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殘唐》

《五代殘唐》,又名《殘唐五代史演義》,以編年體例,描述自黃巢起義至陳橋兵變止,這段時期的動盪興衰歷史。作者羅貫中,依據史傳,間以虛構,鋪敘了這一動盪分裂時期興衰演變的歷史。

簡介

五代殘唐(又名《殘唐五代史演義》)

版本:明李卓吾批點本。八卷六十回。

作者:題“羅貫中編輯”,但似為明代後期無名氏作品。
內容:以編年體例,描述自黃巢起義至陳橋兵變止,這段時期的動盪興衰歷史。《五代殘唐》又名《殘唐五代史演義》,作者羅貫中,依據史傳,間以虛構,以編年的形式,起自黃巢起義,終於陳橋兵變,鋪敘了這一動盪分裂時期興衰演變的歷史。

羅貫中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有特殊貢獻的作家。他所寫的小說很多,都是以亂世為題材,中國歷史上只有七個分裂的時代,羅貫中就寫了其中三個,除《三國演義》外,相傳還有《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傳》和《三逐平妖傳》等著作,也曾參與了《水滸傳》的編纂、創作。他亦能詞曲,所作的雜劇,今所知者,有《宋太祖龍虎風雲會》、《忠正孝子連環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三種,後二種已佚去。羅貫中經歷了元末的社會大動亂,目睹現實的紛爭,對人民苦難深重的生活處境比較了解,對他們的理想追求也有所認識。他從事小說創作的動機,一方面「無過於泄憤一時,取快四載」,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改變當時話本藝術中存在的弊端,為民眾,為說話藝人提供一個好的、方便的說話底本。他從社會的、文學的需要出發,對幾種在民間影響較大的話本小說材,進行了蒐集、整理、充實等紮實的新創工作。羅貫中的作品,尤其是《三國演義》的出現,標誌著我國古代小說從「話本」階段向長篇章回體過渡的完成,揭開了我國小說發展歷史嶄新的一頁

內容

按宋待制孫甫史論:
子醜乾坤判,惟寅人所生。聖君開至治,賢相在新民。
三王惟尚德,五帝盡施仁。唐虞民物阜,湯武放誅民。
春秋因魯史,孔子道難行。德衰征伐尚,風漓治亂循。
圖王人罕見,尚霸眾爭橫。秦強吞六國,漢傑羨三人。
東西二百四,吳魏蜀三分。五季相循並,君臣迭亂爭。
一朝征戰起,藩鎮坐皇庭。世祖承平治,太宗起義兵。
遼夷皆拱服怙冒盡稱臣。胡虜入中國,宮中開禍門。
祿山方被掃,巢賊又侵凌。天意除奸暴,否泰本相循。
賡歌記遺蹟,傳記最分明。
歌之不足,復賦之以律云:

唐虞三代皆崇德,降自春秋治不攏
擾擾兵戈無義戰,紛紛謀利詐相攻。
漢祛秦暴真天命,唐統華夷雜霸功。
禍亂若無安祿兆,黃巢焉敢亂僖宗。
此後單道隋煬帝開汴河,天下群雄並起,六十四處煙塵反亂,十八處擅改年號。

遼東李密、江南蕭銑、幽州劉隆真、明州竇建德、河州梁師都、饒州林士弘、源州李軌、湖州沈法興、兗州徐圓朗、楚州朱燦、登州李子通、濟州輔公佑、山後劉武周、建州劉黑闥、西城韓世充、揚州宇文化、蘭州薛舉。
當時那十八處煙塵,皆被唐太宗掃滅,混為一統天下,建號大唐,其世系:太宗高宗中宗睿容玄宗肅宗代宗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傳至懿宗已十六代,共二百五十餘年。欲知後事,且看下回分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