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島海戰》

《中途島海戰》

《中途島海戰》是由查爾頓·赫斯頓,Charlton Heston,,Edward Albert,亨利·方達,Henry Fonda,詹姆斯·柯博等主演,傑克·斯米特導演的一部美國劇情片。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片名:
  • 中途島海戰
  • 中途島之戰
  • 中途島戰役
  • 中途島
  • Midway
  • The Battle of Midway
  • 主演:
  • 查爾頓·赫斯頓 Charlton Heston
  • Edward Albert
  • 亨利·方達 Henry Fonda
  • 詹姆斯·柯博 James Coburn
  • 哈爾·胡爾伯克 Hal Holbrook
  • 三船敏郎 Toshirô Mifune
  • 片長: 132 分鐘
    類型: 劇情片 戰爭片 動作片
    地區: 美國
    導演: 傑克·斯米特 Jack Smight
    編劇: Donald S. Sanford
    年份: 1976年6月18日
    語言: 英語
    級別: Finland:K-16 France:U Norway:16 USA:PG South Korea:12
    《中途島海戰》
    電影海報
    影片簡介:

    七十年代出品的大型戰爭片之一,焦點是美國與日本海軍對壘的中途島戰役。在當年的一批同類電影之中,本片不算是突出之作,導演傑克.斯米特的處理手法相對比較平庸,但超級明星陣容卻可以令今天的觀眾重睹上一代巨星風采,而海戰的場面也實在拍得逼真,使本片仍維持了相當的趣味性。主演的巨星包括:查爾頓.赫斯登、亨利.方達、格倫.福特、羅伯特.米徹姆、克里夫.羅布森、詹姆斯.科伯恩、三船敏郎。當時還是新人的湯姆.塞萊克也露臉演了一個小角色。

    1942年5月海軍統帥部決定把力量轉到太平洋中部奪取中途島,消滅美軍前進的基地。日本組成了強大的聯合艦隊,由山本大將親自指揮。南雲忠一率第一艦空母艦艦隊任主攻。美艦隊力量較弱,但因截獲日軍作戰密電,對日軍作戰計畫了如指掌,乃隱蔽待機殲敵。美軍的轟炸使得日本航空母艦甲板上的炸彈爆炸,彈片穿過甲板,又在船體深處引起爆炸,三個顯赫一時的龐然大物沉入海底。山本得訊,命令所有艦隊集中攻擊中途島,以示報復。日機炸毀美航空母艦“約克頓號”,但美機很快又炸沉日航空母艦“飛龍號HIRYU”。此役日軍損失巨型航空母艦4艘,重巡洋艦一艘,飛機400多架,兵員3500人,其中包括幾百名熟練飛行員。日本無可奈何地承認“太平洋上的主動權轉入敵人手中。”

    背景資料:

    中途島位於太平洋中部,是北美和亞洲之間的海上和空中交通要衝,由周長24公里的環礁組成,陸地面積約5.2平方公里。1867年被美國占領後,成為美國的重要海軍基地及夏威夷群島的西北屏障。1942年4月18日美軍杜利特爾航空隊空襲東京後,日本認為威脅來自中途島,遂決心實施中途島─阿留申群島戰役。日軍企圖奪取中途島,迫使美軍退守夏威夷及美國西海岸;誘殲美國太平洋艦隊,以保障日本本土的安全。戰役的主突方向是中途島,阿留申群島為次要方向。5月5日,日軍大本營下令攻占中途島和阿留申群島西部島嶼。日本聯合艦隊為實施這次戰役,動用艦艇包括運輸艦、輔助艦在內共200餘艘,其中航空母艦8艘(艦載機400多架)、戰列艦11艘、巡洋艦23艘、驅逐艦56艘、潛艇24艘。其主力編隊轄中途島進攻編隊和第1機動編隊;北方編隊轄第2機動編隊和阿留申進攻編隊;另外,還編有先遣(潛艇)部隊和岸基航空部隊,由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海軍上將統一指揮。26~29日,各編隊先後由本土啟航,預定於6月4日對中途島發起進攻。

    5月中旬,美軍破譯日本海軍密碼電報,掌握了日本進攻中途島的企圖。美太平洋戰區總司令C.W.尼米茲海軍上將調集航空母艦3艘(艦載機230多架)及其他作戰艦艇約40多艘,組成第16特混艦隊(R.A.斯普魯恩斯少將指揮)和第17特混艦隊(F.J.弗萊徹少將指揮),在中途島東北海域展開,隱蔽待機。同時,19艘潛艇部署在中途島附近海域,監視日艦行動。

    6月3日,日本海軍中將細萱戍子郎率北方編隊(航空母艦2艘、艦載機82架、其他作戰艦艇29艘)對阿留申群島的荷蘭港發起突擊。4日凌晨,海軍中將南雲忠一率第1機動編隊(航空母艦4艘、艦載機260多架、其他作戰艦艇17艘)進至中途島西北240海裏海域,4時30分派出第1波飛機108架飛往中途島。島上美軍發出警報,飛機升空迎敵,展開激戰。日軍轟炸機襲擊機場,炸毀部分地面設施。由於島上防禦加強,機場跑道未被摧毀。其間,南雲的機動編隊多次受到美岸基飛機的偵察、襲擾和攻擊。南雲遂決定再次攻擊中途島。7時15分,美岸基魚雷機結束攻擊,南雲卻下令已掛上魚雷準備攻擊美艦的第2波飛機改裝炸彈攻擊中途島。7時28分,日偵察機報告發現美國艦隊。此時,在中途島東北海域待機的美特混艦隊正向日機動編隊接近,並已派出第1、第2波飛機200多架。8時20分,日偵察機報告美艦隊似有1艘航空母艦。南雲於是命令攻擊中途島的第1波飛機和擔任空中戰鬥巡邏任務的戰鬥機返航,隨後率艦隊北駛,以免遭到襲擊,並重新部署對敵艦隊的攻擊。約9時20分~10時26分,正當日軍第2波飛機卸下炸彈重掛魚雷的混亂之際,美艦載魚雷機和俯衝轟炸機連續攻擊南雲的航空母艦。日方雖有部分戰鬥機臨空迎戰,但為時已晚。結果,日軍損失航空母艦4艘(“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重巡洋艦1艘、飛機285架,人員3500名;美軍損失航空母艦1艘(“約克城”號)、驅逐艦1艘、飛機約150架,人員307名。鑒於第1機動編隊損失慘重,山本於5日下令停止中途島作戰,率聯合艦隊西撤。美軍乘勢追擊,於6日派艦載機3次出擊,又擊沉日軍重巡洋艦1艘,擊傷巡洋艦、驅逐艦數艘。
    中途島海戰改變了太平洋地區日美航空母艦實力對比。日軍僅剩重型航空母艦1艘、輕型航空母艦4艘,並損失大量飛行員。從此,日本在太平洋戰場開始喪失戰略主動權,戰局出現有利於盟軍的轉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