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慶區

順慶區

順慶得名始於南宋理宗寶慶三年(1227),當年升果州為順慶府。原來,理宗未作皇帝前任過果州團練使,其登基後下詔,將他最初作官住過的果州升格為府。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改順慶府為順慶路,明清時均為順慶府。1911年,因府縣同城,裁除縣署,留府,設順慶府知事公署。民國二年改順慶府署為南充縣知事公署,正式取消“順慶”之名。到1993年行政區劃調整,作為南充城市的主體部分,順慶地名重新被使用。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順慶區順慶區
順慶區是南充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中共南充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地處四川盆地東北部,嘉陵江中游西岸,全區轄25個鄉鎮,4個城區街道辦事處,幅員面積555.5平方公里,其中市區建成面積達50多平方公里;總人口65萬,其中城市常住人口近40萬;是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和四川省規劃建設的九大中心城市之一。

順慶,人文底蘊深厚,是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早在公元前204年西漢即設安漢縣。唐時為果州。南宋理宗設府,賜名順慶,以祈國運祥順吉慶。解放初建縣級南充市,為省級川北行署所在地。1993年南充地改市,設縣級順慶區。西晉史學家陳壽在西山萬卷樓著千古名著《三國志》,使順慶成為三國文化的發祥地,民主革命家張瀾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

順慶區順慶區

命家羅瑞卿等亦生於斯長於斯。境內有張瀾紀念室、羅瑞卿故居,千年古剎清泉寺、道教聖地老君山等風景名勝20多處。1992年被命名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

順慶,區位優勢獨特,是川東北樞紐重鎮。順慶具有“西接蜀都、東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聯巴渝”的地域之便,與成都、重慶形成黃金三角經濟圈,是川東北重要的交通樞紐和信息、科教、物流中心。順慶是國家二級交通樞紐城市;達成鐵路和擬建的蘭渝鐵路縱貫南北;國、省公路縱橫交錯,成南高速、南廣高速、渝南高速與國道212線、318線在此交匯;南充機場、南充繞城高速公路和作為國家最大的內河航運整治工程──嘉陵江渠化重點工程相繼興建和竣工,順慶的區位優勢更為明顯,特別是已經建成通車的成南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設的渝南高速公路建成後,順慶將進入重慶的1小時車程輻射區,與成渝構成獨特的“兩小時經濟圈”。

順慶區順慶區
順慶,要素資源富集,是潛力巨大的投資熱土。順慶氣候宜人,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常年降雨量1100毫米,平均氣溫18℃,都市城郊型農業已形成規模。順慶能源蘊藏量巨大,嘉陵江南充段有9級電航工程,年發電量達150萬千瓦時。順慶旅遊資源豐富,集三國文化、將帥故里於一體的旅遊資源魅力四射,紅色旅遊獨具一格,是生態型旅遊熱區。順慶勞動力資源充足,成本低廉,年剩餘勞動力近20萬人。

順慶,社會事業發達,是人才薈萃的“窪地”。區內有西南石油學院西華師範大學川北醫學院等5所高校和16所中專,有博士點、碩士點多個,專業科研機構7家,大中專院校和科技人員擁有量在四川僅次於成都。在全市率先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連續三年聯考錄取率高出全市、全省平均水平近30個百分點。文化、體育科技、社區工作先後榮獲了全省、全國先進區稱號。

