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頭腦的啟迪·值得重溫的名著:一生的讀書計畫》

《偉大頭腦的啟迪·值得重溫的名著:一生的讀書計畫》

《值得重溫的名著:<一生的讀書計畫>完全修訂版》是《一生的讀書計畫》之完全修訂版,它是一本為讀者所作的一份一生的讀書計畫,書中分門別類介紹了歐美100多種古今世界名著。本書的功效無法預測,因為它畢竟不是魔法,不會讓每名讀者一下子變威“有教養的人”,不會替我們解釋人生的終極秘密,也不會一夜之間使人“幸福”。這樣的功效屬於牙刷、汽車和除臭劑,不屬於柏拉圖、狄更斯和海明威。這是一本適合18歲到80歲讀者的閱讀清單,是一冊生動、豐富、權威的西方名著導讀。該書可使你的內在富有意義,使你的生活充實而有趣,也可使你反觀自身,幫助你發現自己,提升自己。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始於荷馬,迄於現代,一本適合18歲到80歲讀者的閱讀清單,一冊生動、豐富、權威的西方名著導讀。

內容簡介

值得重溫的名著:<一生的讀書計畫>完全修訂版》旨在“避免精神破產”,顯現“西方思想與想像力的主流”,因而在作者與作品的選擇上,流行性與經典性相兼顧,思想性與藝術性相融合,可以說從荷馬到現代的各類世界名著,都囊括其中了。該書實為讀書人所應常備常用的讀書工具書。

媒體評論

我敢擔保一點,這個讀書的“計畫”會像愛情一樣,使你的內在富有意義,使你的生活充實而有趣。我不能向你們證明這一點,能夠證明的只有你們自己。好書偉大,但它無法使你偉大。你的偉大需要你自己去成就。好書只是一面鏡子,它的偉大在於它可使你反觀自身,幫助你發現自己,提升自己。這不是我的見解,是柏拉圖的。在柏拉圖的作品中,蘇格拉底一直將自己稱為思想的助產士。好書就是助產士,能使你的靈光如胎兒一樣從你心海深處昏暗且沉靜的子宮裡脫出,沐浴於陽光之下,享受到自由的快活。
——費迪曼

目錄

總序
古代
荷馬《伊利亞特》、《奧德賽》
希羅多德《歷史》
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柏拉圖選集
亞里士多德《倫理學》、《政治學》
埃斯庫羅斯《俄瑞斯忒亞
索福克勒斯《俄底浦斯王》、《俄底浦斯在克羅諾斯》、《安提戈涅》
歐里庇得斯《阿爾刻提斯》、《美迪亞》、《希波呂托斯》、《特洛伊婦女》、《伊萊克屈拉》、《巴凱伊》
盧克萊修《物性論
維吉爾《埃涅阿斯紀》
奧勒留《沉思錄》
中世紀
奧古斯丁《懺悔錄》
但丁《神曲》
喬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戲劇
莎士比亞《莎士比亞全集》
莫里哀戲劇選集
歌德《浮士德》
易卜生戲劇選
蕭伯納戲劇選與序文
小說
班揚《天路歷程》
笛福《魯濱遜漂流記》
斯威夫特《格列佛遊記》、《貧民救濟法案》
斯泰恩《項狄傳
菲爾丁《湯姆·瓊斯》
簡·奧斯汀《傲慢與偏見》、《愛瑪》
艾米莉·勃朗特《呼嘯山莊》
狄更斯《匹克威克外傳》、《大衛·枓波菲爾》、《荒涼山莊》、《大遺產》、《遠大前程》、《艱難時世》、《我們共同的朋友》、《小杜麗》
薩克雷《名利場》
喬治·艾略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劉易斯·卡羅爾《愛麗絲漫遊奇境記》、《鏡中幻影》
托馬斯·哈代《卡斯特橋市長
康拉德《諾斯特羅莫》
勞倫斯《兒子與情人》
詹姆斯·喬伊斯《尤利西斯》
托馬斯·曼《魔山》
拉伯雷《巨人傳》
伏爾泰《老實人》及其他
司湯達《紅與黑》
巴爾扎克《高老頭》、《歐也妮·葛朗台》
福樓拜《包法利夫人》
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
愛倫·坡短篇小說及其他
霍桑《紅字》、短篇小說集
麥爾維爾《白鯨》
馬克·吐溫《哈克貝利·芬歷險記
亨利·詹姆斯《奉使記》
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果戈理《死魂靈》
屠格涅夫《父與子》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卡拉馬佐夫兄弟》
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彌爾頓《失樂園》、《利西達》、《基督降生的早晨》、《十四行詩》、《言論自由》等
威廉·布萊克選集
華茲華斯《序曲》、《抒情民謠集》、《短詩選集》
柯勒律治《老水手之歌》、《克利斯塔貝》、《忽必烈汗》、《文學評傳》、《論莎士比亞》
葉芝詩全集、戲劇集、自傳
惠特曼詩集、《民主主義展望》、《草葉集》(初版1855年)序、《回顧旅程》
歷史、傳記、自傳
雷維利安《英國史》
盧梭《懺悔錄》
包斯威爾約翰生傳
亨利·亞當斯《亨利·亞當斯的教育》
現代作家
弗洛斯特詩全集
福克納《喧譁與躁動》、《彌留之際》
海明威短篇小說集
毛姆《人性枷鎖》
福斯特《印度行》
艾略特詩全集、詩劇
阿道斯·赫胥黎《美麗新世界》、評論集

