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經音義》(慧琳)

《一切經音義》(慧琳)

正文

解釋佛經字義的書。唐代翻經沙門釋慧琳撰。唐貞觀間玄應曾撰《眾經音義》25卷(後來也稱為《一切經音義》)。慧琳這部書所注的是貞觀以後新翻譯的經論和玄應沒有注過的一些書,凡 100卷,始於《大般若經》,終於《護命法》,總1300部,5700餘卷。他把玄應音和慧苑華嚴音義也收納在一起,可以說是一部佛經音義集大成的書。據卷首試太常寺奉禮郎景審序稱,大興善寺慧琳法師姓裴氏,疏勒國人,為不空三藏弟子,精於密教,對華夏文字聲韻和印度聲明都很有研究。書中所定字音以元庭堅《韻英》和張戩《考聲》為準則;釋義以《說文解字》《字林》《玉篇》、《字統》、《古今正字》、《文字典說》、《開元文字音義》等書為主,兼考經史注釋,訓詁典籍,用力20餘載,以德宗建中末年(783)創製,至憲宗元和二年(807)才完成。元和十二年 (817)二月三十日絕筆於西明寺。慧琳事跡也見於宋贊寧《宋高僧傳》,惟說起筆於德宗貞元四年 (788),迄元和五年(810)絕筆,以元和十五年庚子(820)卒於所住,春秋八十四。跟景審所述略有不同。但景審為當時人,似當以景審所說為是。

《一切經音義》(慧琳)《一切經音義》(慧琳)
慧琳書成於中唐時期,所見古書極多。審辨聲音,詮解字義,原原本本,較玄應書為詳。論音,主秦音,不取吳音。如卷四“浮泡”條下注云:“上輔無反。《廣雅》:浮,漂也。鄭注《禮記》:在上曰浮。賈注《國語》:浮,輕也。《說文》:泛也。從水孚聲也。吳音薄謀反,今不取。”案“薄謀反”是《切韻》音,當為六朝相傳的舊音,“輔無反”當為《韻英》音,是唐代的北方音。慧琳採用當時的讀法,是有道理的。其中解說字義,辨析字形,詳引書證,不僅對研究文字訓詁有用,而且對輯錄古書、校勘古書也大有功用。
此書以高麗藏本最善。通行的為1737年日本獅谷白蓮社翻刻本民國十三年(1924)丁福保有影印本,並附通檢,極便套用。近年海外已翻印有高麗藏本,行款保持原本之舊,字大悅目,較丁本清晰。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