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區

安居區

安居區隸屬於四川省遂寧市,位於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遂寧市西南,距遂寧市城區23公里。東接遂寧市船山區、北靠遂寧市大英縣、西鄰資陽市樂至縣、南聯資陽市安岳縣和重慶市潼南縣,處於成渝經濟區的交界和成渝經濟圈的腹心地帶。區人民政府駐安居鎮。2014年,安居區轄21個鄉鎮, 497個行政村,總人口80.15萬人,城區常住人口4萬人,轄區面積1258.2平方千米。主要旅遊景點有臥佛院—禪月湖(跑馬灘)、毗盧寺—蓮花湖(麻子灘)、地心大峽谷等風景名勝區。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遂寧市安居區是國務院於2003年12月18日批准撤

安居區安居區
銷遂寧市市中區設立的縣級行政區,位於四川盆地中部,遂寧市西南。東接重慶市,南鄰內江市,西靠資陽市,北接大英縣,處於成渝經濟走廊的腹心地帶。安居距成都、重慶等地均為1小時車程。全區轄21個鄉鎮,幅員面積1258.2平方公里,人口80.6萬人,總耕地68.7萬畝。2003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21億元,財政總收入5922萬元,年末農民人均純收入2188元。區內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藏族、彝族、蒙古族、苗族、回族、維吾爾族、壯族等31個。

安居區政府治所安居鎮。周武帝建德4年(公元575年)起,曾先後設定居郡、柔剛縣,南宋寶佑4年(公元1258年),以取“安居樂業”為吉祥,故以“安居”命名至今。

安居地貌以淺丘平壩為主,氣候屬亞熱濕潤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瓊江河貫穿全境,全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水稻、玉米、小麥等多種糧食作物,棉花、油料、甘庶、海椒、麻竹筍、中藥材等經濟作物,柑桔、蘋果、梨、桃等多種水果生產。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糧、棉、油、生豬、蠶桑、水果生產基地,沙田柚被評為國優水果。是農業產業化試點示範區、遂寧市的城市副中心。全區天然氣儲量居全省第二位。磨溪氣田是四川現在探明的三大氣田之一。全區森林綠化3.2萬公頃,森林復蓋率達25.6%。臥佛院--跑馬灘、麻子灘等風景名勝區享譽省內外。國道318線穿境而過,建設中的遂渝快速鐵路、遂渝高速公路,規劃中的遂內高速公路、遂內快速鐵路在區內交匯,全區鄉鎮等級公路通車率達100%,村道公路通車率達95%,全區村村通光纖電視信號。全區有高完中5所,中國小校383所,在校學生]2.1萬人。全區衛生院21所。

自然地理

安居區位於四川中部,遂寧市西南,距遂寧市城區27公里。東接重慶市,南臨內江市,西靠資陽市,北接中國死海大英縣,處於成渝經濟走廊的腹心地帶。安居地貌以淺丘平壩為主。

安居區地處川中丘陵腹地,地質構造簡單,褶皺平緩,地貌類型單一,屬中生代侏羅紀岩層,經流水侵蝕、切割、堆積形成侵蝕丘陵地貌,海拔高度在300—600M之間。全境岩層下部以石灰岩為主,上部以紫紅色沙土、泥岩為主,似為“紅土地”。

瓊江河貫穿全境。

瓊江河

瓊江河發源於樂至縣境內,流經遂寧市和安岳縣,於潼南縣光輝鎮入境、小渡鎮出境,在銅梁縣安居鎮匯入涪江河。

安居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的特點,無霜期長,熱量充足,雨量充沛,濕度大,雲霧多。

全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水稻、玉米、小麥等多種糧食作物,棉花、油料、甘庶、海椒、麻竹筍、中藥材等經濟作物,柑桔、蘋果、梨、桃等多種水果生產。全區森林綠化3.2萬公頃,森林復蓋率達25.6%。