順慶是一塊既悠久而又年輕的熱土,是一塊既美麗而又富饒的熱土,是一塊既開放而又充滿希望的熱土。開放的順慶、開明的順慶正迅速騰飛。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3年7月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南充地區、南充市、南充縣,設立地級南充市。市政府駐順慶區。南充市設立順慶區、高坪區、嘉陵區。順慶區轄北城、中城、西城、東南4個街道辦事處和李家、蘆溪、搬罾、瀠溪4個鎮及共興、順和、雙橋、金台、新建、舞鳳、華鳳7個鄉,順慶區政府駐人民中路。
1997年,順慶區轄4個街道9鎮12鄉:北城街道、東南街道、西城街道、中城街道、搬罾鎮、華鳳鎮、金台鎮、李家鎮、蘆溪鎮、雙橋鎮、舞鳳鎮、新建鎮、瀠溪鎮、燈台鄉、梵殿鄉、鳳山鄉、共興鄉、桂花鄉、黃金鄉、荊溪鄉、順河鄉、同仁鄉、新復鄉、永豐鄉、漁溪鄉。
2000年至2004年,順慶區轄4個街道、11個鎮、14個鄉:中城街道、北城街道、西城街道、東南街道、舞鳳鎮、新建鎮、華風鎮、瀠溪鎮、共興鎮、金台鎮、蘆溪鎮、李家鎮、雙橋鎮、荊溪鎮、搬罾鎮、新復鄉、同仁鄉、黃金鄉、魚龍鄉、大林鄉、梵殿鄉、順河鄉、燈台鄉、輝景鄉、龍桂鄉、永豐鄉、桂花鄉、鳳山鄉、漁溪鄉。
2005年12月9日,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南充市順慶區撤銷舞鳳、華鳳、新建3個鎮建制,原來三個鎮所屬行政區域實行街道辦事處管理體制(改建舞鳳、華鳳、新建3個街道辦事處)。順慶區轄7個街道、8個鎮、14個鄉:中城街道、北城街道、西城街道、東南街道、新建街道、舞鳳街道、華鳳街道、瀠溪鎮、共興鎮、金台鎮、蘆溪鎮、李家鎮、雙橋鎮、荊溪鎮、搬罾鎮、新復鄉、同仁鄉、黃金鄉、魚龍鄉、大林鄉、梵殿鄉、順河鄉、燈台鄉、輝景鄉、龍桂鄉、永豐鄉、桂花鄉、鳳山鄉、漁溪鄉。
區劃詳情
截止到2014年,順慶區轄11個街道、9個鎮、9個鄉:中城街道、北城街道、西城街道、東南街道、新建街道、舞鳳街道、華鳳街道、和平路街道、瀠溪街道、荊溪街道、西山街道、共興鎮、金台鎮、蘆溪鎮、李家鎮、雙橋鎮、搬罾鎮、新復鄉、同仁鄉、大林鎮、梵殿鄉、順河鄉、燈台鄉、輝景鎮、龍桂鄉、永豐鎮、桂花鄉、鳳山鄉、漁溪鄉。

歷史沿革

漢置安漢縣;
隋為南充縣;
唐為果州;
南宋理宗寶慶三年(1227)置順慶府;
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改順慶府為順慶路;
明清時均為順慶府;
1911年,因府縣同城,裁除縣署,留府,設順慶府知事公署;
民國二年改順慶府署為南充縣知事公署,正式取消“順慶”之名;
1950年設南充市;

1993年7月2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3]96號):撤銷南充地區、南充市、南充縣,設立地級南充市。市人民政府駐順慶區。南充市設立順慶區、高坪區、嘉陵區。順慶區轄北城、中城、西城、東南4個街道辦事處和李家、蘆溪、搬罾、瀠溪4個鎮及共興、順和、雙橋、金台、新建、舞鳳、華鳳7個鄉,順慶區人民政府駐人民中路。

順慶區順慶區
2000年,順慶區轄4個街道、11個鎮、14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603161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中城街道78081北城街道104926西城街道64124東南街道23974舞鳳鎮30741新建鎮33191華風鎮15656瀠溪鎮25157共興鎮7274金台鎮15018蘆溪鎮17142李家鎮17024雙橋鎮8330荊溪鎮13482搬罾鎮23401新復鄉7637同仁鄉6342黃金鄉5821魚龍鄉7542大林鄉9316梵殿鄉9542順河鄉10045燈台鄉8847輝景鄉11344龍桂鄉9691永豐鄉12870桂花鄉9212鳳山鄉7613漁溪鄉9818 

2004年,順慶區轄4個街道(北城、中城、西城、東南)、11個鎮(李家、蘆溪、搬罾、瀠溪、新建、舞鳳、華鳳、雙橋、金台、共興、荊溪)、14個鄉(漁溪、順和、鳳山、燈台、梵殿、桂花、新復、同仁、永豐、黃金、龍桂、輝景、魚龍、大林)。

