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被當作消遣品的男子和公墓是比較早的東西。前者只想為一種被當作消遣品的悲哀,和一種優鬱的氣氛。後者則寫的帶有早春的蜜味的一段羅曼史。上海的孤步舞是作長篇[中國一九三一]時的一種斷片,只是一種技巧上的試驗和鍛鍊。其餘的五篇:夜、蓮花落、夜總會裡的五個人、黑牡丹、graven“A”是在一個稍微相同的企圖下寫的。當時的目的只是想表現一些從生活上跌下來的,一些沒落的Pletot。
作者
穆時英(1912~1940)現代小說家。筆名伐揚、匿名子。浙江慈谿人。父親是銀行家,自幼隨父到上海求學。讀中學時愛好文學。畢業於光華大學中國文學系。讀大學時潛心研究外國新文學流派。1929年開始小說創作。翌年在《新文藝》上發表第一篇小說《咱們的世界》及《黑鏇風》,又有《南北極》經施蟄存推薦到《小說月報》發表,引起文壇注視,自此成名。1932年在《現代》雜誌創刊號上發表小說《公墓》,為創刊首篇作品,成為現代派健將,以其年少多產而風格獨特,被人稱為「鬼才」作家。1933年出版的第二本小說集《公墓》,轉而描寫光怪陸離的都市生活。抗日戰爭爆發後赴香港。1939年回滬,主辦汪精衛偽政權的《中華日報》副刊《文藝周刊》和《華風》,並主編《國民新聞》。後被國民黨特工人員暗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