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學文摘》

《中國數學文摘》

《中國數學文摘》(雙月刊)創刊於1987年,是由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主辦,寧夏大學、安徽大學和汕頭大學協辦的中央級科技檢索類刊物。。《中國數學文摘》在我國數學學科的研究、教育和套用領域有廣泛的影響,並與國際上1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交換關係。近些年來,我們開始向德國海德堡科學院推薦國內學者發表的數理邏輯方面論文的英文文摘和向英國《國際運籌學文摘》推薦運籌學方面論文的英文文摘,為把國內學者的研究成果推向國際,促進國際間學術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

基本信息

《中國數學文摘》(雙月刊)創刊於1987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主辦,受國家自然科學數學天元基金資助,寧夏大學汕頭大學協辦的中央級科技檢索類刊物。

期刊簡介

辦刊宗旨 :報導我國數學領域最新研究和教學的成果和進展,溝通國內外信息,促進我國數學研究和教學工作的

(圖)《中國數學文摘》《中國數學文摘》

發展,為<<中國數學文摘>>資料庫提供主要數據來源。
報導範圍 :涵蓋數學各分支領域以及數學在資訊理論控制論計算機物理學生物學經濟學醫學等領域中的套用。
收錄類型 :國內(包括台灣地區)出版的數學類學術期刊和高等院校學報(總計300餘種)上發表的有關數學研究論文綜述;國外出版的80餘種數學類核心期刊上發表的中國學者論文;國內外出版的我國數學研究、教學人員的專著以及與數學相關的會議錄等文獻的文摘。

為了便於國際交流,《中國數學文摘》採用美國《數學評論》和德國《數學文摘》的最新主題分類表對每條文摘進行分類。每期文獻報導量1400餘條。每期均附有該期所收文獻的作者索引。截止到2008年底,《中國數學文摘》已出版22卷122期共收錄文摘共13萬餘條。為給廣大讀者提供更加豐富的信息,進一步增強可讀性,從2008年開始,增加了評論欄目:REVIEW

《中國數學文摘》在我國數學學科的研究、教育和套用領域有廣泛的影響,並與國際上1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交換關係。近些年來,我們開始向有針對性地把國內學者的研究成果推向國際,為促進國際間學術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

辦刊歷史

1987年7月至1988年試刊共6期,為季刊

(圖)路甬祥為該刊題詞路甬祥為該刊題詞

1989年至1991年正式出版並由國內外公開發行,為季刊另加一期年度累積索引。

1995年《中國數學文獻資料庫》正式建成。

1992年至現在為雙月刊,每年第6期為年度累積索引。

2002年《中國數學文獻資料庫》(1992-2001版)正式出版發行。

2003年《中國數學文獻資料庫》(1992-2003版)光碟正式出版。

2004年《中國數學文獻資料庫》(1992-2004版)光碟與《中國數學文摘》印刷版捆綁發行。

2006年《中國數學文獻資料庫》網路檢索系統開通。

現任主編簡介

石鐘慈院士,男,1933年12月生於浙江寧波,數學家。

(圖)《中國數學文摘》主編石鐘慈院士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石鐘慈院士1955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數學系,1956年赴蘇聯科學院Steklov數學研究所攻讀計算數學。1960年到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工作。曾任中國科技大學數學系主任、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主任。幾十年來他對有限元方法進行了系統深刻的研究,取得了獨創性的研究成果。代表工作有:五十年代後期至六十年代中期建立了Galerkin方法求解微分方程特徵值問題的新算法,得到矩陣特徵值、行列式和條件數的高精度估計公式;七十年代末提出了樣條有限元, 引發了大量後繼工作;八十年代起研究非協調有限元方法的收斂性,發現了非協調有限元奇特的"錯向收斂"現象,提出了一種新的判別非協調有限元收斂性準則,證明了一些工程界有重要套用價值的單元的收斂性。這是迄今國際非協調有限元研究領域的最深刻,最系統成果。

石鐘慈院士曾獲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獎,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華羅庚數學獎和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曾任國家攀登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石鐘慈院士現任中國計算數學學會理事長,是我國計算數學領域四個刊物的主編;德國美國俄羅斯日本巴西五個國際計算數學雜誌的編委。

期刊獲獎

1990年獲中國科學院優秀期刊“三等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0周年、中國圖書館學會成立10周年二次文獻“優秀成果獎”

第六次全國科技文獻檢索出版物評比“一等獎”

2000年中國科學院優秀期刊“二等獎”

2001年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頒布的“雙效期刊”獎,並進入“中國期刊方陣”。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