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衍[西晉大臣、名士]

王衍[西晉大臣、名士]

王衍(256年-311年),字夷甫。琅邪郡臨沂縣(今山東臨沂北)人。西晉末年重臣,玄學清談領袖,曹魏幽州刺史王雄之孫、平北將軍王乂之子、司徒王戎堂弟。 王衍外表清明俊秀,風姿安詳文雅,篤好老莊學說,頗有時名。步入仕途後,歷任黃門侍郎、中領軍、尚書令、尚書僕射等職。光熙元年(307年),升任司空。次年,又任司徒。王衍位高權重,卻不思為國,為保全自己,還讓弟弟王澄、族弟王敦分任荊州、青州刺史,遭時人鄙夷。王彌進攻洛陽時,王衍率軍抵抗。其後轉任太尉兼尚書令,又兼領太傅軍司。 永嘉五年(311年),東海王司馬越去世,王衍奉其靈柩返回東海,途中為石勒所俘獲。王衍在與石勒交談時,仍推脫責任,並勸其稱帝,石勒大怒,將其與西晉舊臣一同活埋,年五十六。 王衍工書法,尤擅行書,《宣和書譜》有其作品《尊夫人帖》。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崇尚玄談

王衍字夷甫,出身於魏晉高門琅邪王氏。他外表清明俊秀,風姿安詳文雅。他幼年時,曾去拜訪山濤,山濤見到他後,感嘆了許久。等到王衍離開的時候,山濤目送他走出很遠,又感慨地對別人說:“不知道是哪位老婦人,竟然生出了這樣的兒子!然而誤盡天下老百姓的,未必就不是這個人。”

王衍的父親王乂曾任平北將軍,當時經常有公文事務需要派使者呈送,但常常無法按時得到答覆。王衍十四歲的時候,就常到尚書僕射羊祜那裡申報陳述公文的內容,言辭非常清晰明白。羊祜在當時很有名望,德高望重,但王衍在他面前卻沒有自卑屈節的神色,大家都覺得十分驚異,都說他是一個奇士。外戚楊駿想把女兒嫁給他,王衍卻以此為恥,假裝發狂才得免。晉武帝司馬炎聽聞王衍的名聲,就問他的堂兄王戎:“當世哪個人可以和王衍相比?”王戎說:“沒有見到當世誰能跟夷甫(王衍)相比,應該從古人中去尋求。”

泰始八年(273年),司馬炎下詔命百官舉薦可以安定邊疆的人才。王衍起初喜歡談論連橫合縱的遊說之術,所以尚書盧欽舉薦他為遼東太守,但王衍沒有就任。從此以後,他不再談論世事,整日裡只是吟詠談玄而已。王衍的父親在北平郡去世後,他的親人朋友送給他很多辦理喪葬錢財,許多親戚熟人向他借貸,王衍就把錢財分給他們。沒幾年的時間,家裡的財產就幾乎用光了。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王衍只好搬到靠近洛陽城西的田園中居住。

後來,王衍步入仕途,先擔任太子舍人,又入朝任尚書郎,後出京補任元城(今河北大名東)縣令。他整天還是清談,但縣裡的大小事務也還算理順。之後,他又回到京城,任太子中庶子、黃門侍郎。

名士風流

曹魏正始(240年—249年)年間,何晏、王弼等人自稱繼承老莊,清談玄學,這就是魏晉玄學的開始,後人稱其為“正始玄學”。王衍非常推重他們的看法,但裴頠認為這種看法不正確,並著文諷刺它。而王衍還是像平常一樣,而且認為裴頠很有才華,很推崇他。

王衍才華橫溢,容貌俊雅,聰明敏銳有如神人,常把自己比作子貢,再加上他的聲譽名氣很大,為世人所傾慕。他精通擅長玄理,專門談論《老子》、《莊子》。無論朝廷高官,還是在野人士,都很仰慕他,稱他為“一世龍門”。王衍接連擔任顯要職務,很多年輕求仕的人,沒有不仿效他的。凡被朝廷進用的官員,都認為他應該做士族的首領。但他崇尚浮華放誕,又被許多人贊同,因此成為了世間風氣。

