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碑帖經典--王羲之十七帖》

"宋以後《十七帖》轉輾翻刻極多

中國碑帖經典--王羲之十七帖 特色及評論

古人所謂法帖者,無非是一些尺牘、詩稿、便條、文論等,初意不在書,故能天機自動,情馳神縱,而出於自然,所謂“不求工而自工”也,王羲之的草書十七帖便是最具這種特色的代表作品。
王羲之(三0七――三六五),字逸少,琅邪臨沂人,嘗官右將軍,故世又稱“王右軍”,是東晉著名書家,有“書聖”之稱。永和七年拜右將軍、會籍內史之職,在任四年。永和十一年辭官,居山陰,與諸名士游于山水之間,風流蘊藉,以虛曠為懷。據《晉書》本傳謂其卒年五十九歲,但未記何年,故其生卒世傳不一。王羲之幼年初學衛夫人(鑠),叔父王�M得鍾繇筆法亦善書,故青年時即有書名,後渡江北游,見李斯、曹喜、鍾繇、梁鵠、蔡邕等人書碑,眼界大開,始知學衛夫人書,只是徒費歲月,乃發憤臨池學書,增損古法,裁成今體,將漢魏以來質樸的書風自創 出妍美流便的新體,卓然成為一代大家,永為後世楷法。
王羲之善小楷、行書、草書諸體,《十七帖》是王羲之草書的代表作品,此帖集王羲之尺牘二十九通,裝裱成一卷,長一丈二尺,計一百零七行,九百四十二字,因起首一通有“十七日”三字,故名之曰《十七帖》。唐太宗李世民愛羲之書,於貞觀初年下詔,出內府金帛,廣徵博求王書真跡,計三千紙,率以一丈二尺為一卷,惜傳世墨跡散佚殆盡,至今已無一字真跡流傳。《十七帖》唐初時即曾拓摹,作為弘文館學生習書的範本,後則根據拓摹本重新摹刻,傳世的《十七帖》較好的兩本:一即帖尾有“�取弊�,由唐弘文館館臣解元畏勒石,褚遂良校定,世稱“館本”,又名“�茸直盡�,此本唐拓,卷尾有張正蒙長跋,為十七帖最善拓本;另一是賀知章的臨本,後被南唐李後主刻入《澄清登帖》中,宋太宗淳化三年所刻的《淳化閣帖》,即有部分是此本中翻刻而來。宋以後《十七帖》轉輾翻刻極多,今刊用“�茸直盡�,現為上海圖書館收藏。
《王羲之草書十七帖》屬於今草範疇,筆意精到,點畫方圓並用,結字平中寓奇。雖然他已泯沒了章草中的波磔,但卻字字獨立,上下行勢已有連屬之意,樸厚靈和之氣溢於紙墨之外。可以說是學習草書的最佳範本。朱熹評曰:“《十七帖》玩其筆意,從容衍裕而氣象超然,不與法縛,不求法脫,真所謂一一從自己胸襟流出者,竊意書家者流,雖知其美而未必知其所以美也。”當然要學習二王的草書,還要參考魏晉人的墨跡(如陸機《平復帖》等),作更深入的研究。王羲之的草書去古未遠,點畫必有質感,正如張正蒙《跋王羲之十七帖》中所謂:“筆法古質,渾然有篆籀遺意。”這樣,或許能上窺晉人書跡之妙。今將上海圖書館所藏“�茸直盡庇壩〕靄�,並加附釋文,以饗廣大讀者。

中國碑帖經典--王羲之十七帖 內容簡介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書的代表作品,原作散佚殆盡,本冊選用上海圖書館藏唐拓館本,筆意精到,點畫方圓並用,結字平中寓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