歷史名人

黃珂

黃珂(1449—1522),字鳴玉,明代遂寧西眉鎮北六里黃安橋黃榜石人。其父黃宗泗,舉人,官雲南大姚知縣。珂於成化二十年(1484)中進士,授龍陽(今湖南漢壽)知縣。擢御史,出按貴州、畿輔,授山西按察使。正德四年(1509)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延綏(今山西榆林縣),屢立戰功。六年(1511)秋,入為戶部右侍郎,總督倉場。河南用兵,出理軍餉。後改刑部左侍郎、兵部左侍郎。九年(1514)擢南京右都御史,尋拜工部尚書。後歸家病卒,葬遂寧土橋鋪(今安居區聚賢鄉)。贈太子少保,謚簡肅。楊延和、楊慎父子各撰有《祭黃簡肅文》。祀賢祠,著有《蕨山文集》,《明史》有傳。其女黃峨,系明代女詩人;子黃華,官至江西布政使。

楊名

楊名,字實卿,明代遂寧土橋鋪(今安居區聚賢鄉)銀杏灣人。嘉靖七年(1528)鄉試解元,八年(1529)殿試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後任展書官。十一年(1532)十月,彗星現,楊名應詔上書,言嘉靖帝喜怒失中,用人不當,並劾吏部尚書汪宏等人之過錯。帝震怒,遂謫戍守瞿塘,翌年始獲釋,終不復召,家居遂寧20餘年,孝養其親。四川巡撫劉大謨,禮聘楊名、楊慎、王元正等修嘉靖《四川通志》,嘉靖二十年(1541)成書,共80卷,二十四年(1545)刻本今存。又與陳講合修《遂寧縣誌》。晚年,楊名在遂寧蟠龍山方洲書屋(今安居區橫山鎮)講學授徒。穆宗即位,始復原官。後病卒,贈光祿寺少卿。著有《方洲文集》《大昌縣誌》行世。《內江縣誌》錄有其詩文,《明史》有傳

黃峨

黃峨(1498-1569)明女文學家。字秀眉。明朝工部尚書黃珂之女。少年時其詩名已為時人所知。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與新都狀元、翰林院修撰楊慎(升庵)結為伉麗。婚後居新都桂湖之濱的榴閣。次年,隨楊慎回京。世宗嘉靖三年(1524),楊氏父子在“議大禮”的政爭中,忤觸嘉靖,楊慎兩受“廷杖”,後被謫戊雲南永昌衛。她回到新都居處。其間以詩詞寄情,她的《黃鶯兒》詞四闋最為感人。五年,楊慎回家探父病,獲允同赴雲南戊所。八年,楊慎夫婦由戊所奔父喪,後升庵返戊所,她獨居榴閣。此期間寫有深情感人的《寄處》詩:“雁飛曾不到衡陽,錦字何由寄永昌?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詔風煙君斷腸。曰歸曰歸愁歲暮,其雨其雨怨朝陽。相聞空有刀環約,何日金雞下夜郎?”隆慶三年(1569)病逝與楊慎合葬。

黃華

黃華,字秀卿,明代遂寧安居區西眉鎮人,工部尚書黃珂之子、女詩人黃峨之弟。嘉靖十一年(1532)進士,任戶部主事,轉郎中,督餉有功,授松江知府。歷江西副使,升江西布政使,進光祿寺卿。為人端嚴正直,以道學為己任。尋告歸,倡明道學,激引後進甚眾。後卒於家,葬遂寧樓子溝。與狀元、妹夫楊慎唱和之詩頗多,著有《梓谷文集》12卷、《麟經解義》等。《遂寧縣誌》有傳。

歷史沿革

先秦時代:安居縣屬蜀國地。

安居區安居區

秦代:屬蜀郡地。

漢代:屬鍵為郡資中縣地。

北周:建德四年(575年),增置安居郡和柔剛縣,隸屬普州(治所安岳縣岳陽鎮),郡治柔剛縣(治所今安居區安居鎮),柔剛縣因治東二十步有柔剛山而得名。今安居區境屬普州安居郡柔剛縣、遂州石山郡方義縣。