仕途高升

王衍後來歷任北軍中侯、中領軍、尚書令。他的女兒是愍懷太子司馬遹的妃子,司馬遹被賈后誣陷時。王衍惹禍上身,於是上表請求解除婚約。

永康元年(300年),賈后被廢黜,有關部門上書彈劾王衍,說:“王衍給司徒、梁王司馬肜寫信,抄錄呈送皇太子親手寫給妃子以及王衍的信函,陳述被誣陷的經過。梁王等人拜讀後,深感文詞語言非常誠懇感人。而王衍身為大臣,應該進行議處責論。太子既被誣陷而獲罪,王衍卻不能拚死堅持正義,竟隨即要求離婚。他得到太子親手寫的信函之後,收藏起來並不示眾,一心只想苟且偷生,避免災禍,完全沒有忠誠正直的操守,必須給予公開譴責,以勉勵直臣的氣節,應該把他監禁終身。”惠帝同意。

趙王司馬倫及孫秀等掌握大權後,大肆殺戮朝臣。孫秀曾是琅邪郡的小吏,請求鄉里名流為他品評。王衍開始不想允諾,後來聽從了王戎的建議才為他品題。孫秀得志後,對王戎、王衍便大加照顧。

永寧元年(301年),司馬倫篡位,但王衍素來輕視司馬倫的為人,這時,王衍便裝作顛狂殺死奴婢而免於出來任職。同年,司馬倫被誅殺後,王衍被拜為河南尹,轉任尚書,又任中書令。當時齊王司馬冏有匡扶惠帝復位的功勞,但他專斷大權,任意行事,公卿見到他都下拜,唯有王衍長揖不拜,因此得罪司馬冏,託病辭官。後來,被成都王司馬穎任命為中軍師,經屢次升遷任尚書僕射,兼管吏部事務。後又任尚書令。光熙元年(307年),王衍升任司空。次年,又任司徒。

狡兔三窟

王衍雖然擔負宰相的重任,但卻不認真考慮國家的治理,只想方設法保全自己。他考慮的只是在紛繁變亂的局勢中,如何能夠使自己及家族長久生存下去,因此他為自己精心營造了一個退路。青州和荊州都是當時的軍事要地,物產也很豐饒。因此,王衍對東海王司馬越說:“中原現在已經大亂,應該依靠各地的負責大臣,因此應該選擇文武兼備的人才出任地方長官。”就讓弟弟王澄為荊州刺史,族弟王敦為青州刺史。並對王澄、王敦說:“荊州有長江、漢水的堅固,青州有背靠大海的險要。你們兩個鎮守外地,而我留在京師,就可以稱得上三窟了。”當時有見識的人都很鄙夷他。

慘遭推殺

永嘉二年(308年)五月,劉淵的部將王彌進攻洛陽,朝廷命王衍以司徒身份都督征討諸軍事、持節、假黃鉞,率軍抵抗王彌的軍隊。王衍命前將軍曹武、左衛將軍王景等進攻敵軍,將其擊退,並繳獲了他們的輜重。

永嘉三年(309年),王衍轉任太尉,兼尚書令。又封他為武陵侯,但他多次辭讓封爵,不肯接受。當時洛陽日益危險緊急,多數人都想遷都以躲避災難,但王衍卻賣掉牛車,以示堅定來安撫人心。

永嘉四年(310年),司馬越討伐苟晞時,王衍以太尉身份任太傅軍司。

永嘉五年(311年)三月,司馬越去世,眾人共同推舉王衍為元帥。王衍認為這時戰爭頻繁,懼怕因而不敢擔當,就推辭說:“我年少時就沒有做官的願望,然而積年累月,升遷到現在的地位。今天的大事,怎能讓我這樣一個沒有才能的人來擔任統帥呢?”於是與眾人奉司馬越的棺槨還葬東海國。

