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漫話》

《人性漫話》

本性雖是人之常情,卻不可以把它簡單地等同人性。本性要想變成人性,還必須接受理性的指導。理性要求本性服從它,但本性有時服從有時不服從,人性實際上就是理性對本性的某種控制。本書獨闢蹊徑,用本性+理性=人性;本性+理性+條件則表現出條件中的人性的觀點來漫話人性。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人性,實在是個古老的話題,也是個答案眾多的話題。孔子曰性相近,承認有人性,但未說人性是什麼;孟子說人性善,荀子說人性惡,等等。中國的聖哲前賢們大都從社會倫理角度闡發人性。文藝復興後的歐洲資產階級則把人性看作感性慾望、理性、自由、平等、博愛等等,他們大都從人的本質存在、天然權利等角度來闡發人性,起因則在於反對封建制度對個性的束縛……

內容簡介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人性善惡之爭,但爭來爭去不過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人性在表現之前只是多種可能,而不是現實。現實是表現,表現即行動,行動必須有條件。沒有條件,就沒有行動。條件是人在行動時所必須具備的人性以外的客觀因素。人性永遠都表現為條件中的人性,一切都因條件的不同而不同。因此,要構築好的人性不能僅僅著力於人性本身,更應該著力於構築好的條件、好的環境,包括好的風俗習慣和好的政治經濟制度等。

媒體評論

我認為,真正需要下功夫弄清楚的與其說是人性的善惡,不如說是人性本身。對人性本身的問題都稀里糊塗,卻熱衷於爭論人性的善惡,已經是本倒置了,不會有什麼結果。——作者

目錄

開篇/01
本性篇/05
第一章:趨利避害--本性的定向/10
1.利己--本性的起點/12
2.怕--本性的自我保護機制/15
3.好逸惡勞是一種趨利避害/18
4.為利已而追求能力/21
5.講榮辱也是一種趨利避害/24
6.自尊與虛榮/28
第二章:適後求滿--本性的特點/34
1.適後求滿的表現形式/37
2.滿與不滿/39
3.習慣定勢/43
4.習慣--不是本性.勝似本性/4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