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書名:中國近代史分期問題討論集
作者:"歷史研究"編輯部輯
出版地:北京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1957
頁數:242頁
簡介
1957年三聯書店出版。1954年胡繩在《歷史研究》創刊號上發表了《中國近代歷史的分期問題》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國近代史的分期標準以及具體的分期意見,引起全國史學界對近代史分期問題長達3年的熱烈討論。這本論文集收錄了3年來發表於各報刊的有代表性的關於中國近代史分期問題的論文12篇,論點輯要1篇及學術討論情況的報導3篇。客觀地反映了當時學術界在近代史分期問題上的不同觀點。
觀點
觀點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如何分期。所謂“中國近代史的分期”,在當時主要是指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這80年歷史的分期。主要觀點有以下4種:(1)分為7段。胡繩的文章指出中國近代史存在著太平天國、義和團運動和辛亥革命三大革命高潮。據此他主張將該80年歷史劃分為1840—1850年;1851—1864年;1864—1895年;1895—1900年;1901—1905年;1905—1912年;1912—1919年7個階段。(2)分為5段。金沖及的文章主張分為1840—1864年;1864—1894年;1895—1900年;1901—1914年;1914—1919年5個階段。(3)分為4段。范文瀾、孫守任、李新、榮孟源、來新夏、孫正容等持此意見,但具體的時間劃分則有一些出入,基本的時間為1840(或1839)—1864;1864—1901(或1894、1895);1901(或1894、1895)—1912(或1905、1913);1912(或1905、1913)—1919。(4)分為3段。戴逸、章開源、王仁忱以及天津師範學院歷史系中國近代現代史教研組均持此觀點,時間為:1840—1864(或1873);1864(或1873)—1901(或1905);1901(或1905)—1919。在討論分期問題時,極為可貴的是,李新、來新夏、李榮華等在文章中曾提出了中國近代史的下限應定在1949年的構想。(二)分期的標準。主要觀點有以下6種:(1)以階級鬥爭的表現為中國近代分期的標準。這一觀點由胡繩最先提出,戴逸、章開源、孫正容、黃一良、毛健予、王仁忱、榮孟源等均持此觀點。(2)以中國近代史社會的主要矛盾的發展及其性質的某些變化為標準。孫守任提出,范文瀾贊同。(3)以社會經濟的表征與階級鬥爭的表征相結合作為分期的標準,金沖及提出。(4)通過對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行全面考察,以其表現出的特點作為分期的標準,李榮華提出。(5)以民族鬥爭和階級鬥爭的重要表現為分期的標準,趙德馨提出。(6)以對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所表現出的矛盾形式的變化、階級關係的變化、階級鬥爭的發展趨勢以及外來因素的影響和反響等各方面的全面考察作為分期的標準,來新夏提出。本論文集的出版對於及時傳遞史學研究的新動向,推動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的深入開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