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在哲學主題上來說,科幻小說和人類上古的 神話傳說有著相似的精神基礎,即對人類與宇宙關係的解釋、人類社會未來命運的關注與猜測。在文學譜繫上,浪漫主義的文學傳統應該是科幻小說最早的文學母體。早期的科幻小說往往帶有恐怖小說、冒險小說或奇幻小說的痕跡。又以推理小說和哥特小說與科幻的關係最為密切,許多作品兼有以上要素,難以嚴格區別。
科幻小說誕生於19世紀,是歐洲工業文明崛起後特殊的文化現象之一。人類在19世紀,全面進入以科學發明和技術革命為主導的時代後,一切關注人類未來命運的文藝題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現未來的科學技術。而這種表現,在工業革命之前是不可能的。
而科幻小說最大的特徵就在於,它賦予了“幻想”依靠科技在未來得以實現的極大可能,甚至有些“科學幻想”在多年以後,的確在科學上成為了現實。因此,科幻小說就具有了某種前所未有的“預言性”。法文中,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最早就被稱為“anticipation”,即“預測”。這樣的文學作品基於科學的可信性是必要條件,應當說這種“科學至上”的精神是科幻小說有別於其它幻想類型作品的根本所在。
發展
19世紀末:誕生與初創一般認為, 瑪麗•雪萊最早將科學幻想元素引進小說創作中來。她在1818年發表的 《弗蘭肯斯坦》被許多評論家和愛好者“追認”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關於這一點歷來存在爭論,也有人認為這部小說還不具備科幻小說基本的科學精神,只是把科學當成了另一種魔法)
其後,美國詩人愛倫•坡也相繼發表了一些具有科幻性質的小說作品。
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出現了兩位重要的小說家,法國人儒勒•凡爾納和英國人赫伯特•喬治•威爾斯。後者稱自己的小說是“ScientificRomance”(科學的浪漫幻想)。從作品來看,他們無疑是今天科幻小說類型的奠基人。
20世紀初葉:空間劇與雜誌興起
進入20世紀,科幻小說的發展可大致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界。
二戰之前,發軔於歐洲的科幻小說,又在美國落地生根。美國科幻小說的先鋒人物是埃德加•萊斯•巴勒斯,他是著名的系列冒險小說《人猿泰山》的作者。美國科幻小說繼承了威爾斯那種風格傳統,和奇幻、冒險故事一起成了主流通俗文學。
20世紀30年代,科幻文學商業化大潮在美國興起的標誌就是湧現了一大批風格鮮明的科幻雜誌。這些雜誌也成了推動美國科幻小說發展的主要動力。
1927年,《驚奇故事》主編雨果•根斯巴克首次將“Scienti-fiction”改寫為“Science-fiction”。自此,“科學幻想小說”這個名稱才正式被用來指稱這種日益成熟的題材。他對科幻小說的傑出貢獻得到了後世的尊敬,美國科幻小說最高獎雨果獎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等現代科學技術與理論的相繼問世,刺激1920-30年代出現了一波創作高潮。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家/作品有:雨果•根斯巴克的《2660年的紐約》、約翰•坎貝爾的《火星上的智賊》、埃德蒙•漢米爾敦的《太空巡邏》系列、史密斯的《宇宙雲雀》等。這些作品中大致分為兩類:要么是行星間、星系間的奇遇故事;要么是虛構的探險活動。所以這一時期的創作在科幻史上常被稱為“巨眼怪獸”或“空間劇”時代。