隋代:開皇三年(583年),撤安居郡,柔剛縣隸屬普州。開皇十三年(593年),改柔剛縣名安居縣,隸屬普州,縣治所如前。以縣境內有安居水而得名。隋大業三年(607年),州改郡,以郡轄縣,安居縣隸屬資陽郡。今安居區境屬遂寧郡方義縣、資陽郡安居縣。

唐代:武德元年(618年),罷郡置州,安居縣隸屬普州,縣治所如前。武則天天授二年(691年)移至張柵(今安居壩)。天寶元年(742年),撤州置郡,安居縣隸屬安岳郡(普州改名),縣治所如前。今安居區境屬遂寧郡方義縣、安岳郡安居縣。

北宋:乾德五年 (967年),省崇龕縣入安居縣。安居縣隸屬普州,縣治所如前。

南宋:寶祐六年(1258年),廢普州及安居縣,析安居縣入遂寧都督府小溪縣。安居縣治地改置鎮,隸屬小溪縣。今安居區境屬遂寧都督府小溪縣。

元代:至元十九年(1282年),並青石、遂寧入小溪縣。安居鎮隸屬如舊。

明代:洪武九年(1376年),降遂寧州為遂寧縣,並廢小溪縣名。安居鎮隸屬遂寧縣。據清張廷玉等著《明史·志十九·地理四》載:明憲宗“成化十七年九月(即1481年9月)析銅梁、遂寧二縣地置。東有安居溪,一名瓊江,下流入涪江。”

清代: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縣以下劃分里,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里以下劃分場,安居場隸屬遂寧縣忠誠里。

民國初年,整頓體制,遂寧縣劃分7個區26個鄉(鎮)。安居鎮隸屬遂寧五區(駐安居鎮神聖廟)。

新中國成立後,遂寧縣政區下置10個區。安居鎮仍設區建制,改稱安居壩區。1994年縣政區下置鄉(鎮),安居壩區改稱安居鎮。

2003年12月18日,國務院調整遂寧市部分行政區劃:撤銷遂寧市市中區,以原市中區的行政區域設立遂寧市船山區和安居區。

行政區劃

安居區位於四川盆地中部,遂寧市西南。東接重慶市,南鄰內江市,西靠資陽市,北接大英縣,處於成渝經濟走廊的腹心地帶。

Anju Qu

510904

629000

區人民政府駐安居鎮

2004年,轄14個鎮(安居、橫山、會龍、東禪、分水、石洞、三家、玉豐、西眉、磨溪、攔江、保石、白馬、中興)、7個鄉(聚賢、常理、大安、馬家、蓮花、觀音、步雲)。

名勝古蹟

毗廬寺

毗廬寺坐落在安居區白馬鎮華藏山下,距白馬鎮5公里,始建於宋代,明

朝擴建,寺廟占地面積7500平方米,建築面積5512平方米。寺廟內曾出了一個遠近聞名的高僧——清心大師,法號住朝,外號“癲師爺”(濟公和尚原型)。此地香火旺盛。每年三月的“香會節”,日均人流量達3萬人次以上。濟公掃“秦”、濟公懲治嘲弄貪官污吏,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等美好傳說,給人以無窮遐想與回味。

遂寧烈士陵園

遂寧烈士陵園興建於1988年8月,1995年7月竣工,占地50畝。陵園內建有:抗美援朝“特等功臣”、“一級戰鬥英雄”伍先華烈士銅像一座、烈士紀念館、烈士事跡展覽廳、英名牆、烈士墓、迎霞長廊、追遠亭、詠雪亭、松風閣、紀念碑等烈士紀念建築物,總建築面積2800平

