧民窟中長大,對自己的出身感到自卑。討論開始時很少發言,但後來也開始加入討論,支持無罪的一方,並結合自身的經歷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信息。
6號陪審員,普通上班族,正義感很強。在討論最開始陷入僵局時還曾勸說8號他肯定錯了,但在看到越來越多可疑之處時也倒戈向了無罪的一方,促成了平局的轉折點。在3號對9號態度無禮時,他是第一個站出來警告3號的人。
7號陪審員,做銷售的球迷,在主角剛開始質疑時是反對最激烈的,因為他買好了晚上的球票準備看球,不想在這裡浪費時間。討論到後來變得越來越不耐煩,局面成為6比6平局時他反而支持無罪一方,只是為了早點結束他認為無聊的討論。他這種人只關心享樂與自己的利益,恐怕到最後也無法從這次討論中得到什麼啟迪。
8號陪審員,影片主角,整個事件可以說是因他而起的。在一開始其他人都認為被告有罪時,是他發出了質疑,將討論由本來預計5分鐘就解決的事拖延了一個小時,而動機只是認為僅僅5分鐘就決定了一個孩子的生死不可接受,必須要先談一談。其實在最一開始,他並沒有什麼充分的理由來質疑案件的證據,疑問都是一點一點的在討論過程中不斷被發現、被放大的。而正是他這種不能草菅人命的信念,促使他以非凡的勇氣,從一開始的以1對11,到逐漸力爭盟友,到最後完成了徹底的逆轉。其實兇手是不是男孩,從展現出來的證據來看,仍然是存疑的。但這種“疑罪從無”的精神,卻可能避免一個悲劇。
9號陪審員,本片最大亮點之一,他所觀察到的兩處細節成為結果走向的關鍵,仿佛他那雙眼睛可以洞察一切,直入人心。 他是一個瘦小而精神的老頭,在眾人中是第一個支持主角的。在剛開始時,主角以1對11,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只好提議進行一次投票,若除他以外所有人意見仍不變,那就按有罪處理。這時是9號陪審員在11人中投出了反對票,使得討論得以進行下去。TED的一個演講曾提到,對於一個事件的發起來說,第一個支持者非常重要,這標誌著從無人追隨到有人追隨的質變。9號就在這裡扮演了這個角色。在臨近最後,也是他發現了所有人都忽略的一個問題,最終說服了4號。在影片最後,眾人在雨過天晴後走出法院,9號與8號簡單的握手、交換姓名,就彼此致意離去了,君子之交淡如水,莫過如此吧。
10號陪審員,懷有階級偏見的老人。與3號一樣,認為被告有罪而只是不停的給結論、擺立場,把推理過程都放到了背後。這種人只能在處於多數優勢時強硬,在其弱勢並需要擺明道理時顯得不堪一擊,最後發表的階級偏見言論引來了所有人的厭惡,只能黯然退出。
11號陪審員,鐘錶匠,也是早期就開始支持主角的人之一。在整個討論過程中他有兩點表現令人印象深刻:一是在7號從認為有罪到認為無罪的改變時被7號無所謂的態度所激怒,正義凜然的質問是不是在拿生命當兒戲,若認為有罪就要堅持下去,而7號在嚴厲的質問下也無言以對。二是在眾人的爭論逐漸向人身攻擊演變時,他站出來提醒大家他們所擔負的責任,提醒他們這樣暢所欲言的民主形式正是他們國家強盛的原因。也為討論的進行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2號陪審員,一個開朗健談的人,戴一副黑框眼鏡。開始時給人的感覺和7號類似,也是對討論渾不在意,還在討論過程中在紙上畫棋類遊戲打發時間。但在最後質疑逐漸升級,局面漸漸明朗時也嚴肅起來,同意無罪的判斷。
1號證人,在9號陪審員的觀察中,“他是個穿破外套的老頭,努力掩飾自己缺點,是個安靜,怯懦,不起眼的老頭。一輩子無所成,沒人認得他,75年來沒人徵求過意見。”就是這樣的老頭所以在心理上有誇大事實的動機。
2號證人, 在9號的眼中,“大約是45歲的女士,但卻很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像35歲,化妝,染髮,穿年輕姑娘才會穿的衣服。”
獲獎記錄
獲獎
1960年丹麥Bodil獎最佳美國電影、1958年英國電影電視獎最佳外國男演員、1957年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奧斯卡金像獎 Academy Awards