20世紀中葉:黃金時代雖然經歷了1939年的美國經濟大蕭條和二戰期間的硝煙,但習慣購買“通俗”科幻小說雜誌的美國年輕人已經成了數目可觀的忠實讀者。科幻小說藉此保持了旺盛的文學生命力和商業上的活力。戰爭期間大量研發或想像中的新科技甚至是科幻最新鮮的靈感源泉。二戰後,美國迎來了科幻小說的“黃金時代”。
科幻史一般公認,約翰•坎貝爾是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領導者。一切源於一本雜誌的變革。坎貝爾在1937年將他主編的《新奇故事》AstoundingStories更名為《新奇科幻》AstoundingScienceFiction。不過,變革的不只是名字。坎貝爾對作者要求極高,他們必須首先是素質良好的作家。而坎貝爾麾下也真的聚集了當時幾乎所有的美國科幻大家:艾薩克•艾西莫夫、斯普雷格•杜岡、羅伯特•海因萊茵、布拉德伯雷、范•沃格特……等等。
阿西莫夫後來在《危險的幻想》(1967年出版)一書前言中強調了坎貝爾的重要貢獻:“他(指坎貝爾)給科幻小說領域帶來了一次真正的革命……”AstoundingSF致力於讓科幻作品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嚴肅”地出現在讀者面前:“首先必須來自真正的科學,同時,也必須是真正的歷史,”且不能兩者居其一。這樣,科幻小說中人文和科學的真實性都得到了加強。
阿西莫夫總結道:“科幻作家們努力在現實主義上下功夫的同時,描繪著計算機、火箭與核武器,它們與10年內出現的計算機、火箭與核武器如出一轍。結果是,50年代和60年代的現實生活,與40年代坎貝爾式的科幻小說中描繪的情景驚人地吻合。”
1944年底美國發表了一篇科幻小說,精確地描述了核子彈的功能。小說當即引起了美國軍方的強烈震動,為此展開了一場調查。調查結論是,(“曼哈頓計畫”)不存在任何泄密行為,小說中的描寫只是作者幸運地“推測”出來的。幾個月後,世界上第一顆真正的核子彈爆炸了。雜誌主編們將此事作為樹立科幻嚴肅性的實例反覆使用。科幻史家認為,這一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清晰地揭示了科學幻想與科學事實之間的聯繫。科幻的“前瞻性”甚至成了一種習慣性思維模式。當今在科技新聞報導中,諸如“可望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實”之類的字句並不罕見。
歷史事件、對質量嚴格要求和不斷成長的大量讀者群這些因素的積累,促成了科幻小說在20世紀50年代的巨大飛躍。而美國科幻小說的“黃金時代”又進一步推動了世界科幻小說的全面繁榮。自20世紀60年代之後,在科技發達的西方工業國,都相繼出現了著名的科幻作家、作品。
主題
科幻小說題材所涉及的範圍相當廣大,以至於難以列出單獨的清單——除非另開一本百科全書。以下將粗疏地對目前主流的科幻小說主題做一個簡單羅列。所提供的例子並非全部曾有單獨成篇的作品,更常見的情況是在同一個作品中便牽涉兩到三個主題,比方說在時間機器中對主角所旅行到的未來世界的描述,就有文明崩壞的味道。如果你有一個科幻類的自認為嶄新的點子,不建議你在下表當中尋找有無類似的,這很可能讓你喪失創作熱情;不過當你想要尋找靈感時,倒可以瀏覽下表追循前人的足跡。
社會形態
因為某種理由,故事背景所在的未來、或者一個曾有先進遠古文明的架空世界,明顯曾發生文明崩壞或倒退。常見的理由例如過度污染使自然環境惡化產生巨大天災、大規模毀滅兵器、星際戰爭、人口過度膨脹資源供應體系崩潰造成的大規模滅絕、瘟疫、超科技失控(例如奈米機械)。
科幻烏托邦。作者基於自己的一種創見,描述未來或似未來架空世界的人類,怎么利用更高的科技或其它層面的套用技術消弭高科技的副作用,達成和諧的生活。比方說針對燃油車的污染問題,科幻小說家曾提出反重力運輸設施之類的構想。