四月,晉軍被石勒軍隊擊破。石勒讓西晉的王侯大臣前來與他相見,他以西晉的舊事詢問王衍。王衍向他陳說了西晉敗亡的原因,並說責任不在自己身上。石勒很欣賞他,同他談了很長時間。王衍說自己年輕時就不喜歡參與政事,想求自身避免禍患,因而勸說石勒稱帝。石勒大怒說:“你名聲傳遍天下,身居顯要職位,年輕時即被朝廷重用,一直到頭生白髮,怎么能說不參與朝廷政事呢?破壞天下,正是你的罪過。”讓手下把他押出去。石勒對他的參謀孫萇說:“我行走天下多年了,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人,還應該讓他活下去嗎?”孫萇說:“他是西晉朝廷的三公,一定不會為我們盡力,有什麼值得可惜的呢?”石勒說:“總之不可用刀刃加害於他。”於是命令士兵在半夜裡推倒牆壁把他壓死。王衍臨死時,看著別人說:“唉!我們即使不如古人,平時如果不崇尚浮華虛誕,勉力來匡扶天下,也不至於到今天的地步。”享年五十六歲。

王衍去世幾十年後,桓溫北伐時,他在中原登臨遠眺,感慨地說:“國土失陷,中原百年來成為一片廢墟,王夷甫等人推脫不了他們的罪責。”袁宏為王衍開脫說:“天命運數自有興廢,不一定是那些人的過錯。”桓溫臉色一變,說以前荊州劉表有一頭重達千斤的肥牛,吃草料豆餅十倍於常牛,但負重行遠,還不如一頭瘦弱有病的母牛。曹操攻破荊州,就把它殺了犒勞兵士。用牛來比喻袁宏,座下賓客無不失色。

人物評價

•山濤:何物老嫗,生寧馨兒!然誤天下蒼生者,未必非此人也。

•劉訥:王夷甫太鮮明。

•王澄:兄形似道,而神鋒太俊。

•王戎:太尉神姿高徹,如瑤林瓊樹,自然是風塵外物。

•王導:①岩岩清峙,壁立於仞。 ②唯共推太尉,此君特秀。

•石勒:君名蓋四海,身居重任,少壯登朝,至於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壞天下,正是君罪。

•王敦:夷甫處眾中,如珠玉在瓦石間。

•庾翼:王夷甫,先朝風流士也,然吾薄其立名非真,而始終莫取。若以道非虞夏,自當超然獨往,而不能謀始,大合聲譽,極致名位,正當抑揚名教,以靜亂源。而乃高談《莊》《老》,說空終日,雖雲談道,實長華競。及其末年,人望猶存,思安懼亂,寄命推務。而甫自申述,徇小好名,既身囚胡虜,棄言非所。凡明德君子,遇會處際,寧可然乎?而世皆然之。益知名實之未定,弊風之未革也。

•桓溫:遂使神州陸沈,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

•范寧:王何蔑棄典文,不遵禮度,游辭浮說,波盪後生,飾華言以翳實,騁繁文以惑世。搢紳之徒,翻然改轍,洙泗之風,緬焉將墜。遂令仁義幽淪,儒雅蒙塵,禮壞樂崩,中原傾覆。古之所謂言偽而辯,行僻而堅者,其斯人之徒歟?昔夫子斬少正於魯,太公戮華士於齊,豈非曠世而同誅乎?桀紂暴虐,正足以滅身覆國,為後世鑑戒耳。豈能回百姓之視聽哉!王何叨海內之浮譽,資膏粱之傲誕,畫螭魅以為巧,扇無檢以為俗,鄭聲之亂樂,利口之覆邦,信矣哉!吾固以為一世之禍輕,歷代之罪重,自喪之釁少,迷眾之愆大也。

•陶弘景:夷甫任散誕,平叔坐論空;豈悟昭陽殿,遂作單于宮!

•房玄齡:①漢相清靜,見機於曠務;周史清虛,不嫌於尸祿。豈台揆之任,有異於常班者歟!濬沖善發談端,夷甫仰希方外,登槐庭之顯列,顧漆圓而高視。彼既憑虛,朝章已亂。戎則取容於世,旁委貨財;衍則自保其身,寧論宗稷?及三方構亂,六戎藉手,犬羊之侶,鋒鏑如雲。夷甫區區焉,佞彼凶渠,以求容貸,頹牆之隕,猶有禮也。 ②夷甫兩顧,退求三穴。神亂當年,忠乖曩列。

•魏元忠:臣嘗讀魏、晉史,每鄙何晏、王衍終日談空。近觀齊、梁書,才士亦復不少,並何益於理亂哉?從此而言,則陸士衡著《辨亡論》,而不救河橋之敗,養由基射能穿札,而不止鄢陵之奔,斷可知矣。昔趙岐撰禦寇之論,山濤陳用兵之本,皆坐運帷幄,暗合孫、吳。宣尼稱‘有德者必有言,仁者必有勇’,則何平叔、王夷甫豈得同日而言載!