2005年12月9日,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5]41號)批准,同意南充市順慶區撤銷舞鳳、華鳳、新建3個鎮建制,原來三個鎮所屬行政區域實行街道辦事處管理體制(改建舞鳳、華鳳、新建3個街道辦事處)。順慶區轄7個街道、8個鎮、14個鄉:中城街道、北城街道、西城街道、東南街道、新建街道、舞鳳街道、華鳳街道、瀠溪鎮、共興鎮、金台鎮、蘆溪鎮、李家鎮、雙橋鎮、荊溪鎮、搬罾鎮、新復鄉、同仁鄉、黃金鄉、魚龍鄉、大林鄉、梵殿鄉、順和鄉、燈台鄉、輝景鄉、龍桂鄉、永豐鄉、桂花鄉、鳳山鄉、漁溪鄉。

自然地理

地形

順慶區順慶區
順慶區地處四川東北部丘陵地區。地勢由於受地質構造、崖石、河流浸蝕的影響,西北高,東南低,海撥一般在270米至530米之間,最高點在重仙境山,山頂海撥523米,最低點在嘉陵江中心與高坪嘉陵兩區交界處,海撥265.40米。境內分布著河谷平壩,淺後寬谷,中丘中谷和深丘窄谷四種地貌類型。分別分布在各鄉鎮。南充鹽盆是西南最大的地下天然鹽礦,順慶處於南充鹽盆的中心地帶,鹽層總厚度達101.5米,含量均在260克/升以上,一級品達97.98%。

氣候

順慶區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7.4゜C,最高氣溫40.1゜C,最低氣溫-

順慶區順慶區
2.8゜C,年日照時間1266.7小時,平均每年有霜期僅13.7天,年降水量1020.8毫米。

自然資源

嘉陵江砂金含量較為豐富。建材類砂、石、頁岩、都可供順慶區境內25個鄉鎮開採,有約50公里的嘉陵區及西岸的砂石資源,儲量大約1000萬噸,可供開採的砂石300萬噸。在砂子中含有鋯石、鈦鐵礦、金紅石、獨居石磷釓石、金、金剛石石莫砂等10多種礦物。主要名特產:蠶繭、柑桔、絲綢、真絲手繪、川北涼粉、順慶羊肉粉

經濟概述

順慶經濟繁榮活躍,是充滿活力的經濟強區。順慶是川東北老工業基地,工業形成了以機械製造業為龍頭、輕紡食品為兩翼的發展體系。軸承、車身、中冷器、濾清器等汽車、機車零部件的生產規模在四川僅次於成都,小磨香油、十里香嫩尖冬菜等特色產品暢銷全國。順慶是川東北商貿中心。自古商賈雲集,人氣旺盛,流通繁榮,市場容量大,輻射半徑寬,對川東北3000多萬人口的地區具有很強的輻射和聚集作用。 

順慶區順慶區
順慶是川東北最大的物資集散地。全區現有各類專業、綜合市場近100個,人均市場面積0.57平方米,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有“南充荷花池”之稱的四川省第二大小商品批發市場──西門市場,年交易額20億元以上。成商南充店、成百南充店、萬福來集團為全省商貿行業的知名企業。麥當勞肯德基、好又多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搶灘順慶。順慶都市型農業特色鮮明,是城郊型農業特區。乳業經濟發展速度加快,蔬菜畜禽水果蠶桑四大產業已形成一定規模。率先在四川省丘陵地區實現了初級水利化。

2004年,全區已完成國內生產總值67.91億元,增長12.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41億元,增長1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84億元,增長16.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1294萬元,增長13%;農民人均純收入2637元,增長14.6%。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順慶屬巴文化發祥地之中心,具有數千年所形成的獨特文化傳統,西周有“巴渝舞”初呈,先秦有“儺戲”之早熟,漢代有“角牴戲”傳世,明代有“燈戲”之鼎盛。本地鄉土先後有川劇、曲劇、皮影、大木偶諸藝產生,外地外埠有京劇、話劇、雜技、歌舞戲陸續傳入。為四川省文化先進縣。順慶區建文化館1個,文化站29個,從業人員32人。轄區內公共圖書館擁有近10萬餘冊藏書。一批優秀小說、散文、詩歌、詩詞、劇本在四川省和中國報刊發表、出版,有70餘件作品於國際國內展評中獲獎。電影電視廣播網路普及城鄉,有線電視入戶率達70%。
截止到2014年,順慶區有業餘體校1所,有等級運動員275人,等級裁判員1600人,各類運動場地遍布城區,1999年至2009年來累計舉辦運動會380場次,其中成功舉辦全國青年足球賽、全國甲A賽等高規格體育賽事3次,參加運動會運動員達30萬人次,先後湧現出了張山、李春闌、高寒三位世界冠軍,順慶區體育局連續多年榮獲“全省體育工作評估先進單位”稱號。