反烏托邦,尤其是其中抓緊近代技術濫權疑慮的賽博朋克。所謂的技術濫權疑慮,是指近代新生的專利權概念,卻可能支持一些掌握尖端科技的人可不受監督的運用這些科技、從而以曲折手法達成極權目的。在這類小說中最常見的邪惡勢力角色由托辣斯扮演。其它的反烏托邦,則是更廣泛地針對某種被作者認為有害的高科技、或者太天真的理想主義,進行渲染並反諷。
自然被過度壓縮,人類傲慢征服一切的未來社會或似未來架空世界。可能對這種社會的病態現象也備有一些陳述,但活在那個世界的人似乎都已經習慣了。
科幻劇(SFopera):創作者大可以拼湊一些常見未來社會架空要素組成舞台,然後隨自己高興地在這裡上演一場愛情悲喜劇、或恐怖劇、或民主vs極權戰爭,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受。一個類似的詞語是星際奇幻(SpaceFantasy)。
外星球和外星人
• 外星球
• 星際旅行
• 奇怪的外星生命體
• 類人生物
• 異界居民
分類
硬科幻小說硬科幻小說(英語HardScienceFiction,簡稱HardSF)是一種科幻小說的分支類型。作品的核心思想是對科學精神的尊重和推崇。在手法上,硬科幻以追求科學(可能的)的細節或準確為特性,著眼於自然科學和技術的發展。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處理手法:一些作者小心翼翼地避開難以置信的技術,如超光速旅行;而另一些人則允許這些在故事中作為重要道具出現,並對其構築的世界進行細緻的闡述來顯示這項技術可能實現。在後一類小說中,天文探索或物理現象常常比人物刻畫重要的多,但作者有時也會在故事中圍繞人物表現環境。
總之,硬科幻的共同特點是故事情節依靠技術來推動和解決。作者也會儘量讓故事中的科技與出版時已知的科學保持一致。這是科幻界尤其是讀者對硬科幻的主要看法。
軟科幻小說
軟科幻小說(英語SoftScienceFiction,簡稱SoftSF)是情節和題材集中於哲學、心理學、政治學或社會學等傾向的科幻小說分支。相對於“硬科幻”,作品中科學技術和物理定律的重要性被降低了。因為它所涉及的題材往往被歸類為軟科學或人文學科,所以它被稱為“軟”科幻小說。
例如,系列科幻小說《沙丘》中,弗蘭克•赫伯特通過創造一個全新的世界,拋棄了智慧型機器,而回到了封建社會。赫伯特借對當前社會政治現實的逼真模擬,以“沙丘”的傳奇對人類的現狀進行批判。軟科幻小說也探索社會對事件的反應,和純粹由自然現象或技術進步引發的問題(往往是災難),主題往往是說明科學像一把“雙刃劍”,需要人文關懷的引導(最常見的就是指責機器不能代替人倫情感)。
有趣的是,關於軟科幻定義的爭議很少,或許這正是因為其界限似乎比硬科幻更為模糊。
科幻文藝
科幻小說創立的不僅僅是一種文學類別,近百年的發展史,科幻已經成了一種“風格”,一種“元素”,可以被其它各種文藝、娛樂形式借鑑表現。20世紀的大眾傳媒和娛樂業沒有忽略文學的各個門類,當然也包括科幻小說。
科幻文藝已經成為全球熱愛幻想的青少年的主流文化,更深刻影響了20世紀人類社會的思維方式和娛樂生活。
科幻電影
根據科幻電影Matrix(黑客帝國/黑客任務/22世紀殺人網路)的相同世界觀拍攝的系列動畫短片集Animatrix。九部互相獨立的故事用不同的風格和故事展示了人類可能的未來
從電影誕生之初,驚悚風格的科幻故事就常被搬上銀幕。作為“科技進步結出的藝術碩果”,電影似乎和科幻小說有著天然的姻緣。電影發明的百年來,“科幻片”一直是一個重要的類型。
科幻與動漫
日本的少年動漫里,無論是大師手塚治虫的《鐵臂阿童木》,還是藤子•F•不二雄的《哆啦A夢》;美國漫畫大俠超人、蝙蝠俠、蜘蛛俠無一不借科技之力降妖除魔;科幻一直是動畫、漫畫領域最流行的主流設定之一。
不過因為客群群體年齡層次較低,所以一般都簡化了複雜的概念,和奇幻、童話元素相結合,既感覺有科技要素,又不乏可愛天真。不過,還有大量像《攻殼機動隊》(押井守製作、士郎正宗原著)、《Animatrix》(《黑客帝國》動畫版)、《銀河英雄傳說》、《銀河戰國群雄傳》等,面向較高年齡層次的主題深刻的科幻動畫作品。
