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望廈條約》

《中美望廈條約》

1844年7月3日,美國專使顧盛與兩廣總督耆英在澳門附近望廈村簽訂《中美望廈條約》。這是美國侵略中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在中英《南京條約》簽訂的時候,清政府也被迫賠償美國煙販近25萬元。美國政府看到英國從不平等條約中獲得如此多的好處,就派專使顧盛,於1844年到中國要求訂約。顧盛還帶了四艘戰艦,闖進虎門,駛抵黃埔,以武力相威脅。

歷史背景

《中美望廈條約》《中美望廈條約》內容
林則徐領導的廣州禁菸運動中,美國鴉片販子的利益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他們於1839年5月聯合上書美國國會,要求美國政府與英、法、荷等聯合起來對付中國。中英鴉片戰爭爆發後,美國派加尼率東印度艦隊來中國沿海護僑,保護美國利益。而加尼卻在得知《南京條約》簽訂的訊息後,逕自致函兩廣總督祁填,要求最惠國待遇,未果。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的訊息傳到華盛頓,美國總統泰勒於1842年12月咨會國會,要求派遣代表來華商談建立新的經濟關係。1843年5月,美國政府派顧聖為特使來華,其使命就是要求中方給予美國英國同等的通商條件。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2月,顧聖到達澳門。6月18日,清欽差大臣、兩廣總督耆英與顧聖在澳門附近的望廈村進行會談。在談判過程中,美方軟硬兼施,採用訛詐的手法,脅迫中方談判者。耆英屈服於壓力,抱著“一視同仁”的宗旨,接受了美方所擬定的條約草案。7月3日,雙方在望廈村正式簽訂了中美《五口通商章程:海關稅則》,又稱《望廈條約》。

條約內容

《中美望廈條約》共34款條約,以下為條約簡介

《中美望廈條約》《中美望廈條約》內容
一、嗣後大清與大合眾國及兩國民人,無論在何地方,均應互相友愛,真誠和好,共保萬萬年太平無事。

二、合眾國來中國貿易之民人所納出口、入口貨物之稅餉,俱照現定例冊,不得多於各國。一切規費全行革除,如有海關胥役需索,中國照例治罪。倘中國日後欲將稅例更變,須與合眾國領事等官議允。如另有利益及於各國,合眾國民人應一體均沾,用昭平允。

三、嗣後合眾國民人,俱淮其摯帶家眷,赴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共五港口居住貿易,其五港口之船隻,裝載貨物,互相往來,俱聽其便;但五港口外,不得有一船駛入別港,擅自游弋,又不得與沿海奸民,私相交易;如有違犯此條禁令者,應按現定條例,將船隻、貨物俱歸中國入官。

四、合眾國民人既準赴五港口貿易,應須各設領事等官管理本國民人事宜;中國地方官應加款接;遇有交涉事件,或公文往來,或會晤面商,務須兩得其平。 

《中美望廈條約》《中美望廈條約》

五、合眾國民人,間有在上,不安本分,離船逃走,至內地避匿者,中國地方官即派役拿送領事等官治罪。若有中國犯法民人逃至合眾國人寓館及商船潛匿者,中國地方官查出,即行文領事等官捉拿送回,均不得稍有庇匿。至合眾國商民、水手人等,均歸領事等官隨時稽查約束。倘兩國人有倚強滋事,輕用火器傷人,致釀斗殺重案,兩國官員均應執法嚴辦,不得稍有偏徇,致令眾心不服。

六、嗣役中國大臣與合眾國大臣公文往來,應照平行之禮,用“照會”字樣。領事等官與中國地方官公文往來,亦用“照會”字樣。申報大憲,用“申陳”字樣。若平民稟報官憲,仍用“稟呈”字樣。均不得欺藐不恭,有傷公誼。至兩國均不得互相征索禮物。

七、合眾國日後若有國書遞達中國朝廷者,應由中國辦理外國事務之欽差大臣,或兩廣、閩浙、兩江總督等大臣將原書代奏。

八、嗣後合眾國如有兵船巡查貿易至中國各港口者,其兵船之水師提督及水師大員與中國該處港口之文武大憲均以平行之禮相待,以示和好之誼;該船如有采賣食物、汲取淡水等項,中國均不得禁阻,如或兵船損壞,亦準修補。

九、合眾國民人凡有擅自向別處不開關之港口私行貿易及走私漏稅,或攜帶鴉片及別項違禁貨物至中國者,聽中國地方官自行辦理治罪,合眾國官民均不得稍有袒護;若別國船隻冒合眾國旗號做不法貿易者,合眾國自應設法禁止。

