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楷書形成於魏晉,定型於北魏至唐代,一直流傳至今,基本上不再變化。所不同的只是書寫風格特色的差異,並沒沒有發生“質”的變化。因此,關於楷書的發展,康有為在《廣藝舟雙輯》中記載:“真書之變其在魏漢間乎?漢以前無真書體,真書之傳於今日者,自吳之……《宣示》……諸帖始。至二王則變化殆盡,以迄於今……。”康先生所講之楷書,在隋唐以前比較放逸,到了唐代,為了適應科舉制度的要求寫字成了衡文取士的標準,於是產生了一套衡量字型寫得好與壞的標準,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套法度,即人們常說的唐朝尚“法”。有了書寫的法度,使人們有法可依,但也導致了書法發展的僵化,由唐定法,至宋而定“台閣”,即“台閣體”,至清代形成了所謂的“館閣體”。此類書體的出現,対書法藝術的發展是不利的;但從“尚法”這一點講,立標準、定要求、教有序、學有法,這是一種建樹。這種始於漢末,定型於唐的楷書,是甲骨文、篆、隸發展的必然結果,而行、草都是以楷書為本體而演化。因此楷書是上溯尋源的依據,是下求其流的基礎,楷書也成為學習書法的起步入門。
楷書的上下限明確之後,有關楷書的基本規範就有有所歸結了,首先是“字占一格”,由於古人寫字多為豎式,且字的大小、長短不一,於是先人們在寫楷書時,每字字距一定,不論長短大小,皆以字距定格,便能取得整齊劃一的規矩,這正是古人破格有格的藝術處理方式;其次是“字型規範”,楷書每字基本立足於方型,即“方塊漢字”,每字要求是必須是規範的漢字,不允許有錯字。雖然在一些字貼上常見到多一筆或者少一筆的漢字,但在當時是作為標準字型實用的,與現代的標準未必統一,但樹楷則必須定標準,這是非常明確的;三是“筆劃標準”,楷書的各種筆畫都有自己的標準,不能任意改變,是勾畫的不能寫作懸針,是豎彎的不能寫作豎、橫或豎、折;最後是“筆筆不苟”,字的每一筆劃的起、落、轉、折都有依據,都有歸宿,不能隨意為之。
藝術價值與特色
即將發行的楷書郵票六枚郵票中第一枚《宣示表》為小楷,第二枚《張猛龍碑》為魏碑,其餘皆為唐楷。小楷和大楷同屬楷書,但大、小楷有著許多不同。各種字型的大與小,不只是一個尺寸的問題,有的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體式。比如大篆和小篆,就是兩個不同時期、區別較大的兩種體式。再如大草和小草,主要在於草法的不同,至於大楷和小楷,雖然不是字型的不同,但在藝術表現絕對是兩種表現形式,由於對大小楷的要求不同,法度也隨之而不同,書寫的方式也有明顯的差異,各有其用途。摩崖刻石、題寫匾額碑銘適用大楷表現,而有些石刻銘文、墓誌則需用中楷(寸楷),至於長卷、傳記祭文、手本奏章、門帖名刺、八股制藝、台閣公文等由於文字較多,就不能不作小楷了。
《宣示表》,三國時期魏國鍾繇所書,刻本最初見於《淳化閣帖》,後刻入《大觀帖》、《東書堂帖》、《寶賢堂帖》、《停雲館帖》等。《宣示表》以十八行為正本,筆法質樸渾厚,雍容自然。王導東渡時將此表縫入衣帶攜走,後來傳給王羲之,王羲之又將之傳給王修,王修便帶著它入土為安,從此不見天日。現在傳下來的是王羲之的臨摹本,字型端整古雅,結體略呈扁形,筆畫已脫八分古意,全是真書筆法,也可以說是楷書之祖。鍾繇的書法,與以後的王羲之並稱“鍾、王”,為後世所宗。小楷書法作品除了《宣示表》,比較著名還有王羲之的《樂意論》、《曹娥碑》,王獻之的《洛神賦十三行》,鍾少京的《靈飛經》,趙孟頫的《汲黯傳》和祝允明、文徵明、王寵的小楷書法以及西魏、敦煌、唐代的寫經體等等。
《張猛龍碑》,歷來評價很高,甚至被稱為“魏碑之王”。刻於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公元523年),全稱為《魏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之碑》,立於山東曲阜孔廟,楷書二十六行,每行四十六字,無撰書人姓名。碑文內容宣揚了孝道和張猛龍尊孔興學的事跡,為張猛龍之頌德碑。此碑書、刻俱精,字型結構緊煉方折,整塊碑文既肅穆典雅,又險絕縱逸,既不出規範,又奇姿流美,惟殘缺漫漶處太多了。
《九成宮醴泉銘》,刻於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在陝西麟遊縣,魏徵撰文,著名大書法家歐陽詢書,楷書二十行,每行五十字,記述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時發現醴泉之事。筆法剛勁婉潤,兼有隸意,是歐陽詢晚年經意之作,歷來為學書者推崇。歐陽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他的書法成就以楷書為最,筆力險勁,結構獨異,後人稱為“歐體”。其源出於漢隸,骨氣勁峭,法度謹嚴,於平正中見險絕,於規矩中見飄逸,筆畫穿插,安排妥貼。楷書以《九成宮醴泉銘》等,行書以《夢奠帖》、《張翰帖》等為最著名。其他書體,也無一不佳。學歐書多以此為範本,由於歐體規矩嚴,結構平穩,端正之極,後世科舉取士則以歐體為考卷的標準書體,以至於越來越板正,沒有了個性特點,形成了刻板的“館閣體”
