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主特點
寄主為白楊、毛白楊、銀白楊、小白楊、加拿大楊、小葉楊、美國白楊、新疆楊、青楊、滇楊、垂柳等。幼蟲蛀害1~2年生寄主的樹幹、側枝、頂梢、嫩芽,造成枯萎、禿梢,風吹倒折死亡。
特徵描述
成蟲體長11~21mm,翅展23~39mm。外形似胡蜂。頭半球形,頭和胸部之間有橙黃色鱗片圍繞,頭頂有米黃色鱗片。前翅縱狹,有赭色鱗片,中室與後緣略透明。後翅透明,緣毛灰褐色。腹部圓筒形,黑色,有5條橙黃色環帶。卵橢圓形,黑色,上有灰白色不規則多角形刻紋。老熟幼蟲體長30mm,圓筒形。初齡幼蟲淡紅色,老熟時黃白色。胸足3對,腹足、臀足退化,僅留趾鉤。蛹長12—23mm,紡綞形,褐色。腹部2~7節,背面各有橫列倒刺兩排,9、10兩排具刺1排。腹末具臀棘。
發生規律
在華北地區多為1年1代,少數1年2代。以幼蟲在枝幹隧道內越冬。翌年4月初取食為害,4月下旬幼蟲開始化蛹,成蟲5月上旬開始羽化,盛期在6月中到7月上旬,10月中旬羽化結束。卵始見於5月中旬,少部分孵化早的幼蟲,若環境適合,當年8月中旬還可化蛹,並羽化為成蟲,發生第2代。成蟲飛翔力強而迅速,夜間靜伏。卵多產於葉腋、葉柄、傷口處及有絨毛的幼嫩枝條上。卵細小,不易發現。卵期7~15d。幼蟲8齡。初齡幼蟲取食韌皮部,4齡以後蛀人木質部為害。幼蟲蛀入後,通常不再轉移。9月底,幼蟲停止取食,以木屑將隧道封閉,吐絲做薄繭越冬。
傳染途徑
該蟲除成蟲自身可作短距離飛行擴散外,主要靠攜帶有幼蟲和蛹的苗木及木材調運,也可附著於交通工具、貨物上作遠距離傳播。
防治方法
1.選擇抗蟲樹種 如有些雜交楊樹對白楊透翅蛾有較強的抗性。
2.加強檢疫 在引進或輸出苗木時,嚴格檢驗,發現蟲癭要剪下燒毀,以杜絕蟲源。
3.人工防治 幼蟲初蛀入時,發現有蛀屑或小瘤,要及時剪除或削掉,或向蟲癭的排糞處鉤、刺殺幼蟲。秋後修剪時將蟲癭剪下燒毀。
4.藥劑防治 在幼蟲侵入枝幹後,表面有明顯排泄物時,可用50%磷胺乳油加水20~30倍液塗1環狀藥帶,或滴、注蛀孔,藥殺幼蟲。用三硫化碳棉球塞蛀孔,孔外堵塞黏泥,能殺死潛至隧道深處的幼蟲。幼蟲初侵入期往受害的乾、枝上塗抹溴氰菊酯泥漿(2.5%溴氰菊酯乳油1份,黃黏土5~10份,加適量水合成泥漿)毒殺初孵化的幼蟲。抓住初孵幼蟲尚未鑽入樹幹的有利時機,在樹幹枝幹上噴灑1:500~1000倍的敵敵畏液,每9天噴1次,毒殺效果良好。
5.化學防治
(l)成蟲羽化盛期,全栗園噴灑80%敵敵畏乳油2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2.5%讀氰菊酯4000倍液,以毒殺成蟲。
(2)幼蟲越冬前及越冬後剛出蟄時用礎%敵敵畏煤油的1:柳倍液,或與柴油的1:20倍液塗刷蟲斑或全面塗刷樹幹。
(3)幼蟲生活期中發現技幹上有新蟲糞立即用上述混合藥液塗刷;或用50%殺螟松乳油柴油液(1:5)滴蟲孔;或用m%殺螟松乳油或50%磷胺乳油20一礎倍液於被害處1一2cm範圍內塗刷一環狀藥帶。
(4)幼蟲孵化盛期在樹幹下部每7天噴灑一次40%氧化樂果乳油或50%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液,噴2-3次,以毒殺榆舉肢透翅蛾、榆興透翅蛾、板栗興透翅蛾。
(5)套用白楊通翅蛾及楊於透翅蛾性信息素設餌的誘捕器誘捕各該種害蟲的成蟲,效果甚好,已在大面積推廣。
地理分布
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甘肅、青海、新疆、陝西、山西、北京、河北、河南、山東、江蘇、浙江、上海、四川等地。