教育事業

2003年,順慶轄區內有西南石油大學(南充)、西華師範大學、川北醫學院、南充職業技術學院、南充廣播電視大學、南充市職工大學、南充技師學院等大學7所,四川省南充衛生學校、南充外語學校、南充財貿校、南充旅遊學校等中專學校16所。區屬高中7所,其中職業中學2所,單設國中9所,國小52所,農村學校36所,幼稚園2所,教師進修校1所。普通中學在校生3.6萬人,國小在校生4.4萬人,學齡兒童0.7萬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入學率達100%。中學專任教師1700人,國小專任教師1900人,幼稚園專任教師90人。其中特級教師7名,省級後備人選19名,省級優秀校長6名,市級優秀校長126名。教師競教、論文獲國家獎勵57人次,省級266人次。順慶區中國小校舍總面積53萬㎡,生均校舍面積為5.7㎡。撤併村小校點56個,興辦聯小40所。13所學校建成多媒體視頻投影電教室,16所學校建成校園網,擁有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1所,順慶教育網站也建成開通。義務教育整體推進,綜合指標名列前茅,聯考質量連續四年綜合評比全市第一,錄取率連續三年高出省平20個百分點。

科技發展

順慶區內駐有科研機構30多家,其中10多所為國家和省級科研機構,各類科技人才近10萬人,科研人員數量占總人口的比重僅低於成都。先後實施各級各類科技項目300餘項,獲得市級以上科研成果獎50餘項,其中中冷器、高精度軸承、濾清器、鑲環活塞等一批科研成果在國際國內產生了重大影響。發展科技綜合指數名列四川省前茅,先後獲得省級和國家級科技工作先進縣稱號。

醫療衛生

順慶區衛生事業持續發展,醫療網點遍布城鄉。轄區內有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三甲”醫院)、南充市中心醫院(“三甲”醫院)、南充市精神衛生專科醫院(“三甲專科”醫院)市中醫院、及市三、四醫院、防疫站等數百所各級各類醫院,其中農村衛生院22個。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初見成效,順慶區已有上百個村先後獲得“衛生村”稱號,中醫工作獲得省級先進區稱號。

社會保障

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666元,是1949年23元的203倍,年均遞增9.4%。2008年職工平均工資20620元,比1949年165元增加20455元,增長124倍,年均增長8.5%;200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2171元,比1949年43元增長283倍,年均增長10%;2008年城市人均住房面積28平方米,比1949年7.8平方米增加了21.8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34平方米,比1949年15.4平方米增加了18.6平方米。

基礎設施

順慶區是川東北交通樞紐城市。順慶位於達州、廣安、遂寧、綿陽、廣元、巴中所構成的川東北城市群的地理中心位置,與成都、重慶構成獨特的“金三角”經濟圈,自古便有“西接蜀都、東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聯巴渝”的地域之便。順慶是國家二級交通樞紐城市,是川東北重要的交通樞紐和信息、科教、物流中心。達成鐵路和在建中的蘭渝鐵路縱貫南北;國、省公路縱橫交錯,國道212線、318線、南充繞城高速、成南高速、南廣高速、南渝高速、廣南高速、南巴高速、遂西高速、綿南高速、巴南高速、營達高速,達成鐵路南充站、蘭渝高鐵南充北站、蘭渝高鐵南廣支線、與南充機場、南充港一起,構建成了便捷、快速、立體的交通網路通道。順慶處在成都——重慶1.5小時車程輻射區,與成渝構成獨特的“一個半小時經濟圈”。
順慶區25個鄉鎮全部通公路,93.3%的村通汽車。
順慶區郵政、電信發達,城區行動電話、小靈通信號無縫覆蓋;農村鄉鎮行動電話達93%以上;寬頻數據業務亦通達順慶區。城網建設與農網改造進展順利,城鄉工業、生活用電得到有效保障。順慶的城市性質為“三中心兩樞紐”,即:順慶是川東北地區的中心城市、商貿物流中心、文化科教衛生中心,川東北地區的交通和信息樞紐。2009年,順慶城區以五星花園為中心,以濱江大道、清泉寺嘉陵江大橋為骨架,以嘉陵江為依託,南延北拓,東西相連的大城市框架正在形成。

