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藥膳防治胃腸疾病》

5.胃鏡檢查淺表性胃炎 6.病理檢查淺表性胃炎 淺表性胃炎多無陽性發現。

中華藥膳防治胃腸疾病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地收集了防治胃腸疾病的常用、有效的藥膳方劑,以病症為綱,簡明扼要地論述了胃腸疾病的診斷與辨證,而以藥膳方為目,對其組成、製法、用法、功能、主治等詳加說明。書後附有藥膳治療胃腸疾病的常用食物與藥物,使廣大讀者可以據症選方,按方配製,防病治病,保健強身,為臨床醫務工作者及廣大患者的實用參考書。

中華藥膳防治胃腸疾病 本書目錄

1 慢性胃炎
2 消化性潰瘍
3 功能性消化不良
4 神經性厭食症
5 胃下垂
6 潰瘍性結腸炎
7 急性腸炎
8 細菌性痢疾
9 腹瀉
10 便秘

中華藥膳防治胃腸疾病 文章節選

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病,其發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年齡越大,發局率越高。按其病因和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種。繼發性胃炎是指繼發於胃的疾病,如手術後胃炎等。原發性胃炎則分為淺表性.萎縮性和肥厚性三種。目前慢性胃炎的臨床診斷基本是以病理診斷為依據。而肥厚性胃炎未能用活組織檢查證實,故慢性胃炎實際上是指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牲萎縮性胃炎。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胃黏膜的慢性炎性病變,以致黏膜發生改建,最終導致不可逆的胃腺體的萎縮,甚至消失。慢性胃炎病程緩慢,可長期反覆發作。臨床表現頗不規則,且無典型症狀,多數患者以上腹部飽滿或疼痛、食慾減退、噁心、嘔吐、暖氣等為主症;萎縮性胃炎尚有貧血、消瘦、舌炎、舌腺萎縮、腹瀉等症狀。症狀的輕重與胃鏡所見的病變程度並不一致。本病病回與發病機理迄今未完全明了,可能與急性胃炎的遺患,幽門螺桿菌感染,刺激性食物、藥物,膽汁返流,免疫因素,口腔、咽喉的慢性感染灶等有關。中醫認為,本病是由於飲食不節,損傷脾胃;或情志失調,氣部傷肝,肝氣犯胃而發病。其初病在氣,久則入絡。慢性胃炎屬中醫學“胃痞”範疇。【診斷]一、臨床表現 1.腹痛、腹脹 是慢性胃炎最常見的症狀,這些症狀在空腹比較輕,飯後症狀較重。 2.食慾減退 慢性胃炎患者常有食欲不振或雖有食慾,但進食後或進食過量或進食生冷食物後,即感胃脘部脹滿不適或消化不良。 3.便秘或腹瀉 大便秘結,數日1次,質地硬或腹瀉,大便稀,1日數灰。 4.有的慢性胃炎患者出現反酸、燒心、嘈雜不適、暖氣。 5.久病患者可見虛弱的表現如身體疲乏無刀,神情倦怠、失眠多夢,貧血、舌乳頭萎縮等。二、主要併發症 1. 上消化道出皿 少數患者可有反覆小量上消化道出血,大便呈黑色,大便隱血試驗陽性,極少數可出現嘔皿。 2.癌變 少數萎縮性胃炎可演變為胃癌,癌變率約 2.55%。 3.貧血 極少數萎縮性胃炎回出現缺鐵性貧血或惡性貧皿。三、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1.胃液分析 測定基礎胃酸分泌量(BAO)、最大胃酸分泌量(MAO)及pH值。慢性淺表性胃炎胃酸正常或偏低,慢性萎縮性胃炎主要是胃體部胃酸降低或無酸。 2.血清胃泌素測定 正常值為30~140pg/ml.A型萎縮性胃炎往往升高,B型可在正常範圍或稍低。 3.血清壁細胞抗體測定 A型萎縮性胃炎常為陽性,B型為陰性。 4.幽門螺桿菌檢查 取胃黏膜經細菌培養,直接塗片或尿素酶試驗,據有關資料統計,慢性胃炎幽門螺桿茵檢出率達75%~85%。 5.胃鏡檢查淺表性胃炎 胃黏膜充血、水腫、紅白相間,黏膜皺襞頂端線樣充血,粘液增多,黏膜有斑點狀糜爛或出血。萎縮性胃炎 黏膜明顯紅白相間,以白相為壬,黏膜變薄,皺襞變細,黏膜下血管顯露是網狀或樹枝狀,有時見不規則的顆粒或結節,以增生性改變;也可散在片狀糜爛、出血。 6.病理檢查淺表性胃炎 黏膜活檢,病理檢查發現黏膜淺層炎細胞浸潤,腺體正常。萎縮性胃炎 可見不同程度萎縮、消失;代之以幽門腺化生或腸腺化生,間質細胞浸潤顯著。 7.X線檢查 淺表性胃炎多無陽性發現。萎縮性胃炎可見胃體部黏膜紋變細或消失,胃底部光滑而無黏膜紋,胃張力減低。【辯證】一、實證 1.胃氣壅里滯 脘部痞脹,胸悶不舒,納呆食少,噯氣則舒,大便不暢。舌苔薄白膩,脈弦緩。 2. 肝氣犯胃 胃脘脹滿,攻撐作痛,脘痛連脅,噯氣頻繁,大便不暢,每因情志因素而發作。苔薄白,脈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