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青年遊蕩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蘇洵出生於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少時不好讀,由於父親健在,沒有養家之累,故他在青少年時代有點像李白和杜甫的任俠與壯遊,走了不少地方。
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約於此年蘇洵開始讀書,學習斷句、作詩文但沒有學會就放棄了讀書。
北宋天聖六年(1027年),蘇洵與眉山大理寺丞程文應的女兒程氏結婚,程氏時年18歲。
北宋天聖六年(1028年),蘇洵尚未發奮讀書,終日嬉遊,不知有生死之悲。程夫人生長女但未滿一歲夭亡。
北宋天聖七年(1029年),蘇洵仍未發奮讀書,其父“縱而不問”。
北宋天聖八年(1030年),蘇洵游成都,於重九日至玉局觀見青城山張仙師畫像,用身佩玉環換回安置於家中,每日旦起焚香禱告祈求得子,是年冬生長子景先。
發憤讀書
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蘇洵母親史氏病故,葬於眉山縣修文鄉安道里蘇氏祖墳。蘇洵第一次上歐陽內翰書說:“洵少年不學,生二十五歲始知讀書,從士君子游。”時間實已太晚,何況一開頭的時候,態度又不很認真,仗著聰明,看看與他同輩的人,都不見得比自己高明,以為讀書沒有什麼難。但是到第一次應鄉試舉人,他卻不幸落第。這次失敗,使他痛自檢討,再搬出幾百篇自己的舊作細讀,不禁喟然嘆道:“吾今之學,乃猶未之學也!”憤然將這批舊稿,一把火燒個乾淨,決心取出《論語》、《孟子》、韓愈文來從頭再讀,繼續窮究詩書經傳諸子百家之書,貫穿古今。每日端坐在書齋里,苦讀不休者達六、七年,並發誓讀書未成熟前,不寫任何文章。此時,蘇洵已二十七歲。所以歐陽修作墓志銘,張方平作墓表,史本傳皆言:“年二十七,始發憤讀書。”
生兒育女
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老泉自序二十五歲,始知讀書。程夫人生次女。
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蘇洵發奮讀書,立下壯志。程夫人生幼女,因排行第八古稱“八娘”
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在家繼續發奮讀書。程夫人生次子蘇軾。兄長澹居家中,仲兄蘇渙為開封士曹官有兩子兩女。
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蘇洵去京師禮部考取進士,未被錄取。長兄澹病逝於家。
北宋景祐五年(1038年),蘇洵次年又舉茂才異等不中,返回家中,繼續閉門苦讀。長子景先年僅八歲而亡。
增廣見聞
北宋寶元二年(1039年),蘇洵居家竭力苦讀,考究古今治亂得失。程夫人生幼子蘇轍。是年蘇洵到閬州(現在的四川閬中縣)去探望在那兒做官的哥哥蘇渙,看到哥哥治理地方成績很好,頗受感動,不久東下出夔州巫峽,順流而到荊州(現在的湖北襄陽縣)一帶,遊學各地,結交有學問的師友,增加不少見聞和人生經驗。
北宋寶元三年(1040年),蘇洵經過五六年的刻苦研讀學問已成,仲兄蘇渙從開封士曹移任閬州通判。
教子讀書
北宋慶曆二年(1042年),蘇洵在家讀書考究古今治亂得失,並教授蘇軾讀書。是年蘇洵次妹病亡。
北宋慶曆三年(1043年),蘇洵送蘇軾入天慶觀北極院國小讀書,以道士張易簡為師。
北宋慶曆五年(1045年),蘇洵居家讀書,教授蘇軾。是年離家出外遊學,自眉州出發到嘉州,游峨眉山,然後順流而下從夔州巫峽下荊諸,準備前往京師。程夫人在家教授蘇軾范滂專。
北宋慶曆七年到至和二年(1047年到1055年),蘇洵繼續居家讀書,考究古今治亂得失同時教授蘇軾和蘇轍讀書,年間蘇洵的幼女八娘在舅父(公公)家遭受虐待,蘇軾的表兄也就是八娘的丈夫助虐,憂憤而死,蘇洵蘇軾蘇轍與程浚及程之才斷絕來往。蘇洵也多次遠遊,和成都官員張平交好,張平曾向歐陽修舉薦蘇洵,未果。