交通概況

順慶區順慶區
順慶,區位優勢獨特,是川東北樞紐重鎮。順慶具有“西接蜀都、東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聯巴渝”的地域之便,與成都、重慶形成黃金三角經濟圈,是川東北重要的交通樞紐和信息科教物流中心。順慶是國家二級交通樞紐城市;達成鐵路和擬建的蘭渝鐵路縱貫南北;國、省公路縱橫交錯,成南高速、南廣高速、渝南高速與國道212線、318線在此交匯;南充機場、南充繞城高速公路和作為國家最大的內河航運整治工程──嘉陵江渠化重點工程相繼興建和竣工,順慶的區位優勢更為明顯,特別是已經建成通車的成南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設的渝南高速公路建成後,順慶將進入重慶的1小時車程輻射區,與成渝構成獨特的“兩小時經濟圈”。

歷史文化

歷史概述

順慶之地歷史悠久,教育昌明,
陳壽於此著三國志,順慶成為三國文化發祥地
陳壽於此著三國志,順慶成為三國文化發祥地
文化發達,精英輩出。歷為縣、州、府、路、道、署的治所。西漢初年有紀信、紀通父子,東漢末年有碩儒譙周,西晉有著名的史學家、《三國志》作者陳壽,南宋有“中興宰相”游似,明代有“父子雙相”的陳以勤與陳於陛,“嘉陵八才子”之一的太史任瀚、世稱“詩書雙絕”的黃輝等國家棟樑、文史俊傑。
20世紀以後,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張瀾先生長期居於順慶,進行愛國民主活動與創辦新學。朱德、羅瑞卿、任白戈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早年均在這裡接受先進思想的薰陶而走上革命道路。千百年來,順慶之地借水陸交通之便,與外埠文明兩相交融,尤其是宋末、清初、抗戰時期與建國之後四個歷史時期的全國人口大遷徙,使各地文化隨外來人口而落地生根,逐漸形成了順慶之地教育興盛、藝文淳正,崇尚禮樂、不辭功業的文化傳統,世有“忠義之邦”美譽。此外,川北燈戲與川北大木偶名揚中外,是三國文化的發祥地,兩千多年栽桑養蠶所形成的絲綢文化更是獨樹一幟。