方米,總投資1768.8萬元。

烈士紀念館內有烈士英名錄1721名,烈士事跡圖片459張,烈士遺物180件,烈士事跡文字說明31000字份。編印了遂寧籍著名抗美援朝英雄伍先華、中央軍委三總部追認“一等功”、毛主席稱讚為“共產主義戰士”的呂祥壁(四川蓬溪縣赤城人),成都十二橋抗英抗日犧牲將領於淵、劉駿達,重慶中美合作所與敵鬥爭寫出黑牢詩篇的蔡夢慰,蓬溪縣牛角溝起義、宣布成立了我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府的紅四方面軍第二十五軍軍長曠繼勛,抗美援朝“特等功臣”、“一級戰鬥英雄”伍先華,1917年先後在京、滬、渝大學任教授、院長、民革負責人之一周均時,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第二路黨代表、前委書記苟祥珂等59名著名烈士的英勇事跡。

陵園布局合理,環境優美。園內有花草樹木60餘種11000株,草坪13300平方米,綠化復蓋面積達80%。園區綠樹掩映,鳥語花香,噴泉長流,音樂迴旋,建築古香古色,錯落有致,格調高雅,宏偉壯觀,莊嚴肅穆,系遂寧375萬人民瞻仰、旅遊、休閒為一體的社會公益性場所。每年“清明”、“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國慶”等重大節日,接待機關、學校、駐軍、各界人士、社會民眾來園瞻仰、宣誓受教育人數達200萬人(次)。

該園1995年被省民政廳評為“四川省烈士紀念建築物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同年被省委、省人民政府和省民政廳首批命名為“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行政區劃

安居區人民政府駐地鳳凰街道辦事處。全區轄柔剛、鳳凰兩個街道辦事處和21個鄉鎮(4鄉、17鎮),即安居、橫山、會龍、東禪、分水、石洞、三家、玉豐、西眉、磨溪、攔江、保石、白馬、中興、聚賢、常理、觀音17個鎮和大安、馬家、蓮花、步雲4個鄉。2014年全區為472個行政村、50個社區;轄區面積1258.2平方公里;全區2014年耕地面積64.82萬畝,其中水田26.52萬畝(冬水田12.64萬畝,兩季田13.89萬畝),旱地38.3萬畝(水澆地18.51萬畝);大春作物107.09萬畝,小春作物54.97萬畝。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安居區位於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遂寧市西南方,距遂寧城區23公里,轄區面積1258.2平方公里;東接遂寧市船山區、北靠遂寧市大英縣、西鄰資陽市樂至縣、南聯資陽市安岳縣和重慶市潼南縣,東經105°4′0″—105°43′45″,北緯30°10′30″—30°34′10″,東西長45公里,南北寬28公里,處於成渝經濟區的交界和成渝經濟圈的腹心地帶。

地貌

安居區地處川中丘陵腹地,地質構造簡單,褶皺平緩,地貌類型單一,屬中生代侏羅紀岩層,經流水侵蝕、切割、堆積形成侵蝕丘陵地貌,海拔高度在300—600米之間。全境岩層下部以石灰岩為主,上部以紫紅色沙土、泥岩為主,似為“紅土地”。

水文

瓊江貫穿安居區全境。瓊江發源於樂至縣境內,流經遂寧市和安岳縣,於潼南縣光輝鎮入境、小渡鎮出境,在銅梁縣安居鎮匯入涪江。

氣候

安居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無霜期長,熱量充足,雨量充沛,濕度大,雲霧多。7—8月平均氣溫26—28℃,12—2月平均氣溫6—8℃;降水集中在6—8月,4—5月和9—10月次之,11—3月降水較少。風速一年四季較小,10—12月定時觀測2分鐘最大風速1.6—10.2m/s,靜風頻率5.4—12.6%,近地面盛行偏北風,約占43%;其次是偏南風,約占18%。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安居區境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水稻、玉米、小麥等多種糧食作物;棉花、油料、甘庶、海椒、麻竹筍、中藥材等經濟作物;柑桔、蘋果、梨、桃等多種水果。