三蘇游京
北宋嘉祐初年(1056年),蘇洵帶二子進京應試,謁見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很讚賞他的《衡論》、《權書》、《幾策》等文章,認為可與劉向、賈誼相媲美,於是向朝廷推薦蘇洵。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蘇洵,蘇洵文名因而大盛。在京期間,認識了保聰禪師,“予在京師,彭州僧保聰來求識予甚勤,及至蜀,聞其自京師歸,布衣蔬食以為其徒先,凡若啊年,而所居圓覺院大治。”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二子同榜應試及第,轟動京師。
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宋仁宗召蘇洵到舍人院參加考試,蘇洵推託有病,不肯去應詔。
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蘇洵帶領全家乘船沿岷江而下,東出三峽,走水路進京,在豐都參觀了仙都觀,傳說這是陰長生升仙的地方,寫有《題仙都觀》詩憑弔這個仙人。
北宋嘉祐五年(1060年),經韓琦推薦,蘇洵被任命為秘書省校書郎,後為霸州文安縣主簿,後與陳州(今河南)項城縣令姚辟一同修撰禮書《太常因革禮》。
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七月,日蘇洵被任命為秘書省試校書郎,霸州文安縣主簿,是月命蘇洵去禮院與陳州項城縣令姚辟同修太常因革禮書,是月仲兄蘇渙出知漣水軍,未行提點利州路刑獄,蘇洵父子於西郊送別。八月蘇軾蘇轍參加制科考試及殿試。九月蘇軾被任命大理評事,蘇轍被任命秘書省校書郎。十一月蘇軾辭別父親去鳳翔赴任。
北宋志平三年(1066年),三月,《太常因革禮》編撰完成。蘇洵所著《易傳》尚未完成即病重,命子蘇軾述其志寫完《易傳》。四月二十五日病逝於京師,時年58歲。六月具官船載洵由蘇軾蘇轍扶護出都城,蘇軾妻王弗靈柩亦隨載而行,自汴入淮溯江而上抵江陵,十二月入峽延水路於第二年四月護喪還家,十月二子尊父命於其母合葬。
主要成就
散文
蘇洵的散文論點鮮明,論據有力,語言鋒利,縱橫恣肆,具有雄辯的說服力。歐陽修稱讚他“博辯宏偉”,“縱橫上下,出入馳驟,必造於深微而後止”(《故霸州文安縣主簿蘇君墓志銘》);曾鞏也評論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煩能不亂,肆能不流”(《蘇明允哀詞》),這些說法都是比較中肯的。藝術風格以雄奇為主,而又富於變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變、紆徐宛轉見長。蘇洵在《上田樞密書》中也自評其文兼得“詩人之優柔,騷人之清深,孟、韓之溫淳,遷、固之雄剛,孫、吳之簡切”。他的文章語言古樸簡勁、凝鍊雋永;但有時又能鋪陳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動的妙喻,如《仲兄字文甫說》,以風水相激比喻自然成文的一段描寫,即是一例。
蘇洵的散文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語言犀利,言必中時之過,對北宋社會的陰暗進行毫不留情的揭露和鞭撻;但同時在剖析問題嚴重性的過程中蘇洵又會巧妙地折轉筆鋒,淡化筆勢,改變文章節奏,緩和文章語氣,使人得以接受他的犀利與委婉,多體現於針砭時弊的文章中。
蘇洵的散文多為論辯文,據王水照《新選新注唐宋八大家書系》統計,蘇洵論辯文與雜文的比例為六比一,而字數之比為十比一,前者字數約有七萬字,後者則只有七千字。論辯文必須把道理說深說透,使人沒有反駁的餘地。蘇洵為了達到這個要求,他毫不掩飾地承認自己對戰國縱橫家的愛好,說“吾取其術,不取其心”,即汲取縱橫家的雄辯手法,不學習他們的為人。縱橫家往往善於用對偶、排比等鋪張的手法,使文章氣勢磅礴,感情充沛,鋒芒所至,所向披靡,給人一種雄健、剛強的感覺,極具鼓動性。這一特點主要體現在一般的議論社會現象、歷史現象,或闡明個人見解的文章中。
