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中奇書考》

《心史》,奇書也。 遂下決心,作一全面解決之攻關性研究,乃成《井中奇書考》一書稿。 ”文氏跋亦云:“陸子垂將刻其書行世,為文勒碑井傍,祀本主於寺中,若世之尸祝信國然。

井中奇書考 內容簡介

你可知道,在我國數前年浩如煙海的圖書中,有一部從井中發現的,藏於水中達三百五十六年之久的奇書嗎?它就是宋遺民鄭所南的《心史》。自出井刊行後,《心史》引起廣泛關注,序跋、題詠、品評者逾百人。本書是著名學者陳福康對其的研究著作,引起了學術界廣泛關注!

井中奇書考 本書前言

序 《心史》,奇書也。鄭所南,奇人也。《心史》鐵函自眢井出,而所南孤臣孽子之心大白於天下,志士仁人所為歡呼者。奈別有用心之人卻製造偽書說以惑世,欲從根以覆之,實為奇聞。雖辨之者有,而吠影吠聲、以打假自豪者亦代不乏人,更奇聞中之奇聞。陳福康同志知此奇冤之徹底平反,非以深厚功力,集中《心史》問世以來正反兩面材料,悉心對比研究,斥其無據之說,樹其公正之論,天下惡乎定。遂下決心,作一全面解決之攻關性研究,乃成《井中奇書考》一書稿。所費心力,所下功夫,無可計量,終使此一歷史巨案定讞於一,此亦奇事也。又以《心史》為宋季明季愛國詩文系統之重點文獻,於此切入,能更深觀察這兩個重要時期之文學與文化,此更一奇也。福康讀北京師大攻博士學位時,為故李何林教授之高材生,夙為何林教授所愛重。其博士論文《鄭振鐸論》,周密詳盡,創義甚豐,為罕見之作,後由百年老社商務印書館出版,亦名世之書。乃知福康不僅通今,抑且博古,而所治課題均占民族正氣、愛國主義之要津。本書稿雖無大量徵引馬列經典語錄,然實際所顯者正是實事求是之唯物史觀根本法則,也是近來史學研究工作一種可喜現象。此書稿應是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中之優秀成果。此稿成書,而舉世之精誠篇章,概不可以打假之偽旗,做窮惡之拙劇,堪能動撼之矣。福康同志,豈非亦當代之奇人乎?《井中奇書考》,亦豈非當代之奇書乎?吾與並世人士共識之! 1998年3月序於上海仙霞路之海隅文庫

井中奇書考 本書目錄

序 胡道靜
引 言
水中出書―諸奇集萃―考證與洗冤―自驗與私願
第一章 鄭思肖的生平與家世
元明人的記述(柴志道―王廷器―陸行直―周壽孫―鄭元桔―陶宗儀―唐謙―王行―王逢―盧熊―王達一韓奕)―鄭思肖自述(《心史》外作品中的自述―《心史》內的自述)―《家傳》研究
第二章鄭思肖的繪畫
……

井中奇書考 文章節選

陸嘉穎(子垂)因趙均離蘇遠遊,想來想去只有文從簡(彥可)、文�垢缸佑腖律�相熟(而趙均本是文從簡的女婿,詳見下述),便托他們與達始商量借閱。不料對方不肯,交涉了三個多月,好不容易才於翌年己卯三月二十六日(即1639年4月28日)借得原稿。而據張劭的跋文,“書為陸子垂先生極力購求”,可知陸嘉穎為借出原稿還花了一筆錢。陸氏父子與文氏父子便分頭摹抄,“悉如原稿”。而後,陸及文等人便有刊刻之意,但因缺少資金而犯難。於是,陸嘉穎在“己卯端陽”(五月初五)、文從簡在“己卯五月”各寫一篇跋文,在友人間傳觀抄本,希望大家想辦法付梓。
陸跋曰:“穎欲繡梓,仰體公(按,指鄭思肖)之‘一化而為忠臣孝子’之心,以公天下。自慚薄劣,更坐困窮,不能不屬望時賢君子,表彰建樹,為魯靈光,為火中蓮,載之《郡乘》,侈亘古絕無僅有一奇事,廉頑立懦,垂化無窮者也!”文氏跋亦云:“陸子垂將刻其書行世,為文勒碑井傍,祀本主於寺中,若世之屍祝信國然。今而後世,將日星翁之名,而金石其言,前於是千古如生矣!子垂名嘉穎,品最潔,慕義若渴,趙朔、李固之客奚讓焉。”
然而,約兩個月過去,仍無進展。姚宗典跋曰:“夏抄,一日過維斗楊子,見其案頭有此書,余欲取歸讀之,楊子以‘為讀未竟’而止。”可知約在七月間,陸嘉穎等又將抄本特請復社名流楊廷樞(維斗)過目。據當時文壇耆宿張世偉跋,“蓋書出後,陸丈子垂亟過文先生索錄,謀刻苦於無資,將屬楊子跋之,以上諸名公,其期迫甚。”楊廷樞於“己卯秋八月”寫了一篇跋文,對《心史》作了高度評價。而此時張世偉正聞訊找楊廷樞商議刊刻《心史》事,在楊處看到抄本後,便借去閱讀,並主動提出亦為其寫一跋文。作於“己卯中秋”的張跋云:“余日:‘余亦附題數行,何如?’楊子曰:‘甚慰。’余遂懷之歸,竟日力終卷,勞極灑灑,夜不成寐。早,據案書之曰:‘宋亡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