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的“十八般兵器”里,斧鉞是並立的,顯然這是兩種兵器。可斧和鉞到底有啥區別?這就眾說紛紜了。
斧作為人類最重要的工具和武器,自然是比鉞出現得早。早期的人類遺址中,如齊家文化遺址,便出土過紅銅斧,進入青銅時代後,各地都出土過很多青銅製造的斧類工具或武器。
中國境內,最先使用青銅斧的人群是居住在西北一代的居民,如新疆和甘肅都出土過早期的銅斧。青銅斧出現後,逐漸傳播到中國各地,先由西北傳至北方,然後又從北方傳至南方。在北方地區,青銅斧的傳播路線是由中原到東北,在南方地區,青銅斧的傳播路線是從長江中下游到西南和嶺南。相同類型的青銅斧曾在不同地區被發現,而各地製造出的青銅斧又或多或少的帶有一些本地的特徵。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西北地區最早使用青銅斧,但現存最早的作為武器使用的青銅斧卻出土於二里頭遺址。該斧外形窄長,刃部呈舌形,一般書籍均稱其為戚。
戚是斧類武器的一種,中國境內出土的戚多製造於商代和西周時期,出土地點主要分布於關中一帶。戚有兩大特點,第一,一般的斧類武器刃部或平直,或為圓弧形,而戚的刃部為舌形,第二,戚的兩側通常鑄有扉棱。
一般來說,人類發明使用武器的思路都是共通的,這個道理說來也簡單。一個武器最關鍵還是要好用,而好用就必須符合科學,不管是人機工程學還是物理學,而對於某種武器來說,符合科學的結構和造型就那么幾種。因此大家雖然文化不同地區不同,造出來的東西千奇百怪,但說到根上,其實結構都差不多。
但凡事就有例外,就拿長矛來說,大部分國家的長矛都是前邊一個尖,後面一個套,而先秦時代的鈹和日本的某種長矛就偏偏不一樣,前面還是一個尖,後面確實一根棍(鋌裝)。
拿斧子來說,大部分國家的斧類武器,都是以銎裝柄,這種裝柄方式需要在斧子脊背的部位打一個孔,木柄就插在孔里,中國後世的斧類武器也是這么乾的。但在原始社會時期和先秦時期,中國偏偏要搞的與眾不同。別人家都是在斧子的脊背打孔,中國偏不這么乾,而是把斧子的脊背做薄做窄,然後把木柄上打一個長方形的孔,再把斧子的脊背塞進去,然後用繩子捆好,裝柄就算完成了。
斧子收窄變薄的脊背部分,被稱為內,這種裝柄方式,就叫以內裝柄。到了商周時期,中國的斧大多數都已經變成了銎裝,但一些斧類武器仍然以內裝為主,這就是鉞。就此,斧開始分化成斧和鉞。
總體,鉞和斧之間的明顯區別是:鉞的體型較寬大,刃部線條弧曲,刃部較薄,多以內裝柄;而斧的體型相對窄厚,刃部線條平直,或弧曲不明顯,多以銎裝柄。但同時,也有一部分斧類武器的特徵處於兩者之間,這些實物有被稱為鉞,也有被稱為斧的。
為了明確區分斧鉞,部分學者曾嘗試提出一個具體的標準,如范勇認為,刃部弧線圓心角大於100度的是鉞,小於90度的是斧。劉晨認為,肩身長度比或刃身長度比大於0.6的是鉞,小於0.6的是斧。
文史類研究與物理化學之類的自然科學存在區別,後者定義的標準在於數據,而前者定義的標準在於定義者的個人喜好和所謂的“約定俗成”。其實確定一個準確的斧鉞標準,除了便於統計之外,並無其他太大意義。
另外,當時還有一種帶刃的砍伐類武器,刃部呈波浪狀,被稱為“我”。關於青銅我,有人認為應該歸為鉞的一種,有人則認為屬於刀的一種。
在使用上,斧鉞類武器體重刃薄,適合斬首使用。在商周時期,斧鉞除了被當做刑具之外,還會被當做獵頭的工具使用。雲南地區的部分民族有獵頭的習俗,不少地區都出土過反映獵頭文化的器具。如雲南劍川李家山M13出土的銅斧上鑄有兩名戰士的形象,其中一人持斧,一人手提一具人頭;晉寧石寨山M13出土的銅牌上也鑄有類似圖案,其中一名戰士手提人頭,一名戰士左手提人頭,右手持大斧,腳踩無頭屍體。
由於經常被用來行刑,鉞逐漸被人引申出執法和權力的含義。金文中,王字和皇字都帶有類似斧鉞形狀的偏旁,在戰場上,君主手中的斧鉞代表了軍隊的指揮權,據文獻記載,湯和武王在出征時都會攜帶斧鉞。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滾滾,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獲取更多知識兵器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lbqyjs
砍頭 斧 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