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該忘記的100件事》

《做人不該忘記的100件事》

本書從分析平常人的心態入手,和您一起探討、認識和把握自己的心態,並指導您如何以積極的心態獲得幸福快樂的人生。全書文字優美,語言流暢富有激情,每一節都有生動的事例和作者親身的經歷幫您闡釋心裡的困惑,並對人性的各種表現詳加論述、深入剖析。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給自己一個定位,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在此基礎上堅持你優美而可愛的品質,做自己人生的主人,不時播下希望的種子。相信通過《做人不該忘記的100件事》,您必能觸摸到自己心靈里的那片陽光,使自己的小命之花更加燦爛。

目錄

1.給自己一個定位
2.自己的個性是獨一無二的
3.人的潛能是不可估量的
4.上帝不會把一切最美好的東西給一個人
5.越是認識自己的人越知道謙遜
6.幸運之神會光顧世界上的每一個人
7.自我控制能力是品格的主要基礎
8.不要用傳統的眼光看人
9.生活的目的是工作,體驗,追求幸福
10.你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決定自己的價值
11.有了冒險精神,人就會敢作敢為
12.讓自己的心靈充滿朝氣
13.態度決定一切
14.知足常樂
15.不要為迎合別人的理解而改變自己的思想
16.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17.對自己說“不要緊”
18.做一個善於利用機會的人
19.勇敢地亮出自己,迎接競爭與挑戰
20.遇事不要拖延
21.勿因事小而不為
22.有超乎常人的毅力,必有超乎常人的抱負
23.聆聽是人最容易忽略的美德
24.一生都要拒絕損人利己的傻事
25.“裝傻”是一種本領
26.該說“不”的時候要說“不”
27.別讓世俗捆住了手腳
28.微笑是一種扣人心弦的美好語言
29.如果事事追求完美,那無異是自討苦吃
30.創造生活,也享受生活
31.快樂是一種健美的心態
32.身處逆境卻依舊含笑
33.穿著打扮、言行舉止要注重儀態
34.有了決心,思想才會轉化成行動
35.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就是直覺
36.一旦失去了愛,也就失去了生活和心情
37.要有一定的耐壓能力
38.一個人愈能求知,就會愈有知識
39.言必信,行必果
40.待人和氣無失身份
41.讓身邊人信得過的你
42.養成良好的習慣並身體力行
43.不畏屈辱的環境
44.“吾日三省吾身”
45.心中總是充滿陽光
46.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
47.專心度過人生的每一時刻
48.只有健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49.不要跨比腿更長的步
50.想像力比知識更為重要
51.維持別人對你的依賴
52.自己給自己找到真理
53.絕不允許任何人把自己攔在門外
54.常移植的樹長不大
55.水往低處流是為了積水成淵
56.時間,是不能再生的資源
57.懂得堅持,懂得放棄
58.敦厚之人,始可托大事
59.想同時坐上兩把椅子的人往往會摔到地上
60.想要成為無可取代的人,就必須經常標新立異
61.不要濫用他人欠你的人情債
62.了解與自己打交道的人的性格
63.做人不要太貪婪
64.我成功,因為我志在成功
65.明慎比起輕浮更能博得人的尊重
66.與其抱怨,不如忍耐或行動
67.對事情的結果保持堅定的態度
68.忍是一種永不敗北的戰鬥策略
69.沉默是一種睿智的語言
70.不要擋了他人發財的路
71.與人交往要講原則
72.不為他人而活
73.學會激勵別人
74.別獨享榮譽,否則會為你帶來危機
75.識時務者為俊傑
76.讚美是能夠激起人們心中美好東西的方法
77.幫助別人等於幫助自己
78.寵辱不驚是生命的一道防線
79.得意時不要忘形
80.凡事要想到保全他人的面子
81.去除偏見,一視同仁
82.謙虛才能站在新的高度
83.“吃虧”並不全是壞事
84.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
85.建立自己長久的人際關係
86.與人溝通是一門大學問
87.處世須留餘地,責善切戒盡言
88.不要常逞口舌之能
89.成功的哲學就是:堅持到底
90.交人意在交心
91.用真心體味生活
92.生活是快樂的
93.偉大的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決心要做出偉大的事業來
94.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95.別讓壞習慣駕馭你
96.做人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97.不輕言放棄努力
98.進一步也能海闊天空
99.勇敢是一種美麗
100.不要貪小失大

前言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探險家駕船去航海遊歷,在經過漫漫長夜與狂風暴雨搏擊之後,他疲倦地躺在船舷上任船自然前行,漸漸地迷失了方向。他焦急地向四周張望,想找到一個“燈塔’,引航。突然,他發現前方有一隻漁船,便箭一樣地趕過去。向漁夫問道:“船家,我這是在哪裡呀?”那位漁夫很奇怪地看看他,心思,這個人的問題真可笑。但他很認真地回答了他的問題:“依我看你所處的位置是在船上。在人生的路上,我們誰都不免會迷失方向,感到茫然無措,渴望得到指引,但結果則往往事與願違。”
有的人因為對自身沒有科學的認識,做事舍本求末,結果使目己身心受到挫折,無功而返;有的人因為未完全轉變觀念,還年在依賴思想,不僅失去了良好的時機,而且常常陷於不可自拔的痛苦之中;有的人因為還未點燃自己人生的航標燈,因而被生活的煩惱壓得喘不過氣來,感受人生之路越發的不如意,甚至失去繼續奮鬥的勇氣。
人生是什麼?或許我們都有自己的某種詮釋。但無論怎樣,人生是講求平衡的。正是因為有了平衡,乞丐與富翁各自盡享人生的快樂;正是因為有了平衡,使我們在每一次小有成績時會開心地微笑……所有人都在探求快樂、充實、幸福、成功的人生;都在追求人生的壯美、追求重於泰山碩果纍纍的生命質感,但不得不承認,大多數人的生命既不重於泰山,也非輕於鴻毛,更多的是平凡而又具體的。
然而,現代人常常面臨著彷徨,為事業為家庭為生活的種種困擾而焦慮,不知如何面對未來,更不知怎樣選擇才能擁有幸福的人生。
給自己一個定位,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在此基礎上堅持你優美而可愛的品質,做自己人生的主人,不時播下希望的種子。相信通過本書,您必能觸摸到自己心靈里的那片陽光,使自己的小命之花更加燦爛。
編者