科幻在中國
科幻小說作為西歐“工業革命”後才有的文化現象,和 中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打開國門,學習西方的歷史大背景是密不可分的。為中國科幻敲響第一聲鑼鼓的是思想家、著名學者梁啓超。20世紀初葉,他用文言文翻譯了凡爾納的《十五小豪傑》。從那時算起中國科幻可以說已經走過了一個世紀的歷史。
五四時期宣揚“德先生”(民主)與“賽先生”(科學)的文化思潮,客觀上為科幻文學在中國的發展、普及作出了貢獻。新文化運動為科幻在中國的萌發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很多著名的文學名匠都曾翻譯或寫作科幻小說。
1903年,在日本弘文書院留學的青年魯迅將凡爾納的科幻小說《大炮俱樂部》和《地心遊記》由日文,用文言文的體例翻譯成中文。魯迅將這兩部小說改編成章回本,並配了詩詞,使其完全中國化。魯迅翻譯了很多韋爾斯和凡爾納的經典小說,並在他的雜文中提倡發展科幻小說。
中國最早的原創科幻小說是1904年發表的《月球殖民地小說》,作者筆名“荒江釣叟”。中國最早的純文學刊物《小說林》的創辦人徐念慈不僅翻譯國外科幻小說,本人還創作有科幻小說《新法螺先生譚》。著名作家老舍也創作過一本名為《貓城記》的具有科幻色彩的小說。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科幻文學仍然以欣欣向榮的姿態發展。這一時期的文學體裁更接近科普小說,大多是向低年齡段讀者普及科學知識和預構社會主義國家的美好未來。在主題上比較接近於同時期的蘇聯“社會主義文學”風格。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國大陸的科幻文學的發展陷入停滯。
文革後的1978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召開了全國科學大會,宣告中國“科學的春天”的來臨。隨之而來的“科學熱”和“科普熱”大大推動了中國大陸科幻文學的發展。葉永烈的兒童科幻作品《小靈通漫遊未來》的出版標誌著中國科幻文學的復興。鄭文光在大陸被稱為“中國科幻小說之父”,他50年代就致力於科幻創作。70年代他重新投入創作,發表了多部重要科幻作品,1980年成為世界科幻小說協會(WSF)成員。代表作有《飛向人馬座》。童恩正的作品《珊瑚島上的死光》曾被改編為中國內地第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電影。中國其它重要的科幻作家還有:劉興詩、王曉達等人。
這一時期前後中國大陸之外最著名的科幻作家是倪匡。這位出生於中國大陸的香港作家被譽為東方艾西莫夫,自60年代起創作大量科幻小說,多以衛斯理和原振俠為主人公,形成了數量可觀的系列作品。他本人在其它領域也以勤於筆耕著稱,曾自稱“中國寫漢字最多的人”。代表作有《藍血人》等。倪匡作品被翻拍成多部香港電影及電視劇集。但是,也有反對倪匡的人認為倪匡的作品不是科幻,只能成為奇幻或是“偽科幻”。
83—84年間,中國科幻文學被貼上“精神污染”的標籤,受到嚴厲懲處的事件,這次“抵制精神污染”的“政治運動”幾乎使整箇中國科幻事業夭折。運動產生的經濟和文化後果則無法估量。再如,主流科幻作家中,鄭文光因此一病不起,葉永烈、童恩正、劉興詩、肖建亨等受到不實污衊和指控。
1978年在大陸創辦的《科學文藝》雜誌成為科幻文學最主要的期刊,編輯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該雜誌後改名為《科幻世界》(SFW),在20世紀90年代初成長為全球發行量最大的科幻雜誌。在《科幻世界》雜誌的推動下,誕生了一大批優秀的中國新生代科幻作家,如星河、劉慈欣、王晉康、錢麗芳、何夕等人。雜誌在引介國外優秀科幻作品、出版名家名作、普及科幻和科學知識方面多年來做出了大量貢獻。