文化風俗

川北皮影,皮影又名燈影,是一種古老的民間戲曲,它歷史悠久,遠溯兩漢。川北皮影,人物造型較高,頭帽相連,頭身可以更換。按其大小尺寸可分為大、中、小三種。大的高2尺許,俗名“大鬥神”。中型高1.5尺至1.8尺,叫“二鬥神”,小巧別致的高0.8尺,叫“小鬥神”。
川北皮影活躍於南充、西充、南部、閬中、儀隴等縣農村,以其生動的造型,精巧的雕工,細膩的表演,優美的唱腔,風趣的劇情和樂曲倍受山鄉人民的青睞。現活動在嘉陵江流域的業餘皮影劇團有20多個。
川北皮影表演藝術獨具魅力。川北皮影人能將各種不同的人物,各類不同的角色的思想感情,通過螢幕表現得淋漓盡致。螢幕上的影人,在龍樓鳳閣、雕欄亭榭、紅花綠樹、奇峰異壑、碧海藍天中,舉步而蹈,揮袖而舞,提槍撕殺,似真非真,似幻非幻,令觀眾為之驚嘆不已。川北皮影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早在1932年,世界著名文學藝術家埃貢埃耳文斯基來中國考察皮影藝術,曾著書讚美川北皮影藝術。1988年,川北皮影應邀到世界音樂之都——維也納訪問演出,美國、日本、聯邦德國、義大利等10多個國家在奧人士競相觀看。川北皮影從此走名揚世界。
絲綢節,以馳名中外的南充絲綢為主題,集經貿、文化、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節慶活動。每年9月25日前後在南充市舉行。節慶期間,展出展銷南充名、特、優、新商品,演播關於絲綢的劇目和電視片,舉辦大型絲綢展覽和絲綢時裝表演,舉辦影展、燈展、書畫展等、開辦金融、科技、人才、勞務、房地產等專業市場。全國各地遊客、商家雲集、或洽談生意、或慕名欣賞各種絲質服裝,同時遍游南充名勝古蹟、領略川北風光。
南充民俗--行旅,清末民國時期,居民外出多是步行或搭乘木船。官、商、縉紳多乘坐轎子、滑竿或騎馬。人力或畜力車僅在城內或近郊使用。50年代後,交通事業發展迅速。
民國時期,每年除夕之夜,城鄉居民在祭祖辭歲之後,備香燭紙錢和“刀頭”(方塊豬肉)、水酒等祭品,在院壩里或路邊、街邊設祭,祈求保佑來年外出旅行平安,稱為“出天行”。這是漢唐以來“路祭”的延續。出門遠行,須擇吉日起程。親友設酒晏送別。祝一路平安。稱為“餞行”。外出所帶行李衣物,多用一幅3尺見方的布帕,對角包裹,俗稱“包袱”。入夜一般在路邊小店或場鎮旅店投宿。客店門外掛有招商燈籠,一般均寫有“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等聯語。50年代初。修通主要公路幹線;建立民用航空站;南充至龍門、青居等地客運班開航。60年代,建立公共汽車站,腳踏車逐漸普及。居民外出多選用汽車、輪船、飛機、機車、三輪車、腳踏車等交通工具。外出旅行者所帶行李,50年代多盛行帆布挎包。60年代多用帆布提包或人造皮革提包。一般為條形,手提式。80年代以後,手提式旅行包、箱日益普及。“出天行”等習俗已經消失。遠行或外出較長時間,行前親友會聚送行。歸來親友會聚接風洗塵的傳統習慣尚存。