《雁塔聖教序》,原名《慈恩寺聖教序》,因在西安大雁塔下,故名,又避集王行書《聖教序》,故加“雁塔”二字。東西兩石,東石為聖教序,全稱《大唐三藏聖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褚遂良書,21行,行42字。西石為其《記》,全稱《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記》,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書,20行,行40字,文右行。均為禇遂良在永徽四年所書。《雁塔聖教序》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書風格的作品,字型清麗剛勁,筆法嫻熟老成。褚遂良在書寫此碑時已進入了老年,至此他已為新型的唐楷創出了一整套規範。在字的結體上改變了歐,虞的長形字,創造了看似纖瘦,實則勁秀飽滿的字型。在運筆上則採用方圓兼施,逆起逆止;橫畫豎入,豎畫橫起,首尾之間皆有起伏頓挫,提按使轉以及回鋒出鋒也都有了一定的規矩。褚遂良,(五九六——六五八年),字登善,杭州錢塘人。官至中書令,封河南郡公,進郡公,人稱“褚河南”。其書初學史陵,歐陽詢,繼學虞世南,終法二王,自創一格,是繼歐,虞之後又一書法大家。曾提出“錐畫沙”等著名論斷,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為初唐四大書法家。
《顏勤禮碑》,立於大曆十四年(779年)。全稱《唐故秘書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長史上護軍顏君神道碑》,是顏真卿為其曾祖父顏勤禮所書神道碑。由顏真卿親自撰文,內容追述顏氏家族祖輩功德,並敘述後世子孫在唐王朝的業績。是顏真卿晚年最具代表性的書法藝術經典之作。窺其風貌,高古典雅、遒勁豪宕,展現出顏體大氣磅礴的風格。《顏勤禮碑》碑陽、碑陰共三十九行,碑側五行,總計一千六百六十七字。因久眠地下,字口清晰,結體完整,突出地再現了顏體的飽滿與豐腴。此碑用筆高古,從容於法度之中,縱情於筆墨之外。《顏勤禮碑》書寫於顏真卿七十一歲的晚年,正值魯公楷書風格趨於成熟的時期,既能從容於法度之中,又能縱橫於繩墨之外。其書鋒外國語秀出,行以篆籀筆意,其點畫圓勁畫不含糊,頓挫扭轉皆有微妙之跡。布局創大字充格的寫法,尤見氣勢之博大,筆力雄強,沉著端莊而不失精麗,猶如他的為人,正直、忠烈、凜然不可侵犯,樸實倔強、剛勝於柔、內美外溢。加之久埋地下,未經後人剔剜,丰神飽滿,遠在魯公其它碑刻之上,為顏碑中最精彩者,也是楷書學習的最佳範本。顏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萬年人,祖籍唐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開元間中進士,遷殿中侍御史,為楊國忠所惡,出為平原太守,故世稱顏平原。安史之亂,抗賊有功,入京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故又世稱顏魯公。德宗時,李希烈叛亂,他以社稷為重,親赴敵營,曉以大義,終為李希烈縊殺,終年77歲。
《玄秘塔碑》,立於唐會昌元年(公元841年),楷書28行,行54字。全稱《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大達法師玄秘塔碑銘並序》,裴休撰文,柳公權書並篆額。《玄秘塔》是柳公權六十四歲時所書。此碑結字的特點主要是內斂外拓,這種結字容易緊密,挺勁;運筆健勁舒展,乾淨利落,四面周到,有自己獨特的面目。柳公權(778年-865年),字誠懸,唐朝京兆華原人,官至太子太師,世稱“柳少師”。由於他也被皇帝封為河東郡公,因此後人也稱他“柳河東”。他是顏真卿的後繼者,後世以“顏柳”並稱他們,成為歷代書法的楷模。中國書法是先人們留給我們豐厚的文化遺產,也是中華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楷書在一脈相承的中華漢字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詳細數據
《中國古代書法——楷書》特種郵票
2007年11月5日發行《中國古代書法——楷書》特種郵票1套6枚。詳情如下:
志號:2007-30
圖序圖名面值
(6-1)T宣示表1.20元
(6-2)T張猛龍碑 1.20元
(6-3)T九成宮醴泉銘 1.20元
(6-4)T雁塔聖教序1.20元
(6-5)T顏勤禮碑 1.20元
(6-6)T玄秘塔碑 1.20元
郵票規格:30×40毫米
齒孔度數:12×11.5度
整張枚數:版式一20枚
版式二12枚(兩套郵票)
整張規格:版式一150×240毫米
版式二200×135毫米
版別:膠印(版式二採用壓凸工藝)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異形齒孔螢光噴碼
設計者:王虎鳴
資料提供:故宮博物院曲阜市文物管理局西安市大雁塔保管所上海博物館
責任編輯:佟立英
印製廠:河南省郵電印刷廠
出售辦法:自發行之日起,在全國各地郵局出售,出售期限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