中國分別於1991年、2000年在成都和北京承辦了世界科幻年會。
2000年之後,由於《科幻世界》雜誌的行銷策略轉向低齡讀者,及受到奇幻小說的侵占,中國科幻的創作水平和影響都有所下降。
著名獎項
儒勒·凡爾納獎(Prix Julex Verne)
由法國出版社“哈切特文庫”頒發。1927年至1932年獎給最佳科幻小說作者,獲獎者得到五千法郎獎金。1958年起再次恢復,由哈切特和加爾利馬德合辦,至1963年止。
世界幻想獎(World Fantasy Awards)
由一個裁判團協定,在世界幻想作品會議上頒發,每年一次。
阿波羅神獎(Rrix Apollo Awards)
由雅各·薩杜爾在法國於1971年發起,以紀念阿波羅11號登月。它每年一度獎給法國出版的科學小說,由11個非科幻小說作家、評論家、記者和一個科學家組成的裁判組織審定。
阿波羅神獎(Rrix Apollo Awards)約翰·甘寶紀念獎(John W@Campbell Memorial Awards)
每年春天,由一個評論家和作家組成的小型評議會裁定,獎給上一年最佳科幻小說。英國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曾於1974年憑藉《與拉瑪相會》獲此獎。
朝聖者獎(Pilgrim Award)
由科幻小說研究會頒發,獎給致力於增進社會對科學小說理解的個人。世界科幻史上“新浪潮”運動的主要任務,英國科幻大家布賴恩·W·奧爾迪斯曾於1978年獲該獎。
國際幻想獎(The John W@Campbell Awards)
美國科學小說作家協會頒發。由會員提名投票在每年大批作品中選出,分小說獎、中短篇小說獎、大師獎等。其中大師獎是獎給“在一生中對科幻小說有卓越成就”的作家。美國著名科幻作家羅伯特·海因萊恩1974年獲該獎。
雨果獎(The Hugo Awards)
該獎是為了紀念(美國第一本科幻雜誌的創辦人)雨果·根斯巴克。它的正確稱呼為“科幻小說成就獎”,習慣上稱為“雨果獎”。它是1953年世界科幻大會(費城)上決定設立的,根據愛好者的投票而授予的美國科幻小說獎。分長篇小說獎、短篇小說獎、中篇小說獎、最佳雜誌獎等。1953年以來連續評選,現在已經是若干科幻小說獎中最有名的一種。
2015年8月我國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榮獲第73屆世界科幻小說大會雨果獎,中國科普科幻界深受鼓舞。
星雲獎(Nebula Award)
星雲獎獎給美國科幻協會選定的前一年度最佳作品,與雨果獎並列,是現在科幻小說獎中最有權威的獎項。1966年以來連續頒獎。
澳大利亞科幻小說成就獎(The Australian Science Fiction Achievement Awards)
澳大利亞科幻小說成就獎常被稱為“狄馬特獎”(The Ditmar Awards),由每年一度的澳大利亞科幻小說會議頒獎。獎項右與會者選舉產生,獎給當年全國最佳科幻小說、全世界最佳科幻小說、最佳讀者同仁雜誌、當代最佳科幻小說作家。
英國科幻協會獎(The British Science Fiction Association Awards)
由英國科幻小說協會頒發,獎給英國最佳科幻小說作家,在復活節其間頒發。先通過選舉產生候獎作品,然後由協會的委員會裁定。
銀河獎
作為中國幻想小說界最高榮譽的銀河獎為中國科幻作家、科幻愛好者、奇幻作家和奇幻愛好者搭建了一個展示作品的平台。同時也是中國大陸惟一的科幻小說獎。最初設立於1986年《科學文藝》(現在的《科幻世界》)和《智慧樹》兩家科普刊物聯合舉辦。《智慧樹》停刊後,銀河獎改由《科幻世界》獨家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