十、和約一經議定,兩國各宜遵守,不得輕有更改;至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貿易及海面各款恐不無稍有變通之處,應俟十二年後,兩國派員公平酌辦。又和約既經批准後,兩國官民人等均應恪遵;至合眾國中各國均不得遺員到來,另有異議。

意義

《中美望廈條約》《中美望廈條約》內容
《望廈條約》是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美國強迫清政府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美國資本主義侵略者在可恥的鴉片貿易中是英國資產階級最大的夥伴,通過明目張胆的毒品走私從中國掠走了大量的白銀原料。在鴉片戰爭期間,充當英國侵華的主要幫凶。二十二年春,美國海軍少將加尼(1789―1868)率東印度分遣艦隊到中國海面,一面為英軍聲援,替英商轉銷商品、代購原料,一面乘機訛詐。

結果,迫使清政府“賠償美商損失”25萬美元。《南京條約》簽訂後,美國掠奪中國的野心急劇膨脹,速派大鴉片販子家庭出身的顧盛(1800―1879),帶領3艘兵艦於二十四年正月初七(2月24日)到達澳門。初十,顧盛向清朝護理兩廣總督、廣東巡撫程?采(?―1858)遞交照會,聲稱“不日進京”,“約一月之間,兵船滿載糧食,即駛往天津白河口而去”。程?

采奏報清政府說:“其意在仿照英夷,並欲駕出其上,已可概見。”道光帝十分害怕,派兩廣總督耆英趕到澳門會晤顧盛。五月初六,耆英與顧盛於澳門附近的望廈村開始談判。十八日,在顧盛的恫嚇之下,耆英在望廈村與顧盛簽訂了《中美望廈條約》。共34款,附有《海關稅則》。規定美國享受英國在《南京條約》中除割地、賠款以外的協定關稅、五口通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全部特權,而且比《南京條約》有所擴大,規定:美國人有權在五口通商口岸租地蓋樓、開設醫院和教堂;

美國兵船可以到中國沿海各港口“巡查貿易”;對在華的美國商人,清政府必須“時加保護,令其身家,安全”;12年後對五口貿易等條款可以“稍為變通”,為以後藉口“修約”以索取更多侵略特權埋下伏筆。《望廈條約》是美國初期侵華活動的第一個罪惡記錄,進一步破壞了中國的獨立和主權。顧盛在給美國國務院的報告中直言不諱地供認:“美國及其他國家,必須感謝英國,因為它訂立了《南京條約》,打開了中國的門戶。現在,英國及其他國家也要感謝美國,因為我們將這個門戶開放得更寬闊了。”因此,就連美國的資產階級學者丹涅特(1883―1949)也不得不承認:“美國在《望廈條約》中第一次顯現了帝國主義的色彩。”

影響

《中美望廈條約》《中美望廈條約》內容
《中美望廈條約》它是加在中國身上的又一道更為沉重的枷鎖,並成為爾後中法《黃埔條約》及其他帝國主義列強與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的範本。

中美《望廈條約》共34款,並附有海關稅則。主要內容為美國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與英國同等的權利。也就是說,英國通過鴉片戰爭獲得的特殊權益,除割地、賠款外,美國全部獲得,而且在許多方面危害中國更厲:

1、協定關稅。條約規定:“倘中國日後欲將稅率變更,須與合眾國領事等官議允”,此為中國近代史上損害中國經濟甚重的“協定關稅”之始。

2、擴大領事裁判權範圍。條約規定:中國國民與美國國民發生訴訟事件,美國國民由美國領事等官員捉拿審訊,按照美國法律與慣例處理;美國國民在中國與別國國民發生爭議,“應聽兩造查照各本國所立條約辦理”,中國官員無權過問。由此,清朝對美國國民的逮捕、審訊定罪、懲治的司法權力全部喪失。

3、侵犯中國的領海權。美國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國港口“巡查貿易”,清朝港口官員須“友好”接待。停泊在中國的美國商船,清朝無從統轄。

4、規定了12年後可以“修約”的條款。此外,條約還同樣規定了片面最惠國待遇,如果中國日後給他國以某種優惠,美國應一體均沾。

中美《望廈條約》是比中英《南京條約》、中英《虎門條約》及其附屬檔案更細緻更完備的不平等條約。它是加在中國身上的又一道更為沉重的枷鎖,並成為爾後中法《黃埔條約》及其他帝國主義列強與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的範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