第30屆(1958)
提名
·奧斯卡獎-最佳影片 亨利·方達 Henry Fonda , Reginald Rose
·奧斯卡獎-最佳導演 西德尼·呂美特 Sidney Lumet
·奧斯卡獎-最佳改編劇本 Reginald Rose
柏林國際電影節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第7屆(1957)
獲獎
·金熊獎 西德尼·呂美特 Sidney Lumet
·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西德尼·呂美特 Sidney Lumet
美國金球獎 Golden Globes, USA
第15屆(1958)
提名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影片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亨利·方達 Henry Fonda
·電影類-最佳導演 西德尼·呂美特 Sidney Lumet
·電影類-最佳男配角 李·科布 Lee J. Cobb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BAFTA Awards
第11屆(1958)
獲獎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電影獎-最佳外國男演員 亨利·方達 Henry Fonda USA.
提名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電影獎-最佳影片 USA.
幕後製作
這部獲柏林金熊獎的影片是盧曼特的電影處女作,它將出身自電視界的紐約派導演特有的寫實和知性風格帶入美國電影中。
這部影片它說明了美國陪審團制度的特點:即不是證明嫌疑人無罪,而是證明該案子證據不夠充分,無法定罪,這也是西方法律制度“寧可放走一萬,不可錯殺一個”的例子。
1997年影片重拍,由威廉·弗萊德金執導,傑克·萊蒙、喬治·C·斯科特等人主演。
發行信息
上映信息 | |
---|---|
時間 | 國家/地區 |
1957年4月10日 | 美國(Los Angeles, California) |
1957年4月13日 | 美國(New York City, New York) |
1957年6月21日 | 西德(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1957年7月29日 | 瑞典 |
1957年8月14日 | 西德 |
1957年10月4日 | 法國 |
1957年10月25日 | 芬蘭 |
1957年11月14日 | 義大利 |
1957年11月21日 | 烏拉圭 |
1957年12月20日 | 奧地利 |
1958年2月3日 | 西班牙 |
1959年5月18日 | 丹麥 |
1959年8月4日 | 日本 |
1959年10月28日 | 葡萄牙 |
1959年11月 | 波蘭 |
1960年4月 | 土耳其 |
2007年7月25日 | 法國 |
2008年1月17日 | 荷蘭 |
發行製作
發行信息 | |||
---|---|---|---|
時間 | 國家 | 發行公司 | 備註 |
1957 | 美國 | 聯美電影公司 | theatrical |
2001 | 日本 | 20世紀福克斯家庭娛樂日本公司 | DVD |
2003 | 巴西 | 20世紀福克斯家庭娛樂公司 | DVD |
2001 | 德國 | 米高梅家庭娛樂公司 | DVD |
2007 | 美國 | 米高梅家庭娛樂公 | DVD |
美國 | 米高梅聯美家庭娛樂 | VHS、DVD | |
1959 | 日本 | Shochiku Select | theatrical |
俄羅斯 | Varus Video | VHS | |