蘇洵精於物理而善識權變。在他的論說文中,論點精深,說理透徹。他所發的議論,見人之所未見,發人之所未發。另一方面,他有高度駕馭語言的能力,把精深的道理用簡切的語言表達出來,把道理說得清晰明了。
蘇洵的文章,少或百字,多或千言,但不管文章內容多少,也不管是議政的還是議兵的,是議經的還是議史的,蘇洵都在文章的結構上,精心布局謀篇,因物賦形,構思出工整嚴謹而又富於變化的形體。他就像一位高明的建築大師,把文章的內容和形式有機地統一在一起,獨具匠心地設計出一幢幢風格各異的建築。
蘇洵文章的語言,字字珠璣,句句珍寶,既古樸凝練,又生動形象,妙語連篇,內涵豐富,讀了使人回味無窮。蘇洵論文,見解亦精闢。蘇洵提倡學習古文,反對浮艷怪澀的時文;主張文章應“有為而作”,“言必中當世之過”;強調文章要“得乎吾心”,寫“胸中之言”。他還探討了不同文體的不同寫法和共同要求。他特別善於從作品比較中品評各家散文的風格與藝術特色。
詩作
蘇洵作詩不多,擅寫五古,質樸蒼勁。宋人葉夢得評其詩“精深有味,語不徒發,正類其文”(《石林詩話》)。其《歐陽永叔白兔》《憶山送人》《顏書》《答二任》《送吳待制中復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為佳作,但總的成就遠遜於散文。
在宋代以多種版本流行的蘇洵著作,原版本大都散佚,今存的有北宋刊:《類編增廣老蘇先生大全文集》殘卷。通行本有《嘉祐集》《15卷、《四部叢刊》影宋鈔本。
譜學
蘇洵在譜學領域貢獻巨大,他創造了現代修譜方法之一的蘇氏譜例,影響巨大,時至今日仍然是許多地方和姓氏的修譜範例。其體平列,世序直陳,用表格的形式記述先祖世系。在表中人名下注出其仕宦、行跡、配偶、死葬、享年並依次書寫子孫後代,各代標明輩分。其譜例以五世為表,以宗法為則,詳近而略遠,尊近而貶遠,主張睦族、恤族、化俗。其特點是篇幅大,記載內容多。蘇氏譜例與歐陽修創立的另一譜例一道,被世人稱為“歐蘇譜例”。
歷史評價
曾鞏:“其文言當世之要,頗喜言兵”。“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煩能不亂,肆能不流。”
歐陽修:“博辯宏偉”,“縱橫上下,出入馳驟,必造於深微而後止。”
葉夢得:“精深有味,語不徒發,正類其文。”
毛澤東:“看何等淵谷。若大河深溪,雖有勇者,如不善水,無由跳越。此等皆書生欺人之談。”
軼事典故
信奉道教
宋承唐制,是一個重儒、崇道的時代。以道教為例,北宋崇道以真宗、徽宗二朝為盛。北宋兩次崇道對文人學子的影響巨大。蘇洵親身經歷了北宋的第一次崇道高潮,不會不受到其影響。而蘇洵出生並成長於四川眉山。而四川是漢代民間道教的發源地。漢中、巴蜀一帶,很早就好《老子》及仙道,敬重鬼妖,巫風強勁。四川還出了不少的道家道教學者,其中較著名的有東漢成都嚴遵和楊雄。除此之外,四川的成都、眉山一帶在唐末五代就是文化、刻書中心之一,所刻多陰陽、占夢、九宮、相宅之類與道教有關的術數書。蘇軾指出當時”士大夫至以佛老為聖人,鬻書於市者,非莊老之書不售也“大概主要就四川情況而言。
蘇洵信奉道,其外在表現是游道觀,交道士,舍心愛之物為死去的親人祈冥福等;其內在表現則體現了其文學藝術和政治思想之中,蘇洵的文學創作過程論受啟於《莊子》,他的文學作品涉及到道教的仙話傳奇,靈驗故事,宮觀勝境等,其政治思想從淵源、重要觀點到語言文字無不留下道家的痕跡。蘇洵的文學作品和政治思想中涉及佛教的比較少見,受道家道教的影響卻十分明顯。