•賀蘭進明:晉朝以好尚虛名,任王夷甫為宰相,祖習浮華,故至於敗。

•蘇軾:王夷甫既降石勒,自解無罪,且勸僭號,其女惠風為愍懷太子妃,劉曜陷洛,以惠風賜其將喬屬,屬將妻之,惠風拔劍大罵而死,乃知夷甫之死非獨慚見晉公卿,乃當羞見其女也。

•蘇轍:何晏、鄧颺導其源,阮籍父子漲其流,而王衍兄弟卒以亂天下。 ②王衍之為人,容貌語言,固有以欺世而盜名者,然不忮不求,與物浮沉。

•《宣和畫譜》:昔人論人物則曰:白晰如瓠其為張蒼,眉目若畫其為馬援,神姿高徹之如王衍,閒雅甚都之如相如,容儀俊爽之如裴楷,體貌閒麗之如宋玉。

•劉祁:晉初,天下既一,士無所事,惟以談論相高,故爭尚玄虛,王弼、何晏倡於前,王衍、王澄和於後。希高名而無實用,以至誤天下國家。

•王夫之:不然,則崇尚虛浮,逃於得失之外以免害,則阮籍、王衍、樂廣之流是已。

•蔡東藩:王衍清談誤國,尚欲乞憐強虜,靦顏勸進,山濤謂:‘何物老嫗,生此寧馨兒?’吾謂實一賊子,何寧馨之足雲?

•何茲全:兩晉之際,琅邪王氏三人——王衍、王敦、王導,身系一朝安危興亡。王衍此人,當時極被推崇,謂為“一世龍門”,但是我覺得王衍雖有功,可是他的過是大於功的,實無可取,害人害己。

個人作品

王衍善行書,《宣和書譜》稱其“作行草尤妙,初非經意,而洒然痛快見於筆下,亦何事雙鉤、虛掌、八法、回腕哉?其自得於規矩之外,蓋真是風塵物表脫去流俗者,不可以常理規之也。”有其作品《尊夫人帖》。

《全晉文》有《謝表》、《答山簡書》。

軼事典故

口中雌黃

王衍在談論玄理時,經常手持白玉柄的塵尾,手和玉柄的顏色一樣白皙。凡是他覺得道理有什麼不妥當的地方,就馬上更改,世人稱他是“口中雌黃”。

情之所鍾

王衍的幼子不幸夭折後,名士山簡去安慰他。王衍十分悲痛,幾乎無法控制。山簡就說:“孩子不過是懷抱中的東西,哪至於悲痛到這種地步!”王衍說:“聖人可以忘掉感情,最下等的人則對感情沒有體會。然而最珍重感情的,正在我們這樣的人身上。”山簡很佩服他的言論,也轉而為之悲痛。

乃在牛背

王衍曾托族人辦事,但好久沒有回音。有一次聚會宴飲,就問那個人說:“近來托您辦的事,為什麼沒有訊息?”沒想到那個人很惱怒,舉起酒器就砸他的臉。王衍沉默不語,清洗完畢,領著當時還年少的王導一起乘牛車離去。他在車中用鏡子自照,對王導說:“你看我的眼光還是在牛背上呢!”

阿堵物

王衍的妻子郭氏,是惠帝皇后賈南風的親戚,憑藉賈后的權勢,他剛愎貪婪,性情暴戾,搜刮財物貪得無厭,喜歡干涉別人的事情。王衍耳聞目睹妻子的種種惡行,但沒有辦法禁止她。當時,他的同鄉人、幽州刺史李陽,是名震京師的大俠士,郭氏素來很忌憚他。王衍因此對郭氏說:“不只是我說你不能這樣做,李陽也說過這樣做不好。”郭氏因此行為稍稍收斂。王衍素來鄙夷郭氏的貪重錢財,所以口中從來不提錢這個字。郭氏想試試他究竟會不會說,就讓奴婢用錢繞床一圈,讓他不能走出來。王衍早晨起來看到錢後,就對奴婢說:“把這些東西(阿堵物)都拿走!”

