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梗概
《“標準化+”發展論》是“深入開展‘標準化+’行動”的重要舉措,也是探索“‘標準化+’新成效”的重要成果。書籍內容主要分為四個部分:標準化“+”字路口、標準化“+”社會治理、標準化“+”網際網路和標準化“+”專業變革,全書用生動的故事探尋標準化發展的歷史,分析了標準化管理對社會治理、行業發展所產生的影響;結合網際網路發展數據剖析標準化對網際網路市場的巨大影響;挖掘“標準化+”的巨大發展潛力,探討標準化對政策模式改革所起到的作用。
創作過程
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指出,要充分發揮“標準化+”效應,不斷強化“標準化+”意識,大力開展“標準化+”行動,讓“標準化+”效應在各行各業充分彰顯。國家標準委主任田世宏指出:“‘標準化+’要有新成效”。
《“標準化+”發展論》是站在標準化發展前沿,由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組織,邀請清華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北京物資學院、北京聯合大學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的多位專家參與,共同編著。
章節內容
第一篇 標準化“+”字路口
第一章 暢談古今標準化
從二三百萬年前打制石器的能人到半途而廢的巴比倫通天塔,從蘇美爾楔形文字到東西方神話,從取法自然的標準到皇權統治的工具,從啟蒙之光的理性到蒸汽機的問世,從全球貿易規則到已開發國家的權利鐵幕,共同暢遊時間與空間的海洋,探尋深藏其中的標準化發展脈絡。
第二章 風雨砥礪67年
唱起歌曲《喀秋莎》,喚醒已經鑲入懷舊鏡框的回憶,回到懵懂膜拜的年代,揭開我國標準化從“零”開始的歷史大幕;手握毛澤東語錄,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開啟了大搞標準化,多快好省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篇章;從雙軌制、下海到WTO,標準化走入快車道。
第三章 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疏離、斷裂和衝突的巨大張力之下,我們主張標準化以“對話”的角色出現,緩解張力,皆大歡喜;消費社會崛起勢不可擋,我們思考構建起“以消費邏輯為主導”的標準化新範式;網際網路掀起革命性浪潮,我們暢想標準化之於生產與消費兩端發揮的作用與可能的進路。
第一篇核心觀點:
觀點一:“對話”是標準化在現代性與後現代性語境下確定的理想。
對話既是一種手段,也是一種目的。作為手段,標準化整合、聯接生產過程與消費需求,傳遞信息、利益和價值,以標準形式塑造共識和信任;作為目的,標準奉持對話與協調精神而行世,開展利益相關方之間的對話正是眾聲喧鬧情況下尋求協調一致的德性。
觀點二:面對消費社會的轉型變遷,標準化將形成新的發展範式。
從主導邏輯上講,標準化應從“以生產為中心”向“生產與消費雙中心”轉變;從標準類型上講,標準可簡而劃之為“生產者標準”與“消費者標準”兩類;從對象領域上講,“生產者標準”的對象領域範圍將日趨減少,“消費者標準”的對象領域則將日趨變大。
觀點三:網際網路撬動消費社會快速演進,標準化將有更多發揮的空間。
消費共同體的需求將成為標準制定的出發點,而消費共同體中的意見領袖或許能夠成為標準制定的主要參與者;“新計畫經濟”逐漸成型,“消費者個人標準”或許成為產品生產的終極依據;分享經濟盛行,消費者變為消費商,標準化有更大的想像空間。
第二篇 標準化“+”社會治理
第四章 國家統籌治理的標準方案
對外“瞄準新興產業,強化國際標準”是各國開展產業競爭的必由之路;對內推進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標準化是提高人民福祉的必然抉擇。對政府需要用好標準化,實現“權利入籠”;對企業需要用好標準化政策,推動科技創新,滿足企業融資與管理需求,促進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第五章 城市頑疾的治理良策
城市化進程中,標準化是“雙刃劍”。僵化的標準化思維將會犧牲城市的有機構成;巧妙利用標準化工具則會使城市更加健康。總體來看,“標準治市”正當時,城市格線化管理與產城融合發展方興未艾,為標準化指明了方向,明確了任務。標準化在城市建設與管理中將大有用武之地。
第六章 城市群協調發展的金鑰匙
城市群發展已經成為經濟成長的引擎和全球新的競爭力量。城市群發展中,地方標準容易被地方保護主義“綁架”,成為設定貿易壁壘的有效抓手,最終導致“諸侯經濟”。區域間產業轉移與產業銜接、交通一體化、生態補償等方面將是未來一段時期城市群標準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七章 教育回歸本質的破題之舉
教育乃立國之本,強國之基。近代教育學家將工業標準化生產理念移植於教育活動,一方面促進了現代教育飛速發展,另一方面也誕生了“教育工廠”這樣的異物。“網際網路+教育”促進個性化教育快速發展,而標準化在推動“網際網路+教育”公平與最優、實現知識組裝等方面大有可為。
第八章 醫療創新發展的題中之義
醫學分中醫與西醫。西醫發展依賴科學技術和標準化,中醫哲學使得中醫難以通過標準化手段實現產業化,最終導致當前“西醫在朝,中醫在野”的局面。西醫未來發展聚焦精準醫療和智慧醫療,標準化無疑將更進一步;中醫則趨向與西醫融合發展,標準化將面臨一個全新場域。
第二篇核心觀點:
觀點一:以標準化破局中小企業融資難,需要“雙管齊下”。
