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讀完20部修身處世經典》

《一次讀完20部修身處世經典》

《一次讀完20部修身處世經典》是一本好書是一個由優美語言與閃光思想所構成的獨特的世界,選擇一本好書,不僅可以品味一時,更可以受益一生。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每個時代都會有一批在各個領域創作出驚世之作的偉人,他們所留下的一份份寶貴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既沒有時空界限,也沒有地域之分,像星斗輝煌於當時,也像陽光燦爛於今天。在人類歷史上,這是為數不多的一群人,但也是值得關注、值得崇拜、值得追隨的一批人。他們用真理的力量統治我們的頭腦,而不是用武力奴役我們。正是他們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他們所留下的傑作已成為全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供我們一代一代分享下去。這些人,我們稱之為大師,這些偉大的作品,我們稱之為經典。

內容簡介

一次讀完20部修身處世經典》作者伯靈,從古聖先賢孔子的“修身”以處世到世人的“嚼得菜根成白事”,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為人處世之道,那些被譽為處世修身典範的經典著作中所蘊含的道理,被希望獲得成功捷徑的人奉為“真經”,至今應然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媒體評論

有時,一本適時的好書能夠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或者成為他的指路明燈,確定他終生的理想。如果你想從閱讀中獲得值得你永遠銘記於心的知識,你就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去研讀那些無疑是富有天分的作家的作品,不斷從他們那裡取得養料。
——塞涅卡
閱讀所有的優秀名著就像與過去時代那些最高尚的人物進行交談,而且是一種經過精心準備的談話。這些偉人在談話中向我們展示的都是他們思想中的精華。
——莫洛亞
我們讀書之前應謹記“絕不濫讀”的原則。不濫讀有方法可循,就是不論何時兒為人多數讀者所歡迎的書,切勿貿然拿來讀,不如用寶貴的時間專讀偉人的已有定評的名著,只有這些書才是開卷有益的。
——叔本華

目錄

第1部《道德經》老子(中國·先秦生卒年不詳)
第2部《聖經》基督教經典
第3部《論語》孔子(中國·春秋公元前551-前479)
第4部《孟子》孟子(中國·戰國約公元前372-前289)
第5部《沉思錄》馬可·奧勒留·安東尼(古羅馬121-180)
第6部《荀子》荀子(中國·戰國約公元前330-前230)
第7部《莊子》莊子(中國·戰國約公元前369-前286)
第8部《道德箴言錄》拉羅什福科(法國1613-1680)
第9部《顏氏家訓》顏之推(中國·南北朝531-591)
第10部《人生論》弗蘭西斯·培根(英國1561-1626)
第11部《家范》司馬光(中國·北宋1019-1086)
第12部《智慧書》巴爾塔沙·葛拉西安(西班牙1601-1658)
第13部《世范》袁采(中國·南宋?-1195)
第14部《富蘭克林自傳》班傑明唁蘭克林(美國1706-1790)
第15部《小窗幽記》陳繼儒(中國·明代1558-1639)
第16部《蒙田隨筆》蒙田(法國1533-1592)
第17部《菜根譚》洪應明(中國·明代生卒年不詳)
第18部《曾國藩家書》曾國藩(中國清代1811-1872)
第19部《人性的弱點》戴爾·卡耐基(美國1888-1955)
第20部《傅雷家書》傅雷(中國1908-1966)

