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區

錦江區

1991年1月1日,成都市錦江區成立。錦江區命名源於“濯錦之江”(錦江)的歷史淵源,是成都市區劃調整後新設定的五個中心城區之一。區域範圍包括原東城區的大部分和原金牛區的琉璃場、三聖兩鄉。 錦江區屬地為古華陽縣及其近郊,具有悠久的商業歷史。自唐代始古華陽縣便以“百業雲集,市廛興盛”而飲譽川西,是近代中國西部“洋務”和“興商”的發祥地。區域內有蜀中“首街”東大街、贊為“百年金街”的春熙路、源自宋代的染坊街小商品集散地、始建於民國的全國四大勸業場之一商業場。建區時,錦江區經國務院批准定名為“商貿繁華區”,從而確立了錦江區的發展定位。 近年來,在建設全國一流的現代化國際性生態型精品城區進程中,不斷推進傳統商圈升級以及新興商圈的培育。2014年年初,總建築面積約76萬平方米成都國際金融中心開業,2015年,成都遠洋太古里正式對外亮相,這個由太古地產與遠洋地產攜手打造的成都首個街區式購物中心,建築設計獨具一格,通過保留古老街巷與歷史建築,為都市人們營造出一片開放自由的城市空間。

2018年9月,錦江區入選2018年中國高質量發展百強區,排名第69位。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錦江區地處成都市城區東南部,西北與青羊區相連,西部隔錦江、府河與武侯區相望,東與成華區毗鄰,東南與龍泉驛區接壤,南與雙流區相依。

秦為成都縣地,唐貞觀十七年(643)析成都縣置蜀縣,乾元元年(758)蜀縣更名華陽縣。

1953年更名東城區。

1955年望江區併入東城區。

1990年撤銷東城區,其主體部分改置錦江區。

1997年錦江區面積62.1平方千米,人口41.3萬,轄17街道2鄉:春熙路街道、人民南路街道、王家壩街道、蓮花池街、均隆街街道、芷泉街街道、和平街街道、天涯石北街街道、梓潼橋正街街道、東丁字街街道、钂鈀街街道、東糠市街街道、東風南路街道、伴仙街街道、沙河鋪街道、鹽市口街道、牛市口街道、琉璃鄉、三聖鄉。

2000年錦江區轄18個街道、2個鄉。

2011年錦江區原轄21個街道辦事處,除琉璃場、高店子外,其中城區街道辦事處19個。此次撤銷了人民南路、天涯石北街、王家壩、青石橋、東糠市街、均隆街、伴仙街、芷泉街、和平街、梓潼橋正街、鎲鈀街、沙河鋪等12個街道辦事處;調整設定了督院街、書院街、合江亭、水井坊、龍舟路、蓮新街、雙桂路、沙河等8個街道辦事處;對鹽市口、春熙路、牛市口等3個街道進行了部分區域性調整;東光、獅子山兩個街道辦事處保留未動。

2003年12月8日,錦江區三聖鄉政府駐地由高店子遷至粉坊堰村3組成龍路南側四川省消防指揮學校對面。

2004年1月8日,撤銷琉璃鄉建制。2004年2月,撤銷琉璃場街道辦事處建制,設定柳江、成龍路街道辦事處建制等相關行政區劃調整方案:撤銷琉璃場街道辦事處建制;設定柳江、成龍路街道辦事處建制;將三聖鄉部分行政區域及原琉璃鄉以北部分區域劃歸成龍路街道;將原琉璃鄉部分區域劃歸柳江街道;將原琉璃鄉部分區域劃歸三聖鄉。

2004年9月21日,撤銷三聖鄉建制,所屬行政區域實行街道辦事處管理體制。2004年,錦江區轄16個街道(督院街、鹽市口、春熙路、書院街、合江亭、水井坊、牛市口、龍舟路、雙桂路、獅子山、蓮新、沙河、東光、成龍路、柳江、三聖),44個社區委員會、17個村委會;面積60平方千米,人口密度6524人/平方千米。