精彩書摘

人生需要計畫,人生需要科學的自我定位。
人應該知道自己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鞋子擠不擠腳只有自己最清楚,別人的判斷是毫無用處的。
我們必須經常捫心自問:“自己到底擁有什麼資本?自己將來以什麼東西去謀生?一個人出世後,到底擁有什麼?毫無疑問,他(她)擁有一輩子的時間。這是十分公平的。但是,在以後的時光里,有人用時間去換取財富,有人用時間去換取權力,有人用時間換取悠閒,而有人卻什麼都換不到。人生就徹底地不一樣了。”
“多數人都犯有同一個毛病:認為自己能幹所有的事。”其實,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個人不可能樣樣都行,要知道自己能幹什麼和不能幹什麼。能給自己準確定位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人,才能取得成功。
喬?吉拉德是“能向任何人推銷出任何商品”的傳奇人物,出生在一個貧民家庭,他從懂事起就開始擦皮鞋,還做過洗碗工、送貨員、電爐裝配工和住宅建築承包商等。35歲以前,他是一個失敗者,朋友都棄他而去。此外,他還欠了一身的外債,連妻子、孩子的吃喝都成了問題;他還患有嚴重的口吃,換過40多個工作仍然一事無成。為了養家餬口,他開始賣汽車,步人推銷生涯。
剛剛接觸推銷時,他反覆對自己說:“你認為自己行就一定能行。”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得到,他以極大的專注和熱情投入到推銷工作中,只要碰到人,他就把名片遞過去,不管是在街上,還是在商店裡,他抓住一切機會,推銷他的產品,同時也推銷他自己。三年以後,他成為全世界最偉大的銷售人員,誰能想到,這樣一個不被看好,而且還背了一身債務、幾乎走投無路的人,竟然能夠在短短的三年內被金氏世界紀錄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他至今還保持著銷售昂貴產品的空前記錄——平均每天賣6輛汽車!他一直被歐美商界稱為“能向任何人推銷出任何商品”的傳奇人物。
喬?吉拉德做過很多種工作,屢遭失敗。最後,他把自己定位在做一名銷售員,他認為自己更適合,更勝任做這項工作。成為你自己,就是要知道你能做什麼,你想做什麼,你的優勢是什麼。否則,你將在眾多人的參考意見中無所適從.在輿論的“壓力”下走投無路,就會有一種“拔劍四顧心茫然”的惆悵。每個人都有自己最擅長的事、最喜歡的事,每天都有許多事可做。但有一條原則不能變,那就是無論你做的是什麼,一定要是你最擅長的。
社會上的大多數人,總羨慕那些事業有成之士,盲目效仿別人去做某件事,而不知自己是否擅長。他們不能認清自己的專長,了解自己的能力,結果自然是徒勞的。每個人都有許多能力,但總有一種能力是最擅長的。只有找準最擅長的事,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力,調動自己身上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並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從而獲得成功。反之,那些不知道自己擅長做什麼事的人,總是在別別忸忸地做著自己不喜歡、不擅長的事,以至於工作中沒有足夠的熱情,不能脫穎而出,更談不上成就大事了。
要改變自己目前的狀況,要讓自己更有自信,要讓自己做事更有成效,就必須做出更好的決定,採取更好的行動。
一位名人講過一句話:“你一定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才會有所成就。”
許多成功人士的經歷說明:假如你不僅知道自己能幹什麼,而且知道自己不能幹什麼,在充分發揮才能優勢的基礎上,在揚長避短的前提下選擇你的起點、著力點和努力方向,你就能少走彎路。成為你自己,必須堅守自己的追求、個性和風格。合理的意見或建議當然要聽,但是你應當有主見,否則,你一定會被眾多的建議所肢解。因為,無論你怎么做,總有人表示不敢苟同。而在現實中,你又無法把自己“打扮”得適合每一個人。堅守自己,因為最了解自己的還是自己。
成為你自己,最重要的是認識自我。認識自我,是在每個追求成功人生之士面前的巨大問號。我是誰?我們必須掌握可靠的認識方法。
一、認真問問自己的個性、志趣、能力、愛好、人生取向等究竟是什麼?以便形成一個比較客觀的真實的“自我鏡像”。這種自我鏡像將會直接影響一個人認識世界的態度或行為活動方式。個人自我的評價很容易走極端,或自大,或自卑,難於中肯。客觀的自我鏡像是在與他人交往和實踐的檢驗中不斷形成的。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