精彩書摘

第1部《道德經》老子(中國·先秦生卒年不詳)先秦偉大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不僅是先秦諸子的啟蒙者,也是中國文化大智大慧、大本大源的象徵。他在世界上較早提出了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千百年來為世人提供了觀察社會、思索人生的獨特視角,他的思想是構築中華文化思想體系的重要支柱和組成部分。老子又是現實生活中一位特立獨行的奇人,為人處世卓爾不群,在當時和後人的心目中包裹著濃厚的神秘色彩。雖然歷史已跨越兩千多年,但老子的思想和精神由於早已融入中國式的生存和生活活動里而至今猶有極強的穿透力。老子堪與孔子比肩,同被世界公認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智者和哲人。這位飽覽史書、才智過人的哲人,識窮宇宙,道貫天地,立萬世之典範,創道家學派一脈,澤被千年,影響深遠。他的哲學思想博大精深,漢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貞觀之治”、清代的“康乾盛世”都與老子的思想影響有關。他教人隨任自然、順應大勢,謙恭、知足、徐緩、柔弱、自守和不妄為,這些偉大的思想在歷史的長河中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早已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老子所撰述的《道德經》一書,是中國文化的大寶藏,是中國思想史上一次燦爛的日出。它包羅百代,廣博精微,短短5000多字,以“道”為核心,建構了上自帝王御世,下至隱士修身,蘊涵無比豐富的哲理體系,成為後世道學的圭臬和國人立身處世的規則所在。兩千多年以來,《道德經》大而用之於治理國家大事,小而用之於個人立身處世,所用之處無不產生深刻的影響,無數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乃至普通百姓,紛紛從好《道德經》中汲取智慧。老子的智慧經過兩千多年的洗禮,依然光彩熠熠,至今仍對世人有著非同一般的深刻影響和啟迪。內容精要
周末王室發生內亂,景王崩,王子朝發動叛亂,從守藏室中帶走了大批周朝的典籍逃奔到楚國。此事波及到老子,老子於是辭去守藏室史官之職,離開周都,準備從此隱居。行至函谷關時,關令尹喜知道他將隱去,請其著書,於是老子留下了他唯一的著作——《道德經》。
《道德經》又名《老子》,共81章,分為上、下兩篇,上篇《道經》,下篇《德經》,共5000多字。取上部第一字“道”與下部第一字“德”,合為《道德經》。這部經典雖然只有幾千言,但是作為先秦諸子中重要的學術著作之一,它涉及了哲學、政治、軍事、文化、藝術,以及倫理道德、修身養性等,可以說無所不有。老子從極其超脫的高度審視世態人生,提出了一套獨特的思想體系。他的思想不僅奠定了道家人生哲學的基礎,而且對中國人的為人處世和行為方式有著深遠的影響。
“道”是《道德經》一書的核心內容和思想基石。《道德經》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認為,“道”是萬物的主宰,宇宙萬物都是從“道”演化而來的。在老子看來,修道即修德,凡是善於建立功德的人,必須以人為本,從修養自身做起。在社會人生領域,人們通常主張有所作為,普遍贊同積極有為的人生態度,老子對此卻不以為然。在他看來,有些事情不是可以勉強去“為”的。勉強去做,就會遭受挫折。老子十分推崇無為的原則,《道德經》的核心思想是“無為”,“無為”是修道修德的最高境界。世上的事往往就是這樣:當你只是為獲得而去獲得,成功總是那么遙遠;一旦你超越了功利的目的,順其自然而為,成功或許馬上就會出現在你的面前。老子無為而為的人生觀就具有這方面的意蘊,為人處世目的性不要太強,不要太功利,不要勉強,不要刻意而為,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強作妄為,不要為成功而追求成功,否則欲速則不達。
達到“無為”的前提,就是無欲。人作為一種生命存在,總會表現出一定的欲望。老子主張“少私寡慾”,反對縱慾。在他看來,欲望有其限度,一旦超過了,就有百害而無一益。老子發現事物向其對立面轉化、物極必反是一個極為普遍的現象,人生領域也不例外。他反覆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在老子看來,既然物極必反,人的追求超過了一定限度,才會發生不利於自身存在的轉化;那么,限制自己的行為,使自己的追求不超過一定的限度,就不會發生那種不利於自身存在的轉化。在老子看來,能知足知止,就不會與他人發生矛盾,發生爭鬥,因而也就不會遭人暗算,產生怨尤。知足知止是老子為自我保護而提出的重要人生原則,這一人生原則包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千百年來,許多人將“知足不辱”、“知足常樂”、“知止不殆”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