行政區劃

錦江區轄16個街道:督院街街道、鹽市口街道、春熙路街道、書院街街道、合江亭街道、水井坊街道、牛市口街道、龍舟路街道、雙桂路街道、蓮新街道、沙河街道、東光街道、獅子山街道、柳江街道、成龍路街道、三聖街道。

地理環境

位置

錦江區是成都市中心城區之一,位於成都市東南部,西北與青羊區相連,西部位臨錦江、府河與武侯區相望,東與成華區毗鄰,東南與龍泉驛區接壤,南與高新技術開發區相依。

氣候

錦江區域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終年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2℃左右;年平均降雨量800~1000毫米,雨量充沛,年無霜期大於300天,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日照時數1239小時,年日照率為28%,相對濕度82%。

人口

2016年末錦江區戶籍人口為53.75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7.22‰。

交通

公路

公路交通方面,有成渝高速公路(成都至重慶)、成綿高速公路(成都至綿陽)、成南高速公路(成都至南充)、成雅高速公路(成都至雅安)四條高速公路輻射全川,一、二、三環路和全封閉高速公路外環路橫貫錦江區。

鐵路

鐵路交通方面,有成渝鐵路(成都至重慶)、成昆鐵路(成都至昆明)、達成鐵路(達州至成都)等鐵路幹線在成都交匯,可通達祖國各地。

航空

航空交通方面,國航西南分公司、四川航空公司設在錦江區;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是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航空樞紐港和客貨集散地,與中國各大城市和香港特區、新加坡、泰國曼谷等地開通了定期航班。

經濟

綜述

2016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34.59億元,同比增長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0.64億元,同比增長1.7%;第二產業增加值93.80億元,同比下降1.1%;第三產業增加值740.15億元,同比增長8.2%。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0.1:11.2:88.7。

全年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完成485.49億元,同比增長7%。其中二產業完成55.07億元,同比下降1 %;三產業完成430.41億元,同比增長8.2 %。非公有制經濟占GDP比重達到58.2 %。

第一產業

2016年,實現農業總產值1.06億元,同比增長0.7%。全區耕地面積701公頃,與去年持平,化肥施用量35噸,比去年減少了4噸,農藥施用量為1噸,與去年同期持平。全年完成農業增加值0.64億元。

第二產業

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同比增長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產銷率99.9%。

全年建築業企業完成總產值456.24億元,竣工產值115.2億元,本年新開工面積1105.1萬平方米。房地產施工面積1347.2萬平方米,新開工面積220.4 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

2016年,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2.6億元,同比增長10.5%。其中,批發零售業實現零售額788.43億元,同比增長 10.3 %。

社會事業

科技

2016年,全年爭取各類項目資金扶持2629萬元,專利申請3857件,其中發明專利1622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8家;新增市級以上創新平台2家;建設市級科普基地1個。

教育

2016年,全區區屬國小31所,普通中學11所,職業高中2所。其中:國家級示範性高中2所,省級重點中學1所,成都市示範性高中3所。註冊登記幼稚園71所。在校學生人數90326人,其中幼稚園20933人,國小35191人,國中16798人,高中7318人,職高10086人。全年全區教育經費總額為128761萬元。全年對196人次實施教育資助,共資助26.43萬元。免除了在我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的所有學生課本費、作業本費,全年共免除118674人次,免費總額達1232.39萬元,實現零繳費入學。實現成都市職業教育券對本區戶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274人抵扣學費,補助金額達32.88萬元。全年21201人次享受中等職業國家助學金生活補貼357.52萬元。全年23460人次享受普高國家助學金生活補貼483.34萬元。

醫療

2016年,全區擁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51家,其中醫院3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8家;擁有床位7464張,有各類專業衛生技術人員8026人。實施錦江區全民惠民服務減免醫療費用23.71萬元。全區18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2016年全年在省采平台採購基本藥物為6850.1萬元(其中國基為4181.52萬元),國基占比為61 .0%,並實行零差額銷售。大力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構建1+1+N的三級家庭醫生組織網路和1+3+3家庭醫生服務體系,組建98支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累計簽約8.4萬戶,有效簽約率36.5%,試點建設了青年路家庭醫生服務中心。2016年,錦江區被國家衛計委授予“2014-2016年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稱號。