安居區林地總面積41990.21公頃,森林復蓋率32.6%;全區共有木本植物110種,隸屬於61科、66屬。屬國家保護植物的有水杉、攀枝花蘇鐵、銀杏、鵝掌楸、翠柏、紅豆樹等,還有百年以上的黃桷樹等古樹。

礦產資源

境內礦產資源以非金屬礦產為主,天然氣、鹽滷、沙金、頁岩等蘊藏極其豐富。磨溪氣田是四川現在探明的三大氣田之一,天然氣儲量達8000億立方米;其中龍王廟組氣藏是截止2014年12月底全國單體規模最大的特大型海相碳酸岩整裝氣藏,技術可開採儲量3082億立方米;鹽滷儲量60多億噸,並含多種微量元素;磚瓦用頁岩、建築用砂岩遍布全區,礦業產值約為2.28億元/年(包括直接相關產業)。

水資源

安居區內有瓊江、蟠龍、白安等大小溪河37條,總長438.2km,總集雨面積1282.81,均屬長江二級支流的涪江水系。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區共有中型水庫3座,即蓮花湖(麻子灘)、禪月湖(跑馬灘)、新生湖,小(一)型水庫9座,小(二)型水庫76座,山平塘3932口,石河埝560節,蓄、引、提水能力1.44億立方米,有效灌面41.16萬畝。

人口民族

2014年,安居區總人口2014年80.15萬人(男性42.04萬人,女性38.11萬人),城鎮人口5.93萬人,農村人口74.22萬人,總戶數269756戶。區內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主要有藏族、彝族、苗族、回族、維吾爾族、壯族等39個。

經濟概況

綜述

2012年,安居區完成GDP86.5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2%,產業結構調整為49∶26∶2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2011年增長18%;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28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26.2%;固定資產投資70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2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萬元,同比2011年增長15.4%;農民人均純收入7437元,同比2011年增長1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5.8%。

第一產業

2012年,安居區實現農業總產值67.2億元,糧食總產量達到45.5萬噸,出欄生豬138萬頭,建成優質糧油基地40萬畝,綠色果蔬基地30萬畝;成功創建有機食品品牌4個。

第二產業

2012年,安居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2011年增速18%;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6億元;實現利稅4.5億元;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25.1億元,其中技改投資8.5億元;新培植規模工業企業2戶,規模企業總數達到34戶,產業發展支撐逐步壯大。

第三產業

2012年,安居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7.2億元,占市定目標的100.7 %;進出口總額完成3364萬美元,占市定目標的103.5%;新增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24家,總量達到73家。

2012年,安居區共接待遊客49.8萬人次,占目標任務的142.3%;實現旅遊收入5.23億元,占目標任務的100.5%。同時,成立了安居區文化旅遊產業園區,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積極發展集現代城鎮旅遊業、現代創意農牧業、現代鄉村旅遊業於一體的現代文化旅遊服務業,全面啟動75平方公里文化旅遊產業園規劃編制。

社會事業

教育

截至2011年,安居區有各級各類學校124所(含私立學校),其中職業中學1所,普通高中5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0所,單設國中15所,單設國小52所,特校1所,幼稚園40所。區內現有省級示範性職業高中1所,市級重點中學1所。2011年,安居區在校學生98965人,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70497人,普通高中在校學生10137人,職業中學在校學生9270人,幼稚園在園幼兒9061人。3-6周歲幼兒入園率74%,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等教育完成率99.9%,初級中等教育完成率95.1%,殘疾兒童入學率90%。

文化

截至2013年,安居區已建成綜合文化站21個,並著力推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為80個行政村新配置投影儀、音響等多媒體設備,為30個行政村配置了衛星機頂盒和天線等設備。