老子認為人類最大的禍害是人的私心欲望,修道的關鍵在於去掉人的私心欲望,去掉了私心欲望,人就可以獲得身心健康、獲得幸福。在紅塵滾滾、物慾橫流的社會裡,人們怎樣才能做到無欲呢?老子給世人提供的減少私心欲望的方法是“守靜”。老子將守靜制動的思想作為人生原則,包含著極高的人生價值。根據老子的看法,為人守靜,處世從容,則能舉重若輕,化險為夷;遇事急躁,輕舉妄動,則很難有好的結果。臨事不慌,處亂不驚,鎮靜自若,以逸待勞,靜觀其變,又常常能夠勝人一籌。“寧靜致遠”,靜定生慧,靜能給人帶來無窮的創意和智慧。正因如此,千百年來許多人把《道德經》中守靜制動的思想奉為人生的座右銘。
人在社會中生活,要面對許多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處理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的關係問題。老子在如何處理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關係問題上贊同無私利他,但又不忘利己。根據老子的法,一個人只要無私,為他人著想,他就能夠擴張自己的利益;而且他越能無私利他,獲得的利益便越多。因此老子認為,為人處世應當寬宏大量,能容人,能原諒人,能包涵人。
老子生活在諸侯爭霸的時代,對於爭鬥的殘酷現實和災難性後果,有著深切的體驗。他希望社會停止紛爭,主張為人應寬容,把“不爭”作為為人處世的重要原則。就個人而言,所謂“不爭”是指不與人爭地位、爭功名、爭利益,不與人發生正面衝突。老子認為“不爭”是一種高尚的德行。他十分讚賞水謙下、居下的品性。水表面上看是最柔弱的東西,隨遇而變,遇圓則圓,遇方則方,但卻能穿石銷金,無孔不入,無堅不摧。他確信柔弱蘊藏著巨大的力量,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人們在剛強與柔弱之間,往往看重剛強的力量,習慣於求強、圖強、逞強,甚至以強凌弱,老子卻告訴人們:柔弱並不是懦弱,柔弱本身就是一種力量,一種比剛強更大的力量。
柔弱處世是老子的高明之處,在他看來,謙恭卑下,先人後已是居上、領先的有效手段。退是為了更好地進。在老子心目中,謙下不先具有積極的功效。它可以引起別人的好感和佩服,得到人們的同情和幫助,而對自己有益。相反,如果一個人熱衷於自我表現、自以為是、自我誇耀、自高自大,就會引起人們的反感,不能為人所尊重,自己也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這也就是“謙受益,滿招損”的意思。
老子表面上看是現實人生的冷眼旁觀者,骨子裡卻是一位熱愛人生的智者。他十分關注人的命運,特別注重生存的方法和策略。他不僅針對當時的社會現實,就個人如何保全自己的生命進行思考,提出了豐富的明哲保身思想,而且還就人在社會中如何取勝、如何實現自己的利益和目的進行探討,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人生進取觀。人在社會中生活,總要有所追求。老子並不反對人基於自然需要的追求,但他要求人們知足知止。在老子看來,名利是身外之物,人的生命價值遠在名與利之上,什麼樣的名聲和財物也沒有人的生命寶貴、重要。為獲得名利而傷害自己的生命是捨本逐末,得不償失的。老子把個人的生命看得比天下還貴重,人的生命是第一寶貴的。因此在仕途多舛、命運不濟的情況下,應該放棄功名利祿,隱身保命。
從“重身輕物”、“知足知止”的觀點出發,老子進而要求那些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功成不居,功成身退。老子並不主張人鋒芒畢露,勇於自我表現。他覺得鋒芒畢露對人沒有益處,應該韜光養晦,善於隱藏自己,不讓人知道自己的實力和底細,以防不測。老子主張韜光養晦、“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但並不是崇拜愚昧和笨拙,單純要人愚昧、笨拙,而是要有才幹和大德的人懂得匿才藏德.不露鋒芒,善於隱蔽自己。在老子看來,樹木長得捲曲不合規矩,就會免除砍伐之禍;在社會中,人能隱忍自己,生命就會得到保全。當一個人建立事業、功成名就之後。如果不能及時引退,而要自恃其功,繼續發揮自己的作用,那就是不懂得知足知識,將會招致災禍,危及生命。老子從保身的角度提出功成身退的思想,要求人在取得成就、建立功勳之後,見好就收,急流勇退。這是一種十分理智的人生忠告,後世的國人十分服膺這一忠告,范蠡、張良功成身退的故事,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