文化

2016年,全區共開展文藝演出、展覽展演、公益培訓及公益講座等民眾文化活動1000餘場,包括文藝演出、展覽展演、公益培訓及公益講座等,創作歌曲、小品、話劇、舞蹈等作品10餘件;全年為全區16個街道圖書流轉分中心開展了4次圖書流轉,為各基層流轉點配送流轉圖書共73346冊,區圖書館共接納讀者40餘萬人次;全年完成了10個文化地標建設,開展文物巡查100餘次,區李劼人故居紀念館接納參觀遊客達2.4萬餘人次。

全年共出動執法人員1800餘人次,開展文化市場整治行動28次,共檢查歌舞娛樂場所、網際網路經營場所、影劇院、印刷企業、書刊零售店1500餘家次,責令整改31家,取締無證照地攤12個,收繳盜版音像製品約800餘張、非法出版物約1000冊。組織全區網咖業主和印刷複製單位、娛樂場所人員開展行政法規、場所安全、職業技能等培訓6次,參訓人員達1000餘人次。

體育

完善10分鐘社區體育健身圈建設,新建全民健身設施25處;圍繞“運動成都·健康錦江”主題,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健身活動,指導街道社區組織開展各類健身活動200場次。積極組隊參加省、市級全民健身活動30次。組織開展錦江區青少年體育競賽活動15次;積極籌備、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圓滿完成成都市第十三屆運動會參賽任務,獲金牌81枚、銀牌67枚、銅牌70枚、獎牌總數218枚,團體總分4402分得優異成績。同時獲得組織獎和體育道德風尚獎,實現了競賽項目和精神文明的“雙豐收”。

歷史文化

變臉

變臉是川劇表演藝術的特殊技巧之一,觀眾非常感興趣,看過之後,無不驚嘆,它是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把不可見、不可感的抽象的東西變成可見、可感的具體的東西。劉成基說:“變臉的手法大體上分為三種,它們是“抹臉”、“吹臉”、“扯臉”,此外,還有一種運氣變臉”。

坐茶館

“坐茶館”是成都人的一種特別嗜好,因此茶館遍布城鄉各個角落。成都茶館不僅歷史悠久,數量眾多,而且有它自己獨特的風格。無論你走進哪座茶館,都會領略到一股濃郁的成都味:竹靠椅、小方桌、三件頭蓋茶具、老虎灶、紫銅壺,還有那堂倌跑堂添水的功夫,無一不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成都茶館的“三件頭”指瓷蓋、瓷碗、金屬託盞。托盞中間有一圓形凹坑,瓷碗角正好嵌入,不易翻倒,又稱茶船。“三件頭”的優點是茶碗體積適中,上大下小,添水時可將碗內茶葉充分翻卷;蓋而不嚴的茶蓋即可保溫,又能透氣,並可用來攪動碗內茶水,調勻茶味,而且隔著茶蓋飲茶,可免茶葉入口;茶船托穩碗底,便於端放,又能避燙。

風景名勝

白鷺灣濕地

白鷺灣濕地,占地面積約3.3平方公里,由水生作物區、花卉產業園區、創意產業園區三大功能區組成,是一個集生態保護、都市農業、自然景觀、科普教育、休閒旅遊於一體的生態濕地公園。

許燎原創意設計博物館

許燎原創意設計博物館,位於錦江區三聖街道辦事處紅砂社區,由設計藝術館、學術交流中心、藝術交流中心、高級研修班工作室及相關配套設施構成。

許燎原創意設計博物館作為全國首家設計類博物館及中國酒類包裝設計基地,是個人出資籌建的全民營博物館,是我國白酒包裝設計、產品規化、形象策略、諮詢服務的著名機構,其豐碩的研究成果以科技與藝術的完美融揉,是中國當代酒文化的典型代表。該館從建築到景觀打造、從展品到基礎設施建設充分體現了創意設計的理念及價值,是一個活性的博物館,是中國創意設計的視窗。

城市榮譽

2018年9月,錦江區入選2018年中國高質量發展百強區,排名第69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