醫療衛生

截至2013年,安居區有共衛生院21所,先後引進民間資金興辦民營醫院9所;安居區人民醫院、安居新安醫院、攔江鎮中心衛生院"二級乙等"醫院達標;以安居區人民醫院為中心,完善了農村"120"急救網路,全面提升了急診急救能力。建全完善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確保了農村居民足不出村、城區居民在15分鐘步程內,即可獲得基本醫療服務。

交通概況

國道318線穿安居區境而過,已建成通車的遂渝快速鐵路、遂渝高速公路,建設中的遂內高速公路,規劃中的遂內快速鐵路在區內交匯,全區鄉鎮等級公路通車率達100%,村道公路通車率達95%。

318國道

318國道是從上海通向友誼橋國道,全長5476公里,途經上海、浙江、安徽、湖北、重慶、四川、西藏等地。

遂寧安居快捷通道

遂寧安居快捷通道,由遂寧經西寧,同盟,八角寨至安居的機場通道,於2012年9月29日建成通車,縮短遂寧與安居的通行時間,成為安居至遂寧的第二選擇。

惠安機場

惠安機場,由遂寧機場遷建於會龍鎮接官亭村,預計2014年全面動工建設,機場功能定位與原機場的訓練,培訓等。

遂渝鐵路

遂渝鐵路是中國西部首條高速鐵路,設計時速200公里,全長114公里。遂渝鐵路西起既有的達成鐵路遂寧站,途經四川省遂寧市和重慶市潼南縣、合川市、北碚區等地,東至襄渝鐵路的北碚站,接入重慶鐵路樞紐。

遂渝高速公路

遂渝高速公路(四川段)的36.64公里,起點是遂寧市市郊的羅家灣,途經上寧、西寧、保升、復橋、西眉、磨溪六個鄉鎮,止於遂寧市與重慶潼南縣交界處的雙龍廟。這條路的寬度是24.5米,2007年12月29日上午9點,重慶至遂寧高速公路正式通車運營。

遂內高速公路

遂內高速公路全長119.69公里,全線起自內江市白馬鎮附近,接內宜高速公路,經四合,過沱江,經東興區的雙才、賈家場、雙橋進入資陽市安岳縣的永峰,經寶華、九龍、思賢、石橋、長河、人和,進入遂寧市安居區三家鎮,經玉豐鎮,止於船山區復興鎮,與遂渝高速公路相接。

民俗風情

龍燈舞

龍燈舞龍燈舞

龍燈舞為民間傳統舞蹈,又稱“龍舞”、“龍燈”、“耍龍”等,據說始

於漢代,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日舞龍燈。龍形品種多樣,有“彩龍”、“火龍”等。彩龍龍頭五彩繽紛,龍身以各色軟段製成,約9制10餘節,造型精美。舞時常配以魚蝦蚌殼等彩燈同行。舞龍者不分男女,皆著對襟彩服,系紅腰帶,手持一節把竿,隨逗寶人曲身翻舞,綿延不停。有打擊樂器相伴。火龍多用彩龍頭,龍身著彩繪龍鱗的粗麻布,每節內有竹籠,內置燃燭或捻子,舞時點亮。火龍較彩龍長、大,一般10餘節,把竿也較長,龍把竿長約2米。因多在元宵夜舉行燒龍儀式,故名“火龍”。火龍一般有雙龍雙寶。元宵燒龍,象徵新年慶祝活動圓滿,藉以祈求“清吉平安”。舞火龍者頭戴草帽、穿小褲衩、赤腳光背、持龍游舞,四周燃燈者手持鞭炮、拌以鐵花、炭圓,向火龍噴射。只見火花飛濺,火龍翻滾,火光沖天,五彩繽紛。待至龍體被焰火燃燒正旺時,舞龍者舉起龍架跑至江水,意為送龍歸海。

打圍鼓

打圍鼓打圍鼓

打圍鼓有稱“玩友”。工余飯後或紅白喜事,邀約或邀請“玩友”