蘇軾在《子由生日,以檀香觀音像及新合印香銀篆盤為壽》一詩中寫道:“君少與我師皇墳,旁資老聘釋迦文。”說的是蘇軾蘇轍兄弟慶曆年間在家以父為師時的事情,可見蘇洵對道釋經籍是有所研讀的,不僅如此,還讓兒子也一起讀。更給兩個愛子請了個道士當老師,蘇軾、蘇轍一生思想深受張易簡影響。但若結合父親蘇洵的經歷與所存詩文來看,很難說他是一個佛教徒。蘇洵曾寫過自己的崇道事跡:“洵自少豪放,嘗於天聖庚午(1030年)重九玉局觀無礙子肆中見一畫像,筆法清奇。雲乃張仙也,有禱必應,因解玉環易之。洵尚無嗣,每旦露香以告,逮數年乃得軾,又得轍,性皆嗜書。乃知真人急於接物,而無礙之言不吾誣也。故識其本末,使異時子孫求讀書種者,於此加敬焉 。”張仙是眉州人,《眉山縣誌》中加註:“張仙,指唐眉山人張遠霄,曾師事陸修靜,後居邛崍崇真觀,觀中有石刻像,相傳有求嗣者,禱之則應。”在後來的傳說中,張仙又稱送子張仙,是道教傳說中能賜人子嗣的神仙。
蘇軾在《張白雲詩跋》中說:“張俞,少愚,西蜀隱君子也。與予先君游居岷山下……”張俞的事跡在王稱的《東都事略》中有傳,“張俞,字少愚,少嗜書,好為詩,……俞為人不妄憂喜,性淳情澹,有超然遠俗之志。”朝廷曾六次下詔要其出仕,“卒不起,遂隱居青城山之白雲溪。”按青城山白雲溪是著名道教學者杜光廷晚年所居之地,文彥博治蜀時安排張俞居住白雲溪,顯然是張俞對道教有特別興趣的原因,蘇洵與他交遊,道家道教大概是其交談內容之一。
嘉祐四年蘇洵帶領全家乘船沿岷江而下,東出三峽,走水路進京,在豐都參觀了仙都觀,傳說這是長生升仙的地方,寫有《題仙都觀》詩憑弔這個仙人。
認墨為糖
蘇洵發憤讀書後,讀書的態度和以前迥然不同。相傳有一年的端午節,程夫人看他一直待在書房裡,連早餐也忘了,特地剝了幾隻粽子,連一碟白糖,送去書房,沒有打他便悄悄地走開了!近午時分,收拾盤碟時,發現粽子已經吃完,糖碟原封未動,然而卻在硯台的四周,殘留下不少的糯米粒,蘇洵的嘴邊,也是黑白斑斑,黑的是墨,白的是糯米粒,原來蘇洵只顧專心讀書,把硯台當成糖碟,蘸在粽子上的,是墨不是糖。
編寫族譜
蘇渙問蘇洵:“三弟啊,你遊歷了那么多的名山大川,能不能寫點文章,讓我看看這紙上山川如何雄秀奇美啊?”這一下真的把蘇洵難住了,他覺得滿肚子都是錦繡河山,卻不知如何將它吐到紙上,想畫畫不成,想寫寫不出,急得他滿頭是汗。蘇渙見狀一笑,略轉話題:“三弟,你別著急。哥哥我有一件心愿,想請三弟幫助圓了。”蘇洵忙問:“什麼心愿?”“我們蘇家先人原是很有一些來歷的,可自大唐以來,我們只知眉州刺史蘇味道是我們的先人,往後就語焉不詳了。從下往上推,也只知道祖父叫蘇杲、曾祖叫蘇祜。三弟既然喜歡週遊,何不找些老人聊聊,再去查查別人的族譜,把我們蘇家族譜編出來呢?”蘇渙慢慢說道。蘇洵一聽,覺得這件事做起來蠻有意思,便一口應諾下來。
眉山的程家、史家都是親戚,蘇洵一經詢問,他們都拿出族譜和先人的往來書信,再加上眉州府里還有些陳年案卷,很快蘇洵便追根溯源,查到了唐朝刺史蘇味道的名字,可惜這位先人事跡,讓他看了臉上發燙。再往前,查到了漢代的蘇建和蘇嘉、蘇武、蘇賢三兄弟,還有先秦的蘇秦和蘇公。這時蘇洵的興趣越來越濃,為了弄明這些人的來歷,他為自己列下了長長的書單,把《史記》、《漢書》,還有更早的《左傳》、《國語》、《戰國策》都羅列到床前案頭,讀了個通透,一直讀到二哥“丁憂”期滿,離家上任,這時的蘇洵已是欲罷不能,他發現自己心有餘而力不足,必須發憤讀書,才能將心中所思,形諸文字——這年他已二十八歲。
焚稿奮發
有一天,蘇洵在書房裡整理他以前寫的書稿時,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因為連自己也感到不滿意,又怎能讓它們在世上流傳呢?於是他將這數百篇書稿統統抱出屋去,放在一個空地上,點上一把火,化為灰燼。他之所以這樣做,正是為了堅定從頭做起的決心。焚稿後,他如同放下一個沉重的包袱,更加輕鬆愉快地刻苦學習了。蘇洵有時在家閉門苦讀,有時奔走四方,求師訪友,一年到頭忙個不停,以致後來他兩個兒子的學習要靠他妻子教導。
