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記〉版本流變研究》

《〈琵琶記〉版本流變研究》

《<琵琶記>版本流變研究》是由韓國學者金英淑所作的一本對《琵琶記》現存各種版本整理的系統理論專著。

基本信息

書目信息:

封面封面

書目:《〈琵琶記〉版本流變研究》

作者:金英淑(韓)

出版社:中華書局

內容簡介:

韓國學者金英淑的《<琵琶記>版本流變研究》是一本對元末高則誠所作的《琵琶記》現存各種版本整理的系統理論專著。

學術價值:

元末高則誠創作的《琵琶記》,被尊為“南曲之首”、“傳奇之祖”,為中國戲曲史上偉大的傑作之一。但是,高氏的《琵琶記》原作並沒有流傳下來,幾百年來人們所觀賞的已經是經過無數文人及民間演藝人之手修改重編的不同版本。因此,對現存的《琵琶記》版本的整理和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韓國學者金英淑的《<琵琶記>版本流變研究》正是一本有關這一問題的全面、系統的專題論著。

金著把目前每個見到的所有《琵琶記》版本包括在研究範圍之內,並將之分成古本通行本兩個系統。所謂的古本系統,是指時代久遠、比較接近原貌的本子,包括清康熙陸貽典抄校本等五種;所謂的通行本,是指被後人(尤其是明人)改動得較多的本子,以汲古閣刻《六十種曲》本為代表。

由於明人對《琵琶記》的改動是一個連續性的行為,《琵琶記》版本演變的實際情況呈現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相吸收的複雜關係。有鑒於此,金著認為區別這兩大系統的最根本要素,就是那些由劇本體制、語言、音樂、思想等多種因素融合一起所構成的能夠與南戲相區別的傳奇特徵。古本系統具有典型的南戲體制特徵,通行本系統卻在劇本體制、音樂體制等方面具有傳奇的特徵。應該說,金著對《琵琶記》版本的此種區分及研究,既準確亦極有用,不僅有助於我們清晰地了解《琵琶記》版本的歷史演變,也使我們從一個具體的角度看到了中國戲曲在明代的發展過程,《琵琶記》從古本到通行本的版本演化軌跡,即從南戲到傳奇的戲曲體制的演化過程,與明代戲曲史的整體發展脈絡是大體一致的。

金著對《琵琶記》版本演變過程的歷史重建,主要是考察不同版本間的差異,透視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總體而言,在古本系統流行時期,由於明嘉靖以前文人較少關注南戲(這其實也是古本系統改動較少,能夠保留宋元舊貌的關鍵原因),《琵琶記》版本演化的動力主要來自舞台實踐的需求,這些演出本因此能夠敏感地對時人的審美要求作出反應,更多嘗試、吸收新的內容,具有鮮活的生活氣息。而到了通行本流行時期,更多體現了文人的審美趣味,其總的思想傾向是減弱了對現實的批判鋒芒,加強了封建禮教思想,語言及風格均趨向高雅化,具有典型的文人語言風格。文人本與民間本的價值較量,在文學史上是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金著沒有就此展開討論,但評價用語的選擇似可稍窺作者的抑揚。當然,金氏也承認,今天能看到的通行本,幾乎都具有文人傾向,富有民間氣息的全本《琵琶記》沒有留存,這使我們很容易誤解《琵琶記》真實的歷史演變情況。

通行本在嘉靖年間出現後,到明末產生了定型的通行閱讀本,只有從通行本系統分化出的選本仍然不斷改動,金著第四章就是對《琵琶記》選本的研究,選本的大量出現與戲曲演出中折子戲的流行及通俗文藝讀者群的擴大極有關係。金著不僅研究了人選機率最高的幾齣戲及其原因,也提醒我們要重視那些沒有被選中的出目。例如,“糟糠自厭”這一在今天的文學史上得到高度評價的段落,不僅在嘉靖時期的戲曲舞台上略去不演,在後來的民間演出本中也幾乎沒有被選,或者是在極大地縮減之後演出。與此相反,以文人士大夫為主要讀者的選本,一般都選取了這一出,而且評價非常之高。這一齣戲描寫趙五娘的悲慘遭遇,本應該容易得到普通百姓的共鳴,為何知音反在文人階層?這不能不促使我們思考諸如“經典”是如何被建構的文學史話題。

正如金氏所自認的那樣,對《琵琶記》版本流變的探討,從一個特定的角度說也是《琵琶記》接受過程的歷史重建。沒有版本傳世的高則誠的《琵琶記》乃是一個潛文本,明清時期的各種版本都為它的傳播作出了貢獻,構成了一個豐富的“《琵琶記》文本傳統”,這個文本傳統不僅呈現了這部戲曲的整個生命歷程,也是後代讀者、觀眾對它的理解和評價的過程。同時,各種不同的版本,可以使我們窺見明清時期各種思潮和審美風尚的流行,可以看到戲曲觀念、舞台藝術的歷史變遷,以及觀眾、讀者層次的變化。在這個意義上,《琵琶記》的版本流變過程可以說是明清戲曲史的一個縮影,而金英淑的這本《<琵琶記>版本流變研究》也具有了以小見大的文學史個案研究的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