喪葬舊俗。舊時,民間人死時,要放“落氣炮”、燒“落氣錢”。請陰陽先主看期做道場、將死者背到正堂屋入棺。背死者時,要打傘遮人,即死者不能見天。死者穿戴為衣雙、褲單,一般是6件衣服,3條褲子。
入棺內要給死者裝錢口袋,內裝紙錢,另有打狗饃饃裝入棺。做道場按經濟狀況的不同為3天、5天、7天、10天。道場要插招魂幡,做幾天,插幾根。白天是念經,晚上拜唱(唱孝歌),晚上大開路,招亡破獄(男),破血河(女),放河燈(高梁桿作的船,點蠟);燃蠟供天,點地燈(盞形燈),勸函(戲鬼神走),坐高台,打鬼彈子(3--4張大桌子重疊到一起,米豆腐切小塊為彈子),發喪時,將死者用8個人從堂屋抬到地壩,放在凳子上,死者的後人即跪下給幫忙的金頭。並跪著吃喪飯,然後起靈摔碗。
起靈時,16人用白布拉棺,送葬上山時沿途放鞭她激“買路錢”,入土時要接良米,陰陽先生邊撒邊說死者的好話,後人接米,接米後立即往家跑,意即走得快發得快,先到家先發。爾後由幫忙的推土,燒火場(買房子等陪等品)。陰陽先生要按死者的死期甲方推算回剎時間(死者回家,由雞腳神,無二爺押回來),家中要擺酒萊,灑地灰(正堂屋或死亡那間房)。而後燒七(即七天燒一次紙錢,點香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廢除迷信,提倡火葬。但仍涉個別人仍作舊喪葬劣俗,唯規模已小。
解放前,南充民間從農曆臘月十六到翌年正月十五皆為傳統的過年期。其活動是:倒衙。縣衙從臘月十六起,封印停止辦案,謂之“倒衙”。民國20年(1931)改為一年中最後一個‘牙祭”’,故又叫“倒牙”。這天,僱工、學徒、管帳先生結算工資回家過年,牲畜市場停止交易,升斗秤罐也不收行錢了,一切財務皆於此時討還結算。
臘月三十(月小為二十九)為“除夕”(欲稱“三十夜)。是日中午,家家吃團(回)年飯,上桌菜、自成雙、冒尖、肉要切大,豬頭肉與豬尾都要有(表示豐收有餘、事情有始有終)。習慣慢吃饅談,至天黑方散。故稱叫“年夜飯”。飯後,下輩人長者辭歲、作揖、磕頭),長輩給晚輩發“壓歲錢”.是夜大家燒火取暖。伴燈不眠直到次日凌晨叫做“守歲”.除夕子時(零時)“發天燭”(又叫“出天行”),城鄉鞭炮聲不斷,正月初一,講完早起,穿新衣,吃飯不喊人,早飯吃糯米湯元(即招財進寶之意)。也有吃麵條的(取風調雨順之意)。早飯後,人們成群結隊去場鎮、廟宇看戲或聽“聖諭”。當天不掃地、不用刀、不用針;忌哭、吵架、打爛東西;忌說帶有鬼、死、瘍、窮、沒有、不修等不言利的話。不住外倒水和垃圾,有“正月忌頭、臘月忌尾”的封建迷信之說.正月初一至初十為動物和人的吉日,謂:一雞、二犬、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蠶、九龍、十虎。初二開始,親友之間送往迎來,互相拜年.小孩及新婚夫婦到親友家拜年的,親友必送拜年錢。
在此期間,富有樂趣的活動較多,趕廟會、唱杜戲、高腳、社火、地台子、車車燈、龍騰獅舞比比皆是。正月十五鬧元宵,懸掛彩燈,燒火龍,舉辦賽燈會,四鄉男女雲集觀燈,人山人海。
解放後,春節公職人員放假3天,其間開展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和各種慰問活動。民間保留四年,拜年的習俗。城鄉開展演戲、歌舞等文藝活動。春節、除夕之夜。辭舊迎新,火炮.花爆此起彼伏。南充各縣(市)城區,正月十五鬧元宵,數百民眾走上街頭表演,除傳統的龍燈。獅子、車燈、錢棍外,還有秧歌、腰鼓、大頭舞、手鼓舞等。新穎別致。入夜焰火交織.五彩繽紛。大多區鄉場鎮也都組織文藝表演,敲鑼打就燃放鞭炮、煙火、大鬧元宵。

旅遊資源

順慶為南充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已有2200餘年歷史,古蹟甚多,文化沉積豐厚,山水風光秀美,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嘉陵江、果山、棲樂崖泉山萬卷樓、漢代碩儒譙周墓、張瀾紀念室羅瑞卿紀念館會仙橋、三豐樓、過江樓等景點景區達200餘處,是旅遊觀光的極好去處。

張瀾舊居

張瀾舊居位於南充市順慶區人民南路南充市建華職中校內。建華職中前身為私立南充建華中學,由張瀾等創辦於1940年,張瀾任校長。當時學校利用大西門外“三聖宮”和南充縣苗圃作校舍,張瀾住宿和辦公均在四合院式的“三聖宮”內。因此,“三聖宮”便成為張瀾舊居。

順慶區張瀾石像
張瀾舊居為清代建築,由前殿、後殿、左右廂房等建築組成,建築面積438平方米,小青瓦屋面,懸山式屋頂,穿斗結構。後殿現有木刻一通,記述“三聖宮”的歷史沿革。“紀念室”分為“陳列室”和“建華園”兩部份,陳列室設在三聖宮內,共六間,建華園在陳列室左側。

紀念室大門門相上懸掛一塊由胡耀邦親筆題寫的“張瀾紀念室”的五字生漆木匾。“紀念室”前廳陳列有展覽前言及200多幅有關張瀾生平事跡的書畫作品,前廳後壁有錄寫張瀾詩篇的木製屏扇;右廂房陳列“張瀾先生與建華中學”事跡的圖片;左廂房陳列“張瀾先生的教育思想與成就”。前廳與後廳之間為天井,天井中有水池、假山、樹木等,通過天井即入後廳。

