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頁碼:203 頁碼
·出版日:2008年
·ISBN:9787532132737
·市場價:¥27.00
·裝幀:平裝
·開本:32
·中文:中文
·外文書名:A cornucopia of Pictures in World Civilization
內容簡介
當今世界對於伊斯蘭教、伊斯蘭文明越來越關注,尤其是政界和學界對於伊斯蘭文明表現出強烈而深厚的興趣。這同世界發展的總趨勢、同伊斯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相一致的。因此,一位世界著名的政治人物把伊斯蘭文明稱為當代國際舞台上的“舉足輕重的文明”。伊斯蘭教同佛教、基督教並稱世界三大宗教。伊斯蘭教7世紀初產生於阿拉伯半島。這一事件揭開了阿拉伯歷史的新篇章。歷史學家認為,此前的阿拉伯處於“賈黑里亞”即蒙昧時期。不久,伊斯蘭風暴便席卷了西亞、北非、中亞、西南歐等廣大地區。從此,伊斯蘭教具有了世界性品格,成為被征服地區人民的共同信仰。在那個西方學者稱之為“薩拉森帝國”的穆斯林王朝里,同一性的標誌就是伊斯蘭教。伊斯蘭教的內涵是廣博而豐富的。伊斯蘭教不僅是一種宗教信仰,同時也是一種社會制度、生活方式、文化形態和道德規範。而凜然貫通於穆斯林生活所有領域並成為其“脊樑”的,是所謂的“伊斯蘭精神”。在這一精神指導下,信仰伊斯蘭教的各個民族,在吸納原有的遺產的基礎上,創造了燦爛的伊斯蘭文明。
目錄
總序序言
第一章伊斯蘭文明的興起
一、伊斯蘭教產生前的阿拉伯半島
二、阿拉伯人的社會生活
三、伊斯蘭教的產生
四、 《古蘭經》與伊斯蘭教的基本制度
第二章伊斯蘭教的傳播與發展
一、阿拉伯帝國的形成
二、阿拉伯人與非阿拉伯人
三、阿巴斯王朝
四、阿巴斯王朝的文化中心
五、伊斯蘭教的地區化
第三章傳統哈里發制解體後的伊斯蘭教
一、阿拉伯帝國文明的餘暉
二、奧斯曼帝國
第四章近代現代伊斯蘭文明
一、與西方文化的碰撞
二、重新思考伊斯蘭
三、現代伊斯蘭教
第五章伊斯蘭政治.經濟與社會生活
一、政治
二、經濟
三、社會生活
第六章伊斯蘭文學藝術
一、《古蘭經》與文學
二、阿拉伯詩歌
三、阿拉伯小說
四、伊斯蘭藝術
五、清真寺建築藝術
六、阿拉伯紋飾
七、阿拉伯美術
第七章伊斯蘭教育與科學
一、教育
二、科學三、伊斯蘭教的產生
四、 《古蘭經》與伊斯蘭教的基本制度
……
序言
當前,關於世界各種文明的研究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1998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確定2001年為“各種文明之間對話年”,提出要加強世界上各種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和交流,保持文化的多元化,加深各國、各地區人民的相互理解,以消除對和平的威脅;共同合作解決一些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全球性問題。今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聯合國組織合作,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各種文明之間對話”圓桌會議,為明年“對話年”做準備。作為圓桌會議的參加者之一,我深感國際社會對開展世界各種文明之間的對話的必要性已逐步形成共識。
為什麼關於世界各種文明的研究會成為一個熱門的題目?我以為這和冷戰結束後國際形勢與世界格局的變化有著密切的關係。自從以兩個超級大國為首的軍事集團緊張對峙的局面宣告終結以來,雖然世界仍不太平,但和平與發展已成為當前世界發展的主題。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主要已不決定於軍事實力,而決定於國家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方面的總體實力。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文明的性質和程度將是一個長期起作用的重要因素。因此,不少國家的學者把注意力轉向文明問題並進行各種文明的比較研究,認為文明和文化的因素將在2l世紀的世界發展進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發揮更大的作用。
當代世界發展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使關於文明的研究顯得更加迫切,也更為複雜。現時代的一個最明顯的特點是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加速進行。先進的交通工具和通訊手段、特別是現代信息技術的產生和廣泛套用,克服了過去歷史上長期把各個國家、民族、地區分隔開的地理障礙,把世界的各個部分聯結成為一個相互依賴的整體,乃至把整個世界經濟納入一個巨大的網路。世界正在變得越來越小,成為名副其實的“地球村”。這種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是隨著當代社會生產力發展而出現的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它對世界各國
經濟、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等諸多方面造成深刻影響,對現存的各種文明既帶來良好的發展機遇,又使它們面臨嚴峻的挑戰。
文摘
第一章 伊斯蘭文明的興起
一、伊斯蘭教產生前的阿拉伯半島
阿拉伯半島是阿拉伯文明的發源地,伊斯蘭教的搖籃。它位於亞洲的西南部,三面鄰海,西濱紅海,南臨阿拉伯海,東瀕波斯灣和阿曼灣,北鄰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那裡絕大部分是沙漠地帶。當時阿拉伯人多在沿海一帶經商,誤認為其所在地四面環水,故稱為島,實際上是半島,面積為300餘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
阿拉伯半島從地形上可分為兩部分:中間地帶和邊沿地帶。中間地帶即半島的中心,是起伏的山脈,間或有些綠洲。在這些貧瘠的綠洲上,遍布著灌木叢,成為駱駝的主要飼料。該地區少雨,氣候乾燥、炎熱,人煙稀少,居民多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他們住帳篷,吃羊肉,喝羊奶,穿羊毛衣服,生活中主要靠駱駝——沙漠之舟。這些遊牧民稱為貝都因(阿拉伯語音譯),這個地區稱為巴迪亞(阿拉伯語音譯,該詞由“貝都因”一詞派生而來“貝都因”意為遊牧者,“巴迪亞”意為遊牧者之地)。由於生活條件及環境所限,遊牧民不可能從事農業和手工業。半島中部除了高山以外,包括兩個主要區域:北面的納吉德(內志)和南面的艾哈嘎夫或稱為空曠的角落。內志地區有少量的居民。這裡雖屬山石地帶,但由於風化作用,在有些地段石頭表面形成了適於種植的土層,雨水過後不易滲入內部,而在表面積存雨水,所以可以發展農業和建築。艾哈嘎夫地區沒有人煙,都是沙地。中部內陸地區,沙漠地表溫度可達90℃,晝夜和季節性溫差很大。邊沿地帶也包括兩個主要區域:葉門和希賈茲(漢志)。半島邊沿地帶與中部截然小同。在希賈茲地區,有時長達三年滴雨不見,有時驟降暴雨,時間短,來勢猛,甚至引起山洪爆發。這一地區乾溝涸谷遍布各地。在西南地區(阿西爾和葉門),每年5—9月有充足的降雨量。遠古以來,當地居民利用高地的汰土和充沛的雨水,興修水利,開闢梯田,種植多種農作物。這裡盛產乳香、沒藥等香料,成為早期商業活動中世界著名的香料供應地。此外還有小麥、大麥、阿拉伯樹膠、咖啡、葡萄等。希賈茲地區的椰棗是半島首屈一指的特產植物,也是阿拉伯人賴以生存的主要食品之一。因此,沿海地區有一些城市和村鎮。在這裡,曾經先後建立一些王國。
自然條件的差異,形成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經濟區域。邊緣沿海地區,特別是西南部,約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就在農業和香料貿易的基礎上產生了高度的物質文明,並在古代世界的國際貿易和政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對整個半島的政治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