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64年,郭向進入中國音樂學院附中,成為第一批隨胡之厚老師學習吹管子的人。後來,郭向又先後向民間老藝人趙春風、張宗孔學習吹奏管子。從中國音樂學院附中畢業後,郭向參了軍,拿著樂器進入了鐵道兵文工團。文革之後,他轉業到中國電影樂團民樂團。正是靠手裡的一根管子,郭向響亮地吹開了一條連線生活與藝術的坦途。
管子之緣
篳篥,也稱管子,古代管樂器之一種,多用於軍中。流行於我國北方。管子的音色響亮、清脆、個性強,音量大,模仿和表現力很強。這種樂器用途廣,多用於地方戲曲、民間管樂合奏、寺院音樂等。
管子的音色獨特,從古代流傳至今,在我國的民樂演奏中地位日漸低迷,但卻在日本、韓國等國家被極其推崇。郭向稱,北方音樂雄渾質樸,南方則是空靈飄逸。雙簧管、巴松等樂器與管子同屬雙簧樂器,可它們的聲音都比較細膩、優美;而管子(篳篥)卻粗獷雄渾,它的聲音最能代表北方民族的氣質。
郭向作為管子演奏家,對於管子在國內的現狀十分擔憂與惋惜,作為日本篳篥演奏家東儀秀樹的朋友,他十分羨慕篳篥在日本的發展。但是管子的缺點是音量過大而無法收放自如,郭向自己購置加工設備,通過約10年的摸索與研究,自己從材料、笛頭等進行不斷的實驗與挑選,製作出了可以收放自如的新型管子樂器。
拯救管子
郭向作為管子演奏家,十分想讓管子這種快要消失的民族樂器重新在國內發揚起來。但是由於個人力量有限,郭向十分想得到社會有識之士的幫助。如果正在閱讀此百科的您可以提供幫助,歡迎在下面連結的音樂作品中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