後廳有三間,中間大廳陳列有張瀾誕生地沙盤模型,張瀾半身像和毛澤東、朱德等為張瀾先生80大壽所寫的祝壽詞。右室陳列有張瀾生前部份照片和著作,左室為張瀾臥室,陳列有張瀾生前用過的床、櫃、幾等。紀念室左側的“建華園”占地200多平方米,中央矗立著張瀾先生半身玻璃鋼塑像。

西山風景區

西山風景區位於順慶區城西郊,面積8平方公里。由舞鳳山、人頭山、官寶山、棲樂山、火鳳山、馬鞍山、插旗山

順慶區西山風景區
等山體構成,宛如一道綠色屏障,環抱市區西面,制高點海拔480.7米。西河從山腳緩緩流過,形成山水相接、林木蔥鬱的良好自然景觀,素有“西山秀色”之美譽。

西山為南充著名風景名勝之地,不但有謝自然飛天這美麗傳說,且南充人歷有“三月三游西山”之盛舉。南充古八景就有三景於此。“金泉夜月”傳為袁天綱化金釵為水而成;“果山秋色”曾以黃果滿山、刺槐林金秋送爽而著稱;“棲樂靈池”雖置山顓,但不管如何乾旱,此池清水滿盈不涸,時人以池水濁清而判氣象。西山集中了漢代以來的大量文物古蹟,展現了南充市的文化傳統和文明程度。唐代女詩人薛濤、宋代大詩人陸游等都曾流寓南充,賦詩盛讚西山美景。

西山風景區規劃由六個景區和一條西河風景線組成。

土產特產

順慶滷鴨子

1957年全省滷鴨、滷鵝、鹵兔展銷評比中,南充滷鴨子榮獲第一名。為此,重慶市皇后餐廳專程到南充聘請技師到重慶傳授技術。1962年,朱德、賀龍、羅瑞卿等中央領導同志來南充視察,品嘗順慶滷鴨子後,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絲綢

絲綢是南充的傳統產品,有多扶絲綢、西充絲綢、晉新絲綢幾個品牌,生絲漂洋過海,五彩繽紛的錦緞、真絲地毯等暢銷國內的十幾個省、市,出口日本、俄羅斯、新加坡、韓國、德國等國家和地區。

竹絲畫簾

竹絲畫簾有100餘年歷史,採用慈竹竹線編織而成,質地柔軟,如緞似綢,精美異常。它集中國手工紡織和傳統繪畫技藝於一體,並不斷創新,形成自己獨特風格,成為四川省獨具特色的傳統手工藝品,被國內外人士譽為“精工畫簾”。

人口民族

1997年,順慶區面積555.5平方千米,人口53.6萬;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順慶區總人口603161人,其中:中城街道78081人,北城街道104926人,西城街道64124人,東南街道23974人,舞鳳鎮30741人,新建鎮33191人,華風鎮15656人,瀠溪鎮25157人,共興鎮7274人,金台鎮15018人,蘆溪鎮17142人,李家鎮17024人,雙橋鎮8330人,荊溪鎮13482人,搬罾鎮23401人,新復鄉7637人,同仁鄉6342人,黃金鄉5821人,魚龍鄉7542人,大林鄉9316人,梵殿鄉9542人,順河鄉10045人,燈台鄉8847人,輝景鄉11344人,龍桂鄉9691人,永豐鄉12870人,桂花鄉9212人,鳳山鄉7613人,漁溪鄉9818人。
截止到2004年,總人口56.05萬,城區人口近40萬。有漢族和回、蒙、滿、瑤等27個少數民族0.1萬。
截止到2014年底,戶籍總人口64萬,常住人口85.5萬、其中城市常住人口約75萬人。

著名人物

紀信,漢朝將軍;
紀通,紀信之子;
陳壽,西晉有著名的史學家、《三國志》作者;
譙周,三國時期蜀漢學者、官員,著名的儒學大師和史學家;
游似,南宋“中興宰相”;
陳以勤,明隆慶年大學士;
陳於陛,與陳以勤並稱“父子雙相”;
陳於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進士;
任瀚,明代學者,“嘉靖八才子”之一;
黃輝,明代侍讀學士,世稱“詩書雙絕”;
張瀾,中國民主同盟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當選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
羅瑞卿,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公安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