老子的思想經受了歷史的考驗,作為人們修身處世的普遍原則,可用於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道德經》是人類傳箏文化皇冠上的一顆明珠,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到中國訪問時,有人向他介紹《道德經》中幾段文字後,他極為驚嘆,認為兩千多年前能有這么深邃的思想,簡直不可思議。在美國作家麥克·哈特著的《人類百位名人排座次》一書中,老子被列為第75位,在地球上出現過的數百億人中,老子以短短五千言而進入百位名人之列,足見《道德經》在人類歷史上影響之巨大。在西方,《道德經》各種譯本至少有40多種。在德國,德國前總理施洛德曾在電視上呼籲每個德國家庭買一本中國的《道德經》,以幫助解決人們思想上的困惑。多年以來,世界各國眾多的有識之士都從《道德經》裡面吸取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完善了他們的思想,升華了他們的品格。
從老子思想中領悟做人
經典導讀
行走在21世紀的現代人是幸運的,因為能享受豐富的精神和物質財富;行走在21世紀的現代人又是疲憊的,因為我們始終面臨競爭,渴望不斷超越,無法停止的腳步和思維使我們精神緊張、心情沉重。為了“不虛此行”,我們鋒芒畢露,張揚自我;我們衝鋒陷陣,傷痕累累……直到有一天,聆聽了老子一番教誨之後,我驀地清醒:原來生活還可以這樣過……
法寶之一:以柔克剛
老子是世上最偉大的警句製造者之一。他的《道德經》一書充滿新鮮、深邃、使人難忘的話語,是人們認識宇宙和人生的道德教科書。書中老子教導世人要柔弱,“柔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如,莫能行。見小日明,守柔則強”。老子還用水做例子來證明它:“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的確,天下還有比水更柔弱的嗎?還有比水更隨和而沒有個性的事物嗎?隨物賦形,何其溫柔,何其卑弱,但攻堅攻強,舍水取誰?
由此看人,合乎大道德行的人,他們的行為像水一樣,沒什麼競爭,隨方就圓,因此誰也打不敗他們。
在現代社會裡,要想處理好各種關係,圓滿完成各項任務,首要的就是不可太張揚、太強悍、太自以為是:相反,有水一樣的柔情、水一樣的細膩,水一樣的韌勁,反而能更好、更順利地完成任務。
給自己一層溫柔的外殼,既親近了他人,又保護了自己,兩全其美。這就是做人的法則之一。
法寶之二:以退為進
愷撒要做世界第一人,可是老子卻說:“我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日慈,二日儉,三日不敢為天下先……”“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老子的話不無道理,“先”意味著鋒芒畢露,意味著愛出風頭,“先”也將招來失敗和非議。
可以說,老子的慧眼早就看透了這一切,“不敢為天下先”,是從險惡的政治和社會環境中滋生的充滿毒素的智慧,“不敢”是老子的法寶,是老子的經驗,他不是讓我們卑微而苟且地活著,更不是讓我們喪失所有的道德和良心無知下賤地活著,他只是看到了世事陰險,人情淡薄,得志者又往往是小人。在這種情況之下,不如退一退,領略海闊天空。老子的哲學,是夾縫中求生存的技術,是在盤根錯節的社會中遊刃有餘的智慧,是當時專制社會中唯一能保護自己肉體存在的法寶。
幸運的是,我們生活的社會給了我們很大的自由度,時代需要我們領先。但是,任何時代都需要謹慎的人,需要清醒的人,如果貿然往前沖,難免會碰壁。因此,做事前都要作好全盤考慮,協調好各方力量,才有信心、有把握去做好每一件事。司以說。今天的“退”不是簡單的放棄、落後,不是不思進取,打退堂鼓,而是一種理智,一種成熟,一種含蓄,一種修養。能“退”才能“進”,甘心“退”才會“領天下先”。
退一退,也是給予別人尊重,能體現一個現代人廣闊的胸襟,博得更多人的信賴,這就是做人法則之二。
法則之三:以“傻”為樂
老子說過:愚者有福了,因為他們是世上最快樂的人。他的弟子莊子繼續著老子“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的名言而說:棄智;柳宗元稱他比鄰的山為“愚山”,稱附近的水流為“愚溪”;鄭板橋也說過一句名言:難得糊塗——聰明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而近代的文學家林語堂也為此作詩一首:愚者有智慧,緩者有雅致,鈍者有機巧,隱者有益處。由此可見,最有智慧的人也是最會裝傻的人。
老子恪守自己的信念,博學深思的他只是著書立說,不參與朝政,不做官,與世無爭,甘於清貧,以此為樂。那么,老子果真“傻”嗎?其實,他是把自己所有的心思放在了自己喜歡的事情上,從中自得其樂,所以顯得與眾不同,與俗世格格不入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