前言

書編完了,編輯來電要個序,我未加思索,一口答應。 可折騰來搗騰去,我突然發現,這個序竟是十分難寫。連開十多個頭,連自己都看不順眼,起碼說不酷。所謂酷,就是語出驚人。我看過許多序,都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而出語驚人,實在不是我的擅長。無奈之下,我只好擱筆。
但序總是要寫的,編輯又來電話催問,我只好動筆。 下面的文字可能不酷,更不可能驚人,但有一點我敢保證——它們出自一片誠摯。
為什麼要編這套叢書?
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最為緊張的1943年,美國竟有四十個異常繁忙的人從不同地區趕赴芝加哥市,參加一場別開生面的學術討論。
討論的主題是如何閱讀古典名著,而發起這次討論會的,是芝加哥大學校長赫金斯與著名學者阿德勒博士。
也正是從這一天起,一場聲勢浩大的閱讀西方古典名著的熱潮開始風靡美國,並在戰後迅速波及歐洲及世界其他地方。
今天,僅在我國,每年就有十萬餘個品種的新書出版,還有鋪天蓋地的網路、報刊、影視等快餐擺在我們面前,而我們的社會分工卻越來越細,工作越來越忙,行走的腳步越來越快,用於閱讀的時間也越來越少。
可讀的東西實在太多,而我們用於閱讀的時間卻又實在太少。 對此,我們別無選擇,只有在萬書叢中篩選好書,閱讀好書。
在如此龐雜的書海里篩選好書,就好比在茫茫的礫石灘上尋覓寶石。這對緊緊地依附在飛速旋轉的生活車輪上的我們來說,無疑是件超難的工作。 如何能在極其有限的時間內讀到好書,並從中了解人類的文化核心,接過前人的傳承,成為擺在我們每一個現代人面前的重要課題。

精彩書摘

一個人要想研究每一種政體是什麼、具有什麼性質就必須首先對城邦有清楚的認識,知道城邦是什麼。目前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有些人說城邦實施了某種行為,有些人則說是寡頭制或僭主制實施了某種行為。政治家和立法者的所有活動都與城邦息息相關,一種政體就是關於一個城邦居民的某種制度或安排。而城邦是組合而成的,就同其他由眾多部分構成的整體一樣。顯然,一首先應當尋求公民的定義,因為城邦就是由一定數量的公民形成的某個整體。所以應當弄清,什麼人可以叫做公民,公民一詞的含義是什麼。關於公民問題,經常是眾說紛紜,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承認同一個人是公民,平民政體下的公民在寡頭政體下往往就不是公民。暫且不談那些在其他意義上偶然成為公民的人,例如那些特許入籍者,我們可以說,一個公民並不是由於他居住在某個地方而成為公民(因為僑居者和奴隸也都住在同一個地方),而且擁有訴訟權利、可以投訴或被他人投訴韻人也還不算是公民,因為參加了某些條約的人都享有這種權利;在很多地方連僑居者也享有這些權利,儘管以不完全的方式——因為他們需要一位擔保人,從而他們也以不完全的方式享有公民的權利;然而我們只在某種意義上稱他們為公民,就像稱未成年的兒童或已從公共生活中隱退的老人為公民一樣。我們不能過於簡單地稱這些人為公民,而應或者說他們不夠年齡,或者說他們過於年邁,或者附加其他什麼條件。採取什麼說法是無關緊要的,因為這樣說的用意是一清二楚的。我們尋求的是單純意義上的公民定義,不需要對這類例外做出補充說明,關於那些被褫奪公民資格或被放逐的人也可以以同樣的方式作答。單純意義上的公民,就是參與法庭審判和行政統治的人,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其他要求。各種官職之中,有的有任期之分,從而一個人一般不能兩次擔任這類官職,或者有一個固定的時間間隔;有的則沒有一定的任期,例如陪審員和公民大會的成員。有人會說這類職位根本就不是官職,它們並不能使人參與行政統治。然而,掌握最高裁決權的人居然不算行政官員,這未免有些滑稽可笑。不必再作什麼辯解,因為這種論證僅僅是糾纏於名稱,而陪審員和公民大會成員雖正好缺乏一個共同的名稱,我們不知道如何一併稱呼二者。為了有個確切的稱謂,姑且讓我們把他們叫做“不確定的官職”公民即可以規定為參與了這類官職的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