一是加強自身中小企業標準化能力建設,提升標準化水平,提高生產及管理效率;二是藉助“標準+金融”的東風,利用標準創新融資增信的幫扶政策,解決融資難題。
觀點二:產城融合標準化將是城市建設與管理標準化工作下一個突破點。
城市沒有產業支撐,即便再漂亮,也就是“空城”;產業沒有城市依託,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轉”。以產城融合理念為牽引開展標準化工作,能夠更好地協調產業聚集發展與新城建設、產業類型與城市空間、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之間關係,對促進特大城市“多中心”建設更具現實意義。
觀點三:推進城市群區域產業協調發展,需要地方標準與區域共同標準協調配合、形成合力。
一方面區域間產業轉移需要發揮地方標準的“準入門檻”作用,迫使企業從原生產地轉移出去;另一方面區域間產業銜接則需要發揮區域共同標準的“協調統一”作用,使企業不會因為所處地域不同而導致產品或技術不兼容。
第二篇 標準化“+”網際網路
第九章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分享經濟是我們所處的這個大變革時代中出現的新景象之一。分享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許多令人擔憂的現象,例如消費者難以抉擇合適的分享方、無法明確預期分享產品的質量,難以衡量個性化需求滿足程度等,這都呼喚標準在其中發揮引導與規範作用。
第十章 大數據海洋中的淘金者
大數據已經逐漸深入社會經濟和日常生活當中。對於標準化來說,大數據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大數據的存儲與挖掘、套用與共享、安全與評價都需要標準支撐。對消費者而言,當大數據時代標準化工作深入開展後,“懶人經濟”將指日可待。
第十一章 保住交給合伙人的半條命
身處網際網路時代,“創業”一夜之間從“鏡花水月”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創業熱潮之下,我們需要冷靜思考,創業成功的標準答案是什麼?也許就是推動“小而美”企業非規模生產的標準化、評判“創新”價值的標準化、擠破眾創空間泡沫並致力塑造眾創空間的標準化。
第十二章 從孤獨之地邁向信任之門
人類進入到了信息過載的時代。網路空間裡信息數量巨大,但質量良莠不齊。網路信任危機頻發,人們顯得愈發孤獨起來。充分利用標準化手段,以標準識別信息真偽,以標準衡量信息價值,以標準保障信息安全,以標準保護個人隱私,以標準推動人們邁向信任之門。
第十三章 從企業品牌到個人情懷
品牌與標準密不可分。網際網路時代,冬粉情感對品牌塑造支撐一度超越了產品質量,傳統標準支撐品牌建設的範式遭遇挑戰,品牌建設與衡量標準亟待重塑。高度聚焦冬粉需求,專注創新產品品類,打造“快魚”型企業,或將成為品牌建設標準化工作的核心內容。
第三篇核心觀點:
觀點一:標準化是大數據的“伴侶”,沒有標準化,大數據套用難以開展。
對大數據進行採集和整理,第一步就得對它們進行標準化。將大數據轉化為信息與知識過程中,同樣需要大量的標準來支撐。在大數據共享與套用過程中,基準數據的標準化也是不可或缺的。
觀點二:信息質量標準將成為網路時代獲得有效信息的一種重要手段。
網路上存在著大量似是而非的信息,容易使人受到誤導,這需要建立信息質量標準,對這些信息進行識別,避免信息誤導。網路信息質量標準化正是信息爆炸時代人類保護自我的一種行動。
觀點三:網際網路時代,傳統標準化開始退位,而個性化標準開始變得越來越重要。
需要強調的是,標準只是退位到個性化身後,退位到消費者看不到、無法直接感知的地方,而無論是產品的生產或服務的提供,其底層仍離不開標準化的支撐,標準化在社會生產實踐中依然不可或缺。
第四篇 標準化“+”專業變革
第十四章 面向供給側的改革
通過整合精簡強制性標準、最佳化完善推薦性標準、培育發展團體標準、放開搞活企業標準,將構建起新型標準體系,提高標準有效供給。培育發展標準化服務業,打造一個全新的產業形態,既能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也能夠單獨成長為新的經濟成長點。
第十五章 面向需求側的改革
企標聲明將逐步替代政府對企業產品標準的備案管理。企標聲明制度建設關鍵在於發揮發揮社會監督力量,讓消費者充當“吹哨人”的角色。推進企業標準第三方評價,將聲明的企標信息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傳遞給消費者,是標準化專業機構義不容辭的責任。
第四篇核心觀點:
觀點一:政府與社會各界應加強企業標準第三方評價結果的套用。
一方面,可以採用標準排行榜、標準“領跑者”標識、標準等級劃分等淺顯易懂的方式向全社會公開評價結果,倒逼企業提升標準意識與質量水平。另一方面,將評價結果納入企業信用評價、企業品牌建設、企業招投標等工作中,切實營造企業重視產品標準及產品質量的良好氛圍。
觀點二:企業標準第三方評價機構可以在O2O語境下探索商業盈利模式。
商業模式可能有兩種:一是利用企業標準評價工作所得出的結論,定位於垂直平台,通過搭建優質商品的網路銷售平台來盈利;二是是定位於細節服務提供商,通過出售評價結果,為客戶提供專業化信息或相關技術服務獲取收益。
作者簡介
陶嵐,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科室主任,研究員,2014年度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優秀青年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