美國 | Criterion Collection | laserdisc | |
2007、2008 | 美國 | 二十世紀福斯家庭娛樂公司 | dvd |
1958 | 法國 | Les Artistes Associés | theatrical |
1957 | 荷蘭 | Nova Film | theatrical |
美國 | 米高梅電影公司 | video | |
2005 | 瑞典 | SF Home Entertainment | dvd |
2009年 | 中國 | 泰盛文化 | dvd |
影片評價
1957年由西德尼·呂美特執導亨利·方達主演的《十二怒漢》是一部分以陪審團為主角的法庭戲,是探討美國陪審員制度和法律正義的經典之作。
一部從頭至尾幾乎在一個場景里拍攝的電影,卻能夠做到節奏利落,結構緊湊,主題嚴肅,絲毫不因故事場景的局限性而顯得沉悶,反而將一個深入探討陪審團制度利弊的故事拍出了濃厚的戲劇性和吸引力。
整部影片通過演員精細的表演和精彩的台詞,折射出人性的高貴、責任、正直,同時也無情地的鞭撻了人性的脆弱、陰暗和自私。這部獲柏林金熊獎的影片是西德尼的電影處女作,它將出身自電視界的紐約派導演特有的寫實和知性風格帶入美國電影中,成績卓越。
從嫻熟的鏡頭感來看,你很難看出這是一個新手導演的作品。影片講述了一個殺人案件審理之後,陪審團的十二人的討論過程,從最初的只有一人認為被告無罪,到最終所有人都承認被告無罪。如果要挖掘深意的話,你可以說這是一部對美國的陪審團制度進行認真思考的電影,但這個留給法律專業的慢慢研究,這裡只談電影。這是一部可以說無懈可擊的影片,狹小的空間裡,十二個陪審員人人有戲,即使你不算很認真地去看,看到最後,每個人的個性你都會有深刻的印象。
首先,這歸功於一個精彩的劇本,這個劇本有一種非常隱忍的節奏感,首先,它塑造了一個壓抑的場景(封閉空間,眾多人數,還有悶熱的天氣,所有人進入討論之後都顯得情緒激動),但它在這樣的基調確立下來後又異常地冷靜,一步步地在人物的對話中,將案件的線索一點點地揭露出來,無論周圍的人多么著急,它還是保持著和緩的語氣,你就眼看著每個線索出現後出現的小小轉折,支持無罪的人,從一個到兩個到三個到四個,中間又打成了6:6平,一度有人出現了反覆,然後又有新的線索,一步一步,終於從1:11變成了11:1,中間又穿插了煩躁的陪審員個人之間的衝突,一邊給平緩的節奏增加緊張感一邊豐富每個人物的形象,在酣暢的大雨中迎來了結局。但注意,儘管最後案件有了結果,但它並沒有重視案件本身(重視案件本身的是劇中的人物),而是將鏡頭繼續對準了片中的人們,尤其是極力反對的幾個人,如何一步步在堅持中走向崩潰,甚至反應了自身的缺陷,寫到這裡,本子已經找不到可以挑剔的地方了。這說明了一點,這並不是一部普通的法庭電影或者推理電影,推理只是手段,即使最終他們都同意了無罪,但他們所贊同的也只是存在太多“可能”,沒有足夠的證據判處那孩子死刑,而不代表孩子真的沒殺人。影片所要探討的是這種制度的合理性和展現這些執行制度者的人性。
這部影片的法庭戲節奏利落,結構緊湊,主題嚴肅,絲毫不因故事場景的局限性而顯得沉悶,而且眾多演員均有精彩表演,將一個深入探討陪審團制度利弊的故事拍出了濃厚的戲劇性和吸引力。
該片的場景單調得離奇—全片只有一個場景,可以創金氏世界紀錄。這一個能讓所有觀眾痴痴地看上一個半小時的場景,就是一間陪審團的休息室,把旁邊的小廁所計算在內都不會超過40平方米。導演用他魔術般的藝術表現力,在這間不足40平方米的房子裡展現了耐人尋味的感人故事。(今晚網-今晚報評)
《十二怒漢》通常被認為是導演西德尼·呂美特的巔峰之作,而我以為,影片的劇本才是它傑出的關鍵。編劇雷金納德·羅斯在縝密、理性、充滿力量的劇作中,提出了一個偉大的命題:在民主社會中,人們應當如何行使自己手中的權力?隱藏其後的是更高層面的哲學思考:在艱難的環境下,我們仍應力圖保持對生命的尊重。羅斯的劇本,人物刻畫飽滿,懸念衝突迭起,起先是涓涓細流,中段是波濤洶湧,最後排山倒海一般的戲劇力量,至今仍有力地撞擊著半個世紀後的觀眾。(北京日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