四五人圍坐一起清唱。不用舞台、化妝和服裝,一般在玩壩或茶館舉行。玩友各自坐在座位上,手執板鼓、堂鼓、川鼓、馬鑼、川胡、鈸之類樂器,自吹自打自唱。打板鼓者是鼓師,其他樂器以鼓師手勢、鼓簽、鼓點指揮行事。打圍鼓花錢不多,費事不大,因而深入民間,廣泛流傳,滿足了川劇愛好者愛唱、愛聽的要求。

風景名勝

名勝古蹟

毗廬寺

安居區毗廬寺安居區毗廬寺

毗廬寺坐落在安居區白馬鎮華藏山下,距白馬鎮5公里,始建於宋代,明

朝擴建,寺廟占地面積7500平方米,建築面積5512平方米。寺廟內曾出了一個遠近聞名的高僧——清心大師,法號住朝,外號“癲師爺”(濟公和尚原型)。此地香火旺盛。每年三月的“香會節”,日均人流量達3萬人次以上。濟公掃“秦”、濟公懲治嘲弄貪官污吏,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等美好傳說,給人以無窮遐想與回味。

遂寧烈士陵園

遂寧烈士陵園遂寧烈士陵園

遂寧烈士陵園興建於1988年8月,1995年7月竣工,占地50畝。陵園內建有:抗美援朝“特等功臣”、“一級戰鬥

英雄”伍先華烈士銅像一座、烈士紀念館、烈士事跡展覽廳、英名牆、烈士墓、迎霞長廊、追遠亭、詠雪亭、松風閣、紀念碑等烈士紀念建築物,總建築面積2800平方米,總投資1768.8萬元。該園1995年被省民政廳評為“四川省烈士紀念建築物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同年被省委、省人民政府和省民政廳首批命名為“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自然景觀

麻子灘水庫

安居區安居區

麻子灘水庫位於安居區白馬鎮,瓊江流域白安河上游。因灘上有無

數的孔隙似人臉上的麻子而得名。距離白馬鎮5公里,水庫為國家中型農田灌溉水庫,庫區縱長約28公里,水域涉及白馬、中興、步雲、攔江等鄉鎮,水庫面積12000畝。庫內有四面環水獨島10多處,庫區兩岸山清水秀,森林茂密,鳥語花香,果樹成林。

跑馬灘臥佛院風景區

跑馬灘臥佛院風景區位於安居區東禪鎮和安岳縣八廟鄉交界處,景區由安居區跑馬灘水庫及安岳縣八廟鄉臥佛溝中的臥佛院佛教文化摩崖石刻群、臥佛溝藏經洞組成。

唐代臥佛雕刻精美,全身左側臥姿,全長23米,堪稱世界三大佛像之一,與樂山大佛齊名,是現存最早、最完整的全身臥佛像,屬國家級重點文物;臥佛院佛教文化摩崖石刻群,上承敦煌、雲崗、龍門石窟,下啟大足石刻,有唐宋石刻造像1613尊;臥佛溝藏經洞,15個藏經石窟內刻有20餘部經文共有40餘萬字,極具佛教研究價值。跑馬灘水庫相傳富人設立跑馬場而得名,水庫為國家級中型水庫,面積2470畝,庫區兩側山坡、綠化植被、生態景色宜人;景區擁有古皇墳、躲兵崖、石棧道、白鶴嘴、風動石、烏龜石等歷史及自然景觀。整個景區構成佛、水、景、人相融一體的假日休閒之處。