賭射殺牛

彭城王司馬權有一頭快牛,對它非常愛惜。王衍和他賭射,贏得了這頭牛。司馬權說:“你如果要自己騎乘就算了,如果想殺掉吃牛肉的話,我願意用二十頭肥牛代替它。既有肉吃,又能存下我喜愛的東西。”王衍卻把牛殺掉吃了。

珠玉在瓦

王衍俊秀而有很好的名望,一心企求玄虛悠遠,從來不談利字。他的族弟王敦在晉末南渡之後,經常稱讚他說:“夷甫處在人群之中,猶如明珠美玉落在瓦片石塊之間。”顧愷之在王衍的畫像上作讚詞,也稱讚他人品如青山聳峙,千仞壁立。由此可見他被人所推崇的程度。

風塵外物

王戎曾說:“王衍的風度儀態高雅清澈,好象晶瑩的玉樹,自然是塵世之外的人物。”

神鋒太俊

王澄評論王衍說:“哥哥外貌好像很正直,可是鋒芒太露了。”王衍回答說:“確實比不上你那樣豁達大度。儀表溫和。” 王導也曾評論王衍:“陡峭地肅靜地聳立在那裡,像千丈石壁一樣屹立著。”

以楷方衍

眾名士對比評論人物時,拿裴氏家族中的八位和王氏家族中的八位對比,其中把裴楷與王衍相比。

身今少惡

還在西晉時,有一班人傾慕道家學說,其中有人登門向王衍請教疑難,正碰王衍前一天已經談論了很久,有點疲乏,不想再和客人應對,便對客人說:“我現在有點不舒服,裴逸民(裴頠)也在我附近住,您可以去問他。”

琳琅珠玉

有人去拜訪王衍時,遇到王戎、王敦、王導在座;到另一個房間去,又見到王詡、王澄。他回家後,告訴別人說:“今天走這一趟,滿眼都是珠寶美玉。”

白眼兒遂作

王衍與裴邈因為志趣愛好不同而發生分歧。裴邈總想攻擊他而抓不到把柄,便故意去找王衍,肆意辱罵,想讓王衍應答,然後誹謗他。但王衍聲色不動,緩緩地說:“白眼兒終於發作了。”

親屬成員

宗族

琅邪臨沂王氏
王仁 王融 王祥 王肇 王俊 王遐 王恪 王欣之
王夏
王馥 王根
王覽 王裁 王導 王洽 王珣 王弘 王錫
王僧達 王道琰 王融
王曇首 王僧綽 王儉 王騫
王瑓
王僧虔 王慈
王珉
王協
王薈 王廞 王華 王定華
王劭 王穆 王僧朗 王粹 王份 王琳
王謐 王瓘
王球
王琇
王基 王含 王瑜
王應
王敦
王正 王曠 王羲之 王玄之
王凝之
王徽之 王楨之 王翼之
王獻之 王靖之 王悅之
王廙 王胡之
王耆之 王隨之 王弘之 王普曜 王晏
王詡
王羅雲王思遠
王彬 王彭之
王彪之
王誼 王雄 王乂 王衍 王玄
王氏,嫁賈謐
王惠風,嫁司馬遹
王氏,嫁裴遐
王澄 王詹
王徽
王詡
王渾 王戎 王綏
王興
王氏,裴頠妻
王睿
王典
註:《晉書》稱王戎是王祥的族孫。粗體字部分,參考《琅邪王氏世系演變圖志》。

妻子

郭氏,郭泰寧之女。

史料記載

《晉書·卷四十三·列傳第十三》

《資治通鑑》

文學形象

在小說《兩晉演義》中,王衍主要事跡在第二十三回《傾國出師權相畢命 覆巢同盡太尉知非》中,敘述了王衍被俘後及死前的言行,與正史相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