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奮鬥,蘇洵已經閱讀了大量的書籍,既精通《五經》和諸子百家學說,又同時對古今是非成敗的道理進行探討,使自己具有了淵博的知識和驚人的才智,再寫起文章來,往往到了“下筆頃刻數乾言”的程度。他寫了許多有研究價值的論文,受到了家鄉學者的傾慕,他自己也真正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父子成名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翰林學士歐陽修知貢舉,梅聖俞參與其事。他們看了蘇軾的試卷,“以為異人”;對蘇轍也頗欣賞,“亦以謂不忝其家”,於是兄弟倆同第進士高等。蘇軾當時二十二歲,蘇轍十九歲。由於蘇氏兄弟一起高中,還曾引起一場風波,落第的考生們有表示不服的,甚至怨謗紛紛。但三蘇卻因此很快的成名了。蘇軾兄弟就正是這樣在“士人”的“怨謗”中脫穎而出。這時歐陽修又特別讚賞蘇洵的文章,譽為“孫卿子之書”,並獻諸朝廷。於是,“一日父子隱然名動京師,而蘇氏文章遂擅天下”。許多考生,爭讀他們的文章,甚至學習他們樸實高古的風格。當時有諺語說:“蘇文生,吃菜根;蘇文熟,吃羊肉。”是說精熟三蘇的文章,就能登科及第,享有富貴,足見三蘇文章受世人重視的程度。
據說,蘇轍兄弟登科時,蘇洵對兩個兒子以一舉成功,而自己卻曾是科場的敗將,有所感觸道:“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難,小兒如拾芥。”
個人作品
詩作:《雲興于山》《有驥在野》《有觸者犢》《朝日載升》《我客至止》、《歐陽永叔白兔》《憶山送人》《顏書》《答二任》《送吳待制中復知潭州二首》等。
散文:《顏書四十韻》《六國論》《管仲論》《辨奸論》等。
文集:《權書》《衡論》《嘉祐集》《類編增廣老蘇先生大全文集》殘卷。通行本有《四部叢刊》影宋鈔本、《嘉祐集》15卷。
家族成員
父親:蘇序
妻子:程氏,眉山富豪程文應之女。
兒女:史載蘇洵與程氏共有三子三女,但長子蘇景先與長女、次女早夭。
• 女兒:蘇八娘,亦稱蘇小妹。
• 兒子: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贈太師,諡文忠。
• 兒子:蘇轍,字子由,自號潁濱遺老,諡號文定。
後世紀念
墓地
蘇洵墓,別名蘇墳山,位於四川眉山市東坡區土地鄉公益村西。為蘇洵及夫人程氏、蘇軾原配夫人王弗的墓地。始建於宋代,清嘉慶年間進行過大修。歐陽修《蘇洵墓志銘》中有“蘇君,諱洵,字明允……葬於彭山之安鎮鄉可龍里。”早在北宋嘉祐二年(1057),蘇洵為葬亡妻程氏,便在武陽縣(屬眉州)東北安鎮鄉可龍里的“老翁井”側面,距“老翁井”僅十餘步的地方尋得墓地。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蘇軾的前妻王弗病逝於京師,1066年蘇洵亦病逝於京城。蘇軾、蘇轍扶柩歸蜀,將蘇洵、王弗葬於此。蘇軾《亡妻墓志銘》載:“(王弗)葬於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
三蘇祠
三蘇祠位於四川省眉山市城西,是中國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的 故居。原為五畝庭院,元代改宅為祠,明末毀於兵火,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摹擬重建。經歷代增修擴建,現占地86畝。祠內供奉陳列有三蘇及子孫、女眷塑像,還供奉有眉山始祖蘇味道畫像和列代先祖牌位;有木假山堂、古井、洗硯池、荔枝樹等蘇家遺蹟;有三蘇祠沿革展、碑廊蘇軾手跡刻石80多通,宋、明、清、民國碑約30通。
館內收藏有上萬件有關三蘇的文獻資料和文物,是蜀中最負盛名的人文景觀。2007年,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投巨資,新建東園碑廊、三蘇紀念館(生平陳列館)、旅遊接待中心等,面積新增20餘畝,總面積總計約104畝。生平陳列展廳面積由原300多平方米,增至約3000多平方米。
蘇洵公園
蘇洵公園於2013年正式開工建設。
該項目總用地144.3畝,總投資約6108萬元,是以人物紀念展示為主,兼具生態文化、市民健身、休閒運動的多功能城市綜合公園,以鮮明的文化主題為特色,公園建成後將起到深化地域內涵,提升城市知名度,改善生活環境質量,保護生態環境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