平寧國有林

安居區安居區

平寧國有林距麻子灘水庫4公里的白馬鎮禪林寺村,有一條綿延約7.5公里的

溝壑名叫白馬王子溝,兩側山坡聳立,順溝生長著一片呈帶狀的原始森林——平寧國有林,林內樹木蔥蘢,高大挺拔,溝內地表植被完好,小河順溝而下,溪水潺潺,怪石嶙峋,形態各異。雨季時節,林子內生長著各種菌類,多達10種以上,人置身其中,猶如走進一個天然氧吧,猛吸一口,清新中帶有菌類芳香的空氣沁人心脾,“牛背石”美麗的愛情故事,黑龍凼神奇的巨龜傳說流傳人間。當地人戲稱此地為“小九寨”。

四川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自治州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全省共18地級市、3自治州,14縣級市、122縣、3自治縣、41市轄區)
成都市青羊區| 錦江區| 金牛區| 武侯區| 成華區| 龍泉驛區| 青白江區| 新都區| 溫江區| 都江堰市| 彭州市| 邛崍市| 崇州市| 金堂縣| 郫縣| 新津縣| 雙流縣| 蒲江縣| 大邑縣|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自貢市大安區| 自流井區| 貢井區| 沿灘區| 榮縣| 富順縣
攀枝花市東區|西區|仁和區|米易縣|鹽邊縣
瀘州市江陽區| 納溪區| 龍馬潭區| 瀘縣| 合江縣| 敘永縣| 古藺縣
德陽市旌陽區| 廣漢市| 什邡市| 綿竹市| 羅江縣| 中江縣
綿陽市涪城區| 遊仙區| 江油市| 鹽亭縣| 三台縣| 平武縣| 安縣| 梓潼縣| 北川羌族自治縣
廣元市利州區| 元壩區| 朝天區| 青川縣| 旺蒼縣| 劍閣縣| 蒼溪縣
遂寧市船山區| 安居區| 射洪縣| 蓬溪縣| 大英縣
內江市市中區| 東興區| 資中縣| 隆昌縣| 威遠縣
樂山市市中區| 五通橋區| 沙灣區| 金口河區| 峨眉山市| 夾江縣| 井研縣| 犍為縣| 沐川縣| 馬邊彝族自治縣|
南充市順慶區| 高坪區| 嘉陵區| 閬中市| 營山縣| 蓬安縣| 儀隴縣| 南部縣| 西充縣
眉山市東坡區| 仁壽縣| 彭山縣| 洪雅縣| 丹稜縣| 青神縣
宜賓市翠屏區| 宜賓縣| 興文縣| 南溪縣| 珙縣| 長寧縣| 高縣| 江安縣| 筠連縣| 屏山縣
廣安市廣安區| 華鎣市| 岳池縣| 鄰水縣| 武勝縣
達州市通川區| 萬源市| 達縣| 渠縣| 宣漢縣| 開江縣| 大竹縣
雅安市雨城區| 蘆山縣| 石棉縣| 名山縣| 天全縣| 滎經縣| 寶興縣| 漢源縣
巴中市巴州區| 南江縣| 平昌縣| 通江縣
資陽市雁江區| 簡陽市| 安岳縣| 樂至縣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縣 | 九寨溝縣| 紅原縣| 汶川縣| 阿壩縣| 理縣| 若爾蓋縣| 小金縣| 黑水縣| 金川縣| 松潘縣| 壤塘縣| 茂縣
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 丹巴縣| 爐霍縣| 九龍縣| 甘孜縣| 雅江縣| 新龍縣| 道孚縣| 白玉縣| 理塘縣| 德格縣| 鄉城 | 石渠縣| 稻城縣| 色達縣| 巴塘縣| 瀘定縣| 得榮縣
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美姑縣| 昭覺縣| 金陽縣| 甘洛縣| 布拖縣| 雷波縣| 普格縣| 寧南縣| 喜德縣| 會東縣| 越西縣| 會理縣| 鹽源縣| 德昌縣| 冕寧縣| 木里藏族自治縣
備註1:成都市為副省級城市。
2:另有四川省汶川臥龍特別行政區,隸屬於四川省人民政府,由四川省林業廳代管。
3: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或經濟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