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斷裂》

人性的斷裂 內容簡介

什麼是人性?泛而言之,一切人類的思想和行為的根本動因,就是人性的主要構成成分。人性的萌芽狀態,寓存於心的朦明幽暗的一隅;當它在社會群體生活中,逐步趨向明朗,由此產生了人的意識和團體的意識、民族的意識、國家的意識。它一邊在創造文化,一邊又接受文化的薰陶,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和完善了人之為人的那一切情愫,並通過這種努力,將人與生物界的其他族類區別開來。人們在共同生活中,由於意識的引導,產生了欲望和恐懼,對利益的追求和對危險的規避,產生了榮譽感和羞恥感,恨與愛,偏狹與寬容,刻毒與慈善,傲慢與謙遜,殘暴與溫柔。這一切糾纏在一起,而又此消彼長,錯落有致,幻成人生炫目的七彩光環。人生之值得留戀,也許正在於這些令人振奮又令人 哀傷、令人痛恨又令人眷戀、令人欣慰又令人無奈的生命之河的交匯中罷?如果沒有這一切,我不能構想,人生還能是壯闊的和美麗的。 一切生命之歌都起源於人性。糜鹿的求偶,鳥兒的鳴唱,游魚的恬然自樂,花兒的春華秋實,這些我們都可以解釋為生物的本能,甚至,只是它們自身無法控制、無法調節的生長--死亡的過程。它們是無意識的,或者說,只有極微弱的意識,尚不足以據此支配思想,形成概念,改革環境,創造未來。在這個星球上,唯有人是具有智慧的,因而能夠在產生智慧之初,首先產生了醞釀並保存智慧的工具,這就是人性。 探討人性是一件有意義的哲學工作。對這個問題,古今中外的許多賢哲都曾付出過大量的心血,作過大量的細緻入微的考察,因而也留下了大量的經驗、心得、教訓和推測。必須承認,這是一個廣袤的、深得難以測度的世界,完整而充分地揭示其中的奧妙,目前還不能令人滿意的做到;因為人性固然有其恆定的一面,但也有其變幻不居的一面。但是,在眾多的探討人性的哲學著作中,英國哲學家休謨的《人性的斷裂》,可算得上是較為成功的一部。 戴維・休謨(1711-1776),蘇格蘭人,出生於沒落地主家庭,曾就讀於愛丁堡大學;18世紀西方哲學中代表人物之一,近代不可知理論的奠基人,同時又是一位歷史學家和經濟學家。
休謨繼承了貝克萊(1684-1753)的唯心論體系,並把它發展為不可知論。他把人的一切認識,統歸納為知覺,而知覺又分為印象和觀念。印象是當時的新鮮活潑的感覺,觀念則是過後對於印象的模糊的臨摹;一切觀念都是原始印象的不同方式的組合。他懷疑感覺之外的任何存在,對外部世界的客觀規律漠然無視,否定事物間的因果關係、轉化趨勢及必要條件,把人的認識局限在主觀經驗的範疇之內。在他的一些著作中,他曾公然的宣稱?quot;自私和人性不可分離",把人性解釋,為追求財富、權力、享受,以及對貧困和卑賤的厭憎和逃避。他的哲學思想對近代西方資產階級哲學發展影響深遠,開康德"不可知論"和其他各種主觀主義、唯心主義哲學流派的先河。他的代表作品除《人性的斷裂》外,尚有《自然宗教對話錄》、《政治論》和《英國史》等等。
在《人性的斷裂》中,休謨較為系統的論述了人性的起源、發展、作用與限制,運用較為通俗易懂的哲學語言,闡述了一位哲學家對世界、對人類的坦率的看法。在這裡,他撇開一切成見和定論,另闢蹊徑,在對眾多的生活現象的觀察上,對大量歷史事件的研究上,運用高超的思維力量,努力建立起自己的主觀主義唯心論哲學的大廈,使人類對於自我的認識,有了一個新的開端和高度。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的世界裡,但精神的饑渴,總逼使我們尋求荒漠中的甘泉。在體驗了過多的浮躁與張狂之後,人類會感覺到心的空曠和靈魂的疼痛。哲學,正是產生於對生命現象的周密的思考之中。它剖析了那些屬於"靈性"那一面中的許多迷陣,解釋並抽象了形態各異的疑慮、苦惱、困惑和彷徨,使人類對世界、對自己的認識,一步步達到更高的境界中去。哲學家是人類的思想者、人類的占卜者和人類的體溫計,一個健全的社會,應該在盡情的尋歡作樂之餘,免費供養幾位以思考為終身職業的哲學家,因為,他們常常會提前預告人類的福音或喪音?quot;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其聲大而遠",為的正是振聾發聵,使大多數人從碌碌紅塵中猛然驚醒,吐出一口濁氣;吸進幾縷經過高溫高壓殺菌處理過的哲學的空氣。
當然,任何一位哲學家都有他的不足,哲學也遠沒有完善到白璧無暇的地步,它不但有許多未知的領域需要探索,並且,即使在它早已涉足的領域內,也依然留下大片空白,或雖有文字但有朝一日必將被歷史的潮汐塗去的篇幅;而這正是我們寄希望於未來的哲學家奮發努力的地方。休謨的《人性的斷裂》,在歷史上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和意義;但220餘年後的今天,重讀這部關於人性的論著,我們明確的感到,它是不完善的。不僅他的哲學思想基礎是脆弱的,而且,即使在行文上,也仍然有疏於推敲的地方。他所探討的問題,以我們今天的眼光看,難免會有不贊成、不滿足、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哲學家的那種富于思辨的、明澈的思想